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郊甸 郊甸的意思
jiāodiàn

郊甸

简体郊甸
繁体
拼音jiāo diàn
注音ㄐㄧㄠ ㄉㄧ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āo, ◎ 城外。【组词】:郊区。郊外。郊游。郊野。荒郊。

diàn tián shèng,(1) 古代指郊外的地方。(2) 田野的出产物。【例句】:“纳货贝于君,则曰纳甸于有司”。(3) 治理。 ◎ 古同“畋”,打猎。 ◎ 古同“乘”,古代划分田、里的名称。

基本含义

指城市周围的郊区。

郊甸的意思

郊甸 [jiāo diàn]

1. 城邑外百里及二百里之内。泛指郊畿。

3. 泛指城外郊区。

郊甸 引证解释

⒈ 城邑外百里及二百里之内。泛指郊畿。

《左传·昭公九年》:“伯父 惠公 归自 秦,而诱以来,使偪我诸 姬,入我郊甸,则 戎 焉取之。”
杜预 注:“邑外为郊,郊外为甸。”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 孝武 ﹞有志 匈奴,赫然命将,戎旗星属,候列郊甸,火通 甘泉。”
李贤 注:“列置候兵於近郊畿。”

⒉ 泛指城外郊区。

晋 潘岳 《在怀县作》诗之二:“登城望郊甸,游目歷朝寺。”
唐 高适 《别韦五》诗:“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
张怀奇 《颐和园词》:“輦轂仓皇深夜走,郊甸飢民不如狗。”


国语词典

郊甸 [jiāo diàn]

⒈ 郊,城外。甸,郊外。郊甸指国都附近的地方。

《左传·昭公九年》:「使偪我诸姬入我郊甸,则戎焉取之。」
《文选·潘岳·在怀县作诗二首之二》:「登城望郊甸,游目历朝寺。」


郊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伏窜释义:藏匿逃窜。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天子陪臣 盈 得罪於王之守臣,将逃罪。罪重於郊甸,无所伏窜。”汉 贾谊《吊屈原文》:“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鸞凤伏窜兮,鴟梟翱翔。”明 何景明《与何粹夫书》:“子衡 伏窜於海滨,有忧国伤人之思。”
    • 2.
      孳植释义:滋生;滋长。 《梁书·敬帝纪》:“嘉禾瑞草,孳植郊甸。”梁启超《新史学》:“继续此文明,增长此文明,孳植此文明,又对於后人而不可不尽之义务也。”冯德英《苦菜花》第七章:“往年秋天随风播落下的草木种子,也被湿土裹住,在孳植着根须,争取它们的生命。”
    • 3.
      节变岁移释义:谓节令变换,年岁转换。唐 牛肃《纪闻·牛应贞》:“今節變歲移,臘冬春首,照晴光於郊甸,動暄氣於梅柳,水解凍而繞軒,風扇和而入牖。”
    • 4.
      跨时释义:谓历时长久。 《魏书·崔光传》:“且南西未静,兵革不息,郊甸之内,大旱跨时,民劳物悴,莫此之甚。”
    • 5.
      郊甸释义:⒈城邑外百里及二百里之内。泛指郊畿。《左传·昭公九年》:“伯父 惠公 归自 秦,而诱以来,使偪我诸 姬,入我郊甸,则 戎 焉取之。”杜预 注:“邑外为郊,郊外为甸。”《后汉书·南匈奴传论》:“﹝ 孝武 ﹞有志 匈奴,赫然命将,戎旗星属,候列郊甸,火通 甘泉。”李贤 注:“列置候兵於近郊畿。”⒉泛指城外郊区。晋 潘岳《在怀县作》诗之二:“登城望郊甸,游目歷朝寺。”唐 高适《别韦五》诗:“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张怀奇《颐和园词》:“輦轂仓皇深夜走,郊甸飢民不如狗。”

郊甸(jiaod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郊甸是什么意思 郊甸读音 怎么读 郊甸,拼音是jiāo diàn,郊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郊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