一卦 [yī guà]
1. 指《周易》诸卦之一。指占卜一次。方言。犹一番。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一场:“让我寻个人去打问一卦。”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五场:“迩刻我去寻老乌哥、老田商量一卦。”
一卦 引证解释
⒈ 指《周易》诸卦之一。
引汉 王充 《论衡·寒温》:“《易》 京氏 布六十四卦於一岁中,六日七分,一卦用事。”
三国 魏 王弼 《周易略例·明彖》:“夫《彖》者,何也?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
宋 陆游 《闲适》诗:“朝读《易》一卦,时钞史数行。”
⒉ 指占卜一次。
引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艺絶》:“术士 钱知微 尝至 洛,遂榜 天津桥 表柱卖卜,一卦帛十疋。”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我这点《易》学却也有几分自信,怎的今日卜得这一卦,我竟有些详解不来。”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二诸葛 摸了摸脸,取出三个制钱占了一卦,占出之后吓得他面色如土。”
⒊ 方言。犹一番。
引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一场:“让我寻个人去打问一卦。”
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五场:“迩刻我去寻 老乌 哥、 老田 商量一卦。”
一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卦释义:⒈指《周易》诸卦之一。 ⒉指占卜一次。⒊方言。犹一番。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一场:“让我寻个人去打问一卦。”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五场:“迩刻我去寻老乌哥、老田商量一卦。”
- 2.
上爻释义:爻是构成《易》卦的符号,分阳爻和阴爻两种。每六爻合成一卦,其位置在最上的一爻称为“上爻”。
- 3.
之卦释义:《周易》卦变之称。 谓一卦变为另一卦。
- 4.
十八变释义:(1)占筮时,三变成一爻,一卦六爻,故十八变成一卦。
- 5.
卜算释义:占卜以推度吉凶。《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李老 卜算一卦,笑道:‘今年求之不得,来年不求自得。’”
- 6.
卦限释义:三个坐标面把空间分成八个部分,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卦限。含有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z轴正半轴的卦限称为第一卦限,其他第二、三、四卦限,在xoy面的上方,按逆时针方向确定。在第一、二、三、四卦限下面的部分分别称为第五、六、七、八卦限。
- 7.
地天拼释义:泰卦泰卦为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一卦。
- 8.
大象释义:⒈《易》传之一。 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 孔颖达 疏:“此大象也。十翼之中第三翼,总象一卦,故谓之大象。”⒉大道,常理。《老子》:“执大象,天下往。”河上公 注:“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晋 干宝《晋纪总论》:“昔 高祖 宣皇帝,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於是百姓与能,大象始构矣。”⒊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晋 陆机《应嘉赋》:“寄冲气於大象,解心累於世罗。”晋 陶潜《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
- 9.
摩荡释义:⒈见“摩盪”。⒉亦作“摩荡”。谓相切摩而变化。语本《易·繫辞上》:“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盪。”孔颖达疏:“阳刚而阴柔,故刚柔共相切摩更递变化也。”《朱子语类》卷七四:“每一卦生八卦,故谓之摩盪。”宋叶适《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初讲城南茶院时,诸老先生传科举旧学,摩荡鼓舞,受教者无异辞。”⒊指摩擦振荡。
- 10.
月节释义:⒈指旧历一个月。 因月相变化的节律为农历一个月。《太平御览》卷四引《范子计然》:“月行疾二十九日三十日间,一与日合,取日之度,以为月节。”《参同契》卷下:“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蒋一彪 集解引 彭晓 曰:“月节有五六乃三十日也,昼夜各一卦乃六十卦也。”《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四·西曲歌下》有《月节折杨柳歌》一月一歌,共十二歌,叙一年十二月的月令。⒉指朔日。因新月之生,必于初一,故称。《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昬参中,旦尾中”唐 孔颖达 疏:“计正月昬参中,依《三统厤》在立春之后六日,参星初度昬得
- 11.
贞悔释义:⒈《易·咸》:“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高亨注:“言人之德行正则吉,其悔将去。”后以“贞悔”指吉祥、幸福。⒉古代筮法,合上下二体为一卦。下体曰贞,是为内卦;上体曰悔,是为外卦。
- 12.
颐卦释义:易经六十四卦中的一卦,展示在像“颐”的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