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凝神 凝神的意思
níngshén

凝神

简体凝神
繁体
拼音níng shén
注音ㄋ一ㄥˊ ㄕㄣˊ
结构AB式
词性副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íng,(1) 凝结,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组词】:凝结。凝固。凝冻。凝集。凝脂。凝滞。(2) 聚集,集中。【组词】:凝聚。凝重(zhòng )。凝神(聚精会神)。凝思。凝眸。凝睇(注视)。凝练。

shén,(1)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组词】:神仙。神怪。神主。神社。神农。神甫。神权。鬼使神差。(2)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组词】:神秘。神奇。神异。神话。神机妙算。(3)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组词】:神勇。神医。神通。神圣。神速。(4) 心思,心力,注意力。【组词】:劳神。凝神。神魂颠倒。(5) 表情。【组词】:神色。神采。神姿。神志。(6) 精神。【组词】:神清气爽。(7) 姓。

基本含义

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

凝神的意思

凝神 [níng shén]

1. 精神集中。

凝神沉思。

[with fixed attention;]

凝神 引证解释

⒈ 聚精会神。

《庄子·达生》:“孔子 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谓乎。’”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嵇中散》:“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六:“每闭门焚香,静对古人,凝神著书。”
清 黄景仁 《题马氏斋头秋鹰图》诗:“凝神看定知是画,是谁扫笔如霜硎。”
叶圣陶 《隔膜·绿衣》:“伊凝神听着,惶急的神情渐渐地转换为慈爱喜悦的笑容。”


国语词典

凝神 [níng shén]

⒈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文选·颜延之·五君咏五首之二》:「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老残游记·第一三回》:「他便凝神想了一想道:『说的真是不错!』」

凝思


凝神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专注释义:专心注意:心神专注。
    • 2.
      凝思释义:集中精神思考:闭目凝思。

凝神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分心释义:⒈分散注意力;不专心:孩子的功课叫家长分心。⒉费心:这件事您多分心吧。

凝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精释义:⒈专心一志。 ⒉专一求精。⒊谓聚精凝神。
    • 2.
      个里释义:⒈亦作“个裡”。 此中;其中。清 李渔《闲情偶寄·居室》:“諦观熟视,方知个里情形。”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 胡慎容 ﹞《窥采齐晓粧》云:‘徘徊明镜漫凝神,个裡伊谁解效顰?’”⒉箇裏:此中;其中。唐 王维《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诗:“香车宝马共喧闐,箇里多情侠少年。”宋 黄庭坚《卜算子》词:“天上人间有底愁,向箇里,都諳尽。”宋 辛弃疾《朝中措》词:“长怪春归何处,谁知箇里迷藏。”
    • 3.
      伫听释义:谓凝神倾听。
    • 4.
      伫立释义:长时间地站着:凝神伫立。伫立窗前。
    • 5.
      停凝释义:⒈静止凝神。⒉停留。
    • 6.
      凝神定气释义:⒈聚精会神,专心致志⒉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 莫生。——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 7.
      凝神释义:聚精会神:凝神思索。凝神端详。
    • 8.
      凤翎释义:禽羽的美称。 元 萨都剌《同伯雨游凝神庵因观宋高宗赐蒲衣道士白羽扇》诗:“蒲衣道士无人识,羽扇年多落凤翎。”
    • 9.
      化服释义:⒈感化顺眼。唐 司空图《容城侯传》:“炯 之远祖,当 轩辕 时已化服於 祝融氏。”《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正始二年》:“﹝ 管寧 ﹞能因事导人于善,人无不化服,及卒,天下知与不知,无不嗟嘆。”宋 苏轼《送宋朝散知彭州迎侍二亲》诗:“老幼化服一事无,有鞭不施安用蒲。”⒉谓服食成仙。唐 吴筠《游仙》诗之二:“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心同宇宙广,体合云霞轻。”
    • 10.
      含毫吮墨释义:毫:毛笔的笔尖;含毫:将笔尖含在口中,指以口润笔;吮墨:以口吸吮墨汁。形容构思作品或准备写作。也指凝神遐想,进行写作。
    • 11.
      吮毫搦管释义:搦:持、拿;管:指毛笔。磨好墨汁,把毛笔沾湿。常指写文章构思、动笔的神态。毫:毛笔的笔尖;吮毫:将笔尖含在口中,指以口润笔;搦管:执笔。形容构思作品或准备写作。也指凝神遐想,进行写作。近义词:怀铅提椠。
    • 12.
      宁神释义:⒈安定其心神。 ⒉犹凝神。凝聚神思。
    • 13.
      审美观照释义:指无为而为的审美方式。“观照”一词原意为注视、沉思、期望。审美中引申为审美把握,即超脱功利、凝神观照的态度。它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主动积极的审美感受,是既有思维又有情感的反映和认识,并由这种认识产生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
    • 14.
      宰思释义:凝神,集中思绪。
    • 15.
      屏气释义:暂时抑止呼吸;有意地闭住气:屏气凝神。他放轻脚步屏住气向病房走去。
    • 16.
      归神释义:⒈凝神。⒉静性养心。⒊归魂。谓人死。
    • 17.
      敛目释义:闭目。凝神回想貌。
    • 18.
      敛神释义:凝神,使心神安定。
    • 19.
      栖神释义:⒈亦作“栖神”。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淮南子·泰族训》:“今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淡,讼繆胸中。”《晋书·阮籍传》:“籍 尝於 苏门山 遇 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南朝 梁 陶弘景《真诰·运象二》:“为道者常渊澹以独处,每栖神以游闲。”唐 吴筠《游仙》诗之三:“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⒉谓死后安息。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汝水》:“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荫,尹公度 之所栖神处也。”宋 赞宁《宋高僧传·习禅·太毓》:“九月合朔,色相不动而示灭于
    • 20.
      注神释义:凝神。明 李贽《王龙谿先生告文》:“虽生也晚,居非近,其所为凝眸而注神,倾心而悚听者,独先生尔矣。”许地山《人非人》:“我正注神听着,她已大踏步走近门前。”《小说选刊》1981年第11期:“柳茂槐 注神一看,内中有一缸小金鱼果然染上白皮病。”

