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 [wáng zuǒ]
1. 王者的辅佐,佐君成王业的人。
3. 清末称襄佐恭亲王理事的部曹中书为王佐。
王佐 引证解释
⒈ 王者的辅佐,佐君成王业的人。
引《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 称‘ 董仲舒 有王佐之材,虽 伊 吕 亡以加, 筦 晏 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时难》:“怀其王佐之器,抱其邈世之材。”
唐 韩愈 《合江亭》诗:“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
明 徐渭 《送李子遂序》:“汉 之称王佐者,人皆许之而已,而己则必知其为霸之餘习。”
⒉ 清 末称襄佐恭亲王理事的部曹中书为王佐。
引《清朝野史大观·史料·帝师王佐鬼使神差》:“凡部曹中书充军机处及总理衙门章京者,以其襄佐恭邸,故曰王佐。”
王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胞释义:民众中的英才。 南朝 梁 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待时属兴运,王佐俟民英。”1。
- 2.
五字释义:⒈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汉书·艺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万言。”《南史·陆厥传》:“约 等文皆用宫商……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⒉晋 郭颁《魏晋世语》:“司马景王 命中书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 会(钟会)取草视,为定五字。松 悦服,以呈 景王。景王 曰:‘不当尔耶?’松 曰:‘钟会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唐 沉佺期《同韦舍人早朝》诗:“一经传旧德,五字擢英材。”⒊泛指表章。唐 常
- 3.
八大锤释义:戏曲剧目。 宋代故事戏。叙述宋朝岳飞被金兀朮义子陆文龙所败,参军王佐断臂诈降,赴金营说服陆文龙归宋,并与岳飞连手,大破金兵。剧中宋将岳云、严成方、狄雷、何元庆都使用双锺,所以剧名称为“八大锤”。亦称为“断臂说书”、“朱仙镇”、“车轮大战”。
- 4.
南园十先生释义:南园 即 抗风轩,在 广州 城东南 大忠祠 侧。明 初,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 结社唱酬于此,称 南园 五子。写诗力去 宋 元 风习,以上追三 唐 为旨归,嘉靖 年间,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 又聚会 抗风轩,复振 南园 之风,称南园后五子。清 光绪 年间,张之洞 任 两广 总督,乃将前后五子合称 南园十先生,并建 南园十先生祠。明 葛徵奇 编有《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 陈文藻 等编有《南园后五子诗集》二十八卷。参阅《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存目四》。
- 5.
抱才释义:亦作“抱材”。怀才。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真文忠公谥议》:“靖逸 抱才,蓄学含章,退处著书,以待来世。”明 刘基《送谢教授序》:“不得一命,则抱材而无所施。”太平天囯 洪仁玕《谕复敞天燕方永年诗》之二:“备閲诗章识抱才,果然王佐出尘埃。”
- 6.
栖迟释义:⒈亦作“栖遟”。亦作“栖遅”。亦作“栖犀”。游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朱熹 集传:“栖迟,游息也。”晋 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七》:“夫以 邓生 之才,参拟王佐之略,损翮弭鳞,栖迟刀笔之间,岂以为谦,势诚然也。”元 虞集《次韵杜德常博士万岁山》:“玉几由来常咫尺,衡门此日遂栖遟。”清 刘大櫆《赠方抱之序》:“无亭臺苑囿以为眺望之资,无梵宇琳宫之閒靚以为栖迟之地。”邵燕祥《献诗》:“今天,我想象我是一只燕子,栖迟在箭楼的 北京 雨燕。”⒉耗散。《荀子·王制》:“务本事,积财物,而勿忘
- 7.
王佐释义:⒈王者的辅佐,佐君成王业的人。⒉清末称襄佐恭亲王理事的部曹中书为王佐。
- 8.
王佐才释义:也作王佐材。旧指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
- 9.
皇器释义:⒈指帝位。 ⒉大器;王佐之材。
- 10.
省魁释义:即省元。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绍兴 戊辰,王佐 为状元;庆元 丙辰谅阴榜,莫子纯 以省魁为状元:皆 越 人。”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自 煜 庆历 六年为省魁,至 绍兴 四年,汪华 復为礼部第一,然未有为状元者。”参见“省元”。
- 11.
素情释义:⒈平素的心愿;内心的真情。 《后汉书·列女传·阴瑜妻》:“﹝ 荀采 ﹞谓左右曰:‘我本立志与 阴氏 同穴,而不免逼迫,遂至於此,素情不遂,奈何?’”《三国志·魏志·荀彧荀攸等传论》“荀彧 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及至霸业既隆,翦 汉 迹著,然后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於当年,布诚心於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⒉犹旧交,旧情。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於是有忘素情之绸叹,或睚眥而不思。”明 李贽《初潭集·君臣二》:“向柳 与 袁太尉、徐司空、颜杨州
- 12.
