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颠踣 颠踣的意思
diān

颠踣

简体颠踣
繁体顛踣
拼音diān bó
注音ㄉㄧㄢ ㄅ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ān,(1) 头顶。【组词】:华颠。(2) 最高最初的部分。【例句】:颠末(本末)。山颠。(3) 倾倒,跌。【组词】:颠沛。颠倒(dǎo )。颠踬。颠覆。颠扑不破。(4) 上下跳动。【组词】:颠簸。(5) 同“癫”,精神错乱。

bó,(1) 跌倒。【组词】:屡踣屡起。(2) 倒毙,僵死,破灭。【组词】:踣其国家。踣毙不振。

基本含义

摔跤、跌倒

颠踣的意思

颠踣 [diān bó]

1. 跌倒,仆倒。

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清·洪亮吉《治平篇》

[fall,fall forward;]

颠踣 引证解释

⒈ 跌倒;跌落。

汉 蔡邕 《王子乔碑》:“其疾病尫瘵者,静躬祈福,即获祚;若不虔恪,輒颠踣。”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蔡攸 尝赐饮禁中, 徽宗 频以巨觥宣劝之。 攸 恳辞不任杯酌,将至颠踣。”
清 黄钧宰 《金壶戏墨·撞车》:“有贵公子驾车出游者……适与五套大车相撞击,公子颠踣於车前。”

⒉ 喻覆灭,死亡。

汉 蔡邕 《释诲》:“卑俯乎外戚之门,乞助乎近贵之誉,荣显未副,从而颠踣。”
宋 朱熹 《与周丞相书》:“熹 之衰病,首尾七年……若不自揆,冒昧轻进,窃恐不唯自取颠踣,亦或反貽丞相軫念之忧。”

⒊ 挫折困顿。

宋 欧阳修 《卫尉卿祁公神道碑铭》:“今有人负材与能,昂立人上,与时争高下,不肯分寸屈其心,而卒困厄颠踣,怏怏不得志。”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太白 《蜀道难》……等,无首无尾,变幻错综,窈冥昏默,非其材力学之,立见颠踣。”
清 姜宸英 《故江南布政司右参议前户部右侍郎栎园周公墓碣铭》:“忽夜起徬徨,取火尽烧其生平所纂述百餘卷,曰:‘使吾终身颠踣而不偶者,此物也!’”


颠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凶疏释义:亦作“凶疎”。 凶悍粗野。《隋书·杨汪传》:“汪 少凶疎,好与人羣鬭,拳所殴击,无不颠踣。”《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伯绪 凶疏,终倾 宋氏,若得杀身,幸矣。”
    • 2.
      卑俯释义:《左传·定公十五年》:“邾子 执玉高,其容欲仰;公受玉卑,其容俯。 子贡 曰:‘以礼观之,皆有死亡焉……高、仰,骄也;卑、俯,替也。’”后因以“卑俯”形容依附权贵,仰人鼻息。汉 蔡邕《释诲》:“卑俯乎外戚之门,乞助乎近贵之誉,荣显未副,从而颠踣。”
    • 3.
      壮龄释义:壮岁,壮年。 南朝 宋 谢灵运《石壁立招提精舍》诗:“壮龄缓前期,頽年追暮齿。”唐 李德裕《春日独坐思归》诗:“壮龄心已尽,孤赏意犹存。”宋 梅尧臣《希深惠书言游嵩而韵之》:“欧阳 称壮龄,疲软屡颠踣。”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修黎生 ﹞客 意大利 之南方,终以壮龄而夭死,谓一生即悲剧之实现,盖非夸也。”
    • 4.
      荣显释义:荣华显贵。汉 蔡邕《释诲》:“卑俯乎外戚之门,乞助乎近贵之誉,荣显未副,从而颠踣。”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姦伪荣显,则英杰潜逝。”明 王景《翊运录序》:“遂分爵土,终始荣显,殷 周 以来,一人而已。”《“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请各官长思之,使商界之罢市,而非出於自愿者,则以厅长之荣显,重以警察之威权,极迫胁劝诱之手段,何以毫无效力?”
    • 5.
      踶啮马释义:一种烈性马。 常蹄踢嘴咬。《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威 等使人先驱踶啮马十餘入府,自帅其徒执斧斤、白梃,声言縶马,奄至座上,纵横击人,颠踣满地。”
    • 6.
      踶齧马释义:一种烈性马。常蹄踢嘴咬。《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威 等使人先驱踶啮马十餘入府,自帅其徒执斧斤、白梃,声言縶马,奄至座上,纵横击人,颠踣满地。”

颠踣(dianb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颠踣是什么意思 颠踣读音 怎么读 颠踣,拼音是diān bó,颠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颠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