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投书 投书的意思
tóushū

投书

简体投书
繁体投書
拼音tóu shū
注音ㄊㄡˊ ㄕ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óu,(1)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组词】:投篮。投弹(dàn )。(2) 跳进去。【组词】:投河。自投罗网。(3) 放进去,送进去。【组词】:投入。投资。投标。(4) 走向,进入。【例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5) 发向。【组词】:投射。投影。(6) 寄,递送。【组词】:投递。投稿。(7) 合。【组词】:投合。意气相投。(8) 临,在…以前。【组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基本含义

指把自己的意见、建议、要求等以书面形式寄给上级或有关部门。

投书的意思

投书 [tóu shū]

1. 投交书信。亦指所投交的书信。

2. 谓将文书或信件投入水中。

4. 扔下书籍。

投书 引证解释

⒈ 投交书信。亦指所投交的书信。

《汉书·赵广汉传》:“又教吏为缿筩,及得投书,削其主名,而託以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
《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时有投书诽谤者, 太祖 疾之。”
清 鲁一同 《关忠节公家传》:“夷不报命而急战,战方交则投书议和。”
鲁迅 《华盖集续编·(也许是广告)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两三月后,报章上就有投书出现,说 会稽 先生不懂催眠术,以此欺人。”

⒉ 谓将文书或信件投入水中。

晋 庾阐 《吊贾生文》:“涉 湘川 而观 汨水,临 贾生 投书之川。”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地理》:“汪藻 彦章 为 江西 提学,作《石头驛记》云:‘自 豫章 絶 江 而西……曰 石头渚,世以为 殷洪乔 投书之地。’”

⒊ 扔下书籍。

《晋书·文苑传·赵至》:“至 感母言,诣师受业,闻父耕叱牛声,投书而泣。”


国语词典

投书 [tóu shū]

⒈ 因抗议某件事而寄信至报社或有关单位抒发己见。

如:「读者投书」。


投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匦函释义:⒈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 始置于 唐。唐 韩愈《赠唐衢》诗:“当今天子急贤良,匭函朝出开 明光。”唐 元稹《献事表》:“凡今之人,以諫鼓匭函为虚器,谓拾遗补闕为冗员。”宋 欧阳修《南省策试第五道》:“立肺石以达穷民,设匭函以开言路。”《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蜀 主以 张业、王处回 执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匭函,后改为献纳函。”⒉亦称上呈朝廷的书信、奏章。宋 岳珂《吁天辩诬通叙》:“朝上匭函,暮拘矢狴,风旨之下,凌虐可知。”宋 叶适《刘子怡墓志铭》:“甲申大旱,草根木实俱尽。君亟入匭函,乞发常
    • 2.
      匦匣释义: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
    • 3.
      右座释义:指 李林甫。因作右相,故称。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五:“李相公 林甫,当 开元 之际……其荣显谓之右座相公。”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五:“﹝ 迟匡 ﹞以频年不第,投书於右座…… 匡 知右座见怒,皇怖而趋出。”
    • 4.
      提究释义:提讯查究。 《清会典事例·礼部·学校》:“有容令跪道投书禀见者,巡捕员役重究,该巡捕官不许代替,如违提究。”《“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中 西官得供,判 李 交一百元大洋,并保限半年内不再犯事,违则提究不贷。”
    • 5.
      献纳函释义:接受臣民所投书奏、呈文等的匣子。《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蜀 主以 张业、王处回 执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匭函,后改为献纳函。”
    • 6.
      荣养释义:⒈指儿女赡养父母。《晋书·文苑传·赵至》:“﹝ 至 ﹞闻父耕叱牛声,投书而泣。师怪问之,至 曰:‘我小未能荣养,使老父不免勤苦。’师甚异之。”唐 徐夤《赠杨著》诗:“藻丽荧煌冠士林,《白华》荣养有 曾参。”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及第后隐居》:“前进士 费冠卿 ……归不及於荣养,恨每积於永怀,遂乃屏蹟邱园,絶踪仕进,守其至性十有五年。”清 钮琇《觚賸·酒芝》:“藴玉先生 享荣养者三十年,可为疎财敦友之报。”⒉犹营养。老舍《四世同堂》五七:“他永远不抱着书是书、他是他的态度去接近书籍,而是想把书籍变成一种汁液
    • 7.
      讼缿释义:受纳诉状之器。语本《汉书·赵广汉传》:“﹝ 广汉 ﹞又教吏为缿筩,及得投书,削其主名,而託以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颜师古 注:“缿,若今盛钱臧瓶,为小孔,可入而不可出。或缿或(筒)﹝筩﹞,皆为此制,而用受书,令投於其中也。”宋 王安石《上泉州毕少卿启》:“仅审履和嘉月,静事雄堂,讼缿昼清,道环天粹。”
    • 8.
      谢见释义:唐 宋 举子应试前拜见达官显要之后再投书信感谢,叫做“谢见”。
    • 9.
      贡道释义:进贡所经的道路。 宋 程大昌《禹贡山川地理图·九州贡道序》:“《禹贡》书法甚简,而事理无不该具,若不知其简为该,则九州贡道不明矣。经於贡道,盖有两州相因共为一语,又有越数州之远而互文以见者。”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之四:“考 尧 时九州贡道,已有沿海逾陆之文,不惮推挽转折以达之。”《清史稿·邦交志二·英吉利》:“英国 遣其臣 加拉威礼 来 粤 东投书,言 英 太子摄政已歷四年,感念 纯皇帝 圣恩,遣使来献方物,循 乾隆 五十八年贡道,由海洋 舟山 至 天津 赴都。”
    • 10.
      遗纸释义:⒈残剩的纸。⒉投书;送信。《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年》:“贼遗纸於金吾及府县,曰:‘毋急捕我,我先杀汝。’故捕贼者不敢甚急。”

投书(tou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投书是什么意思 投书读音 怎么读 投书,拼音是tóu shū,投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投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