蛤蟆叫天释义:蛤蟆叫天在“金蟾望月”石的西边50米处,有几块较大而平整的石头,据说,当年井冈山的好汉王佐在当绿林1时就是以笔架山下的行洲、下庄为大本营,笔架山是他们常来之地。
- 13.
赴省释义:⒈往尚书省。《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卢文纪》:“文纪 素与宰相 崔协 有隙,协 除工部郎中 于鄴,文纪 以 鄴 与其父名同音,大怒,鄴 赴省参上,文纪 不见之。”《资治通鉴·唐肃宗上元二年》“辅国 赴上”元 胡三省 注:“僕射、尚书赴省供职曰赴上。”⒉指赴京应试。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嘉定 辛酉,乡人 王佐 起莘,以免举赴省。”《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这隻词名唤做《念奴娇》,是一个赴省士人姓 沉 名 文述 所作。”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幕客某,流落 潮阳,魏阿星 时邀至舟中,供给
- 14.
逸叟释义:遁世隐居的老人。 元 卢挚 《朱履曲·访立轩上人》曲:“恰数点空林雨后,笑多情逸叟风流。” 清 顾禄 《桐桥倚棹录·第宅》:“﹝ 王人鉴 ﹞不茹荤血,面削形癯,见者知为枯禪逸叟也。” 清 李调元 《樵夫笑士赋》:“反不如山林有王佐,看 渭 滨逸叟之垂纶。”
- 15.
邦君释义:⒈古代指诸侯国君主。《书·伊训》:“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孔 传:“诸侯犯此,国亡之道。”《后汉书·阴识传》:“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餘顷,舆马僕隶,比於邦君。”唐 刘知几《史通·惑经》:“凡在人伦不得其死者,邦君已上皆谓之弑,卿士已上通谓之杀。此又《春秋》之例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有一本卷子,那破题是:‘圣人思邦君之妻,愈思而愈有味焉。’”⒉指刺史等地方官。唐 韩愈《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宋 曾季貍《艇斋诗话》:“老杜‘灯影照
- 16.
郭公砖释义:亦作“郭公塼”。 砖名。空心,以长而大者为贵。相传古代用作琴桌,琴声清泠可爱。明 王佐《新增格古要论·古琴论·琴卓》:“﹝琴﹞卓面用郭公砖最佳……尝见郭公砖,灰白色,中空,面上有象眼花纹。相传云出 河南 郑州 泥水中者絶佳。多有伪作者,要当辩之。砖长仅五尺,阔一尺有餘,此砖驾琴抚之,有清声泠泠可爱。”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余乡多郭公塼,体製不一,以长而大者为贵。江 南人爱之,以为琴几。滎泽、滎阳 尤多。郭公 不知何时人。闻 嘉靖 元年,会城 抚军命 亓 百户修月堤,偶发一古塚,塼上有朱书……家大人语小
- 17.
香楠木释义:楠树木材。 气味芬芳,纹理细致,木质坚硬。清 王佐《新增格古要论·异木·香楠木》:“出 四川、湖广,色黄而香,故名。好刊牌扁,又有紫黑色者皆贵,白者不佳。”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己丑八年祈年殿灾》:“盖其楹栋,皆以香楠木为之。”
- 18.
鹤顶红释义:⒈从丹顶鹤的红顶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毒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他那忠告的朋友,化了几十吊钱,买了一点鹤顶红,搀在茶里面,等在西关外面,等到他走过时,便劝他吃一口茶;谁知他偏不肯吃。”⒉荔枝的一种。宋 张元干《诉衷情》词题注:“予儿时不知有荔子,自呼为红蕊。父母赏其名新,昔所未闻,殊尽形似之美。久欲记之而因循。比与诸公和长短句,故及之以《诉衷情》。盖里中推星球红、鹤顶红,皆佳品。”⒊鹤鱼的脑骨,其红如血,故称。明 王佐 曹昭《新增格古要论·珍宝·鹤顶红》:“鹤顶,出南蕃大海中,有鱼顶中魫红如血,
- 19.
龆龄释义:七八岁,童年时代。唐 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齠龄之际,羞言霸道;词赋之间,已成王佐。”明 无名氏《霞笺记·中丞训子》:“年方弱冠,齿正齠龄,身列黌宫,名扬庠序。”清 海上餐霞客《<何典>跋》:“忆余齠龄时,犹见先生编年诗稿,蝇头细书,共十餘册。”
- 20.
龙翰释义:犹龙毛,龙鳞。《汉书·扬雄传上》:“飞廉、云师,吸嚊潚率,鳞罗布列,攒以龙翰。”颜师古 注:“言布列则如鱼鳞之罗,攒聚则如龙之豪翰。”唐 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自太平王佐,委龙翰於芳年,礼义霸臣,摧器文於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