凝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精释义:⒈专心一志。 ⒉专一求精。⒊谓聚精凝神。
    • 2.
      个里释义:⒈亦作“个裡”。 此中;其中。清 李渔《闲情偶寄·居室》:“諦观熟视,方知个里情形。”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 胡慎容 ﹞《窥采齐晓粧》云:‘徘徊明镜漫凝神,个裡伊谁解效顰?’”⒉箇裏:此中;其中。唐 王维《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诗:“香车宝马共喧闐,箇里多情侠少年。”宋 黄庭坚《卜算子》词:“天上人间有底愁,向箇里,都諳尽。”宋 辛弃疾《朝中措》词:“长怪春归何处,谁知箇里迷藏。”
    • 3.
      伫听释义:谓凝神倾听。
    • 4.
      伫立释义:长时间地站着:凝神伫立。伫立窗前。
    • 5.
      停凝释义:⒈静止凝神。⒉停留。
    • 6.
      凝神定气释义:⒈聚精会神,专心致志⒉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 莫生。——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 7.
      凝神释义:聚精会神:凝神思索。凝神端详。
    • 8.
      凤翎释义:禽羽的美称。 元 萨都剌《同伯雨游凝神庵因观宋高宗赐蒲衣道士白羽扇》诗:“蒲衣道士无人识,羽扇年多落凤翎。”
    • 9.
      化服释义:⒈感化顺眼。唐 司空图《容城侯传》:“炯 之远祖,当 轩辕 时已化服於 祝融氏。”《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正始二年》:“﹝ 管寧 ﹞能因事导人于善,人无不化服,及卒,天下知与不知,无不嗟嘆。”宋 苏轼《送宋朝散知彭州迎侍二亲》诗:“老幼化服一事无,有鞭不施安用蒲。”⒉谓服食成仙。唐 吴筠《游仙》诗之二:“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心同宇宙广,体合云霞轻。”
    • 10.
      含毫吮墨释义:毫:毛笔的笔尖;含毫:将笔尖含在口中,指以口润笔;吮墨:以口吸吮墨汁。形容构思作品或准备写作。也指凝神遐想,进行写作。
    • 11.
      吮毫搦管释义:搦:持、拿;管:指毛笔。磨好墨汁,把毛笔沾湿。常指写文章构思、动笔的神态。毫:毛笔的笔尖;吮毫:将笔尖含在口中,指以口润笔;搦管:执笔。形容构思作品或准备写作。也指凝神遐想,进行写作。近义词:怀铅提椠。
    • 12.
      宁神释义:⒈安定其心神。 ⒉犹凝神。凝聚神思。
    • 13.
      审美观照释义:指无为而为的审美方式。“观照”一词原意为注视、沉思、期望。审美中引申为审美把握,即超脱功利、凝神观照的态度。它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主动积极的审美感受,是既有思维又有情感的反映和认识,并由这种认识产生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
    • 14.
      宰思释义:凝神,集中思绪。
    • 15.
      屏气释义:暂时抑止呼吸;有意地闭住气:屏气凝神。他放轻脚步屏住气向病房走去。
    • 16.
      归神释义:⒈凝神。⒉静性养心。⒊归魂。谓人死。
    • 17.
      敛目释义:闭目。凝神回想貌。
    • 18.
      敛神释义:凝神,使心神安定。
    • 19.
      栖神释义:⒈亦作“栖神”。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淮南子·泰族训》:“今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淡,讼繆胸中。”《晋书·阮籍传》:“籍 尝於 苏门山 遇 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南朝 梁 陶弘景《真诰·运象二》:“为道者常渊澹以独处,每栖神以游闲。”唐 吴筠《游仙》诗之三:“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⒉谓死后安息。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汝水》:“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荫,尹公度 之所栖神处也。”宋 赞宁《宋高僧传·习禅·太毓》:“九月合朔,色相不动而示灭于
    • 20.
      注神释义:凝神。明 李贽《王龙谿先生告文》:“虽生也晚,居非近,其所为凝眸而注神,倾心而悚听者,独先生尔矣。”许地山《人非人》:“我正注神听着,她已大踏步走近门前。”《小说选刊》1981年第11期:“柳茂槐 注神一看,内中有一缸小金鱼果然染上白皮病。”

凝神造句

1.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2.在发令枪响前的一刹那,运动员都屏气凝神地蹲在起跑线上。

3.他拈笔濡墨,凝神片刻,大笔一挥,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跃然纸上。

4.全场人都屏气凝神,依照气功大师的指挥认真练功。

5.同学们都屏气凝神地听老师讲解那道复杂的数学题。

6.大家都屏气凝神,等待着他宣布结果。

7.同学们都屏气凝神的思考着一道很难的数学题。

8.文学是一幅画。你尽可以凝神定睛,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凄凉,欣赏“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的淡泊,领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奈。

9.夜幕下,侦察员屏息凝神,观察敌军的动静。

10.他是班上的小小书法家,看他又在屏息凝神的练书法了。

11.小明正在凝神思考那道难题,我们不要去打扰。

12.看到爸爸正在凝神思索,我不敢去打扰他。

13.考试了,大家都屏息凝神的答题,生怕出现了丁点的错误。

14.灯下,他凝神地注视着桌子上的一张照片。

15.观众们都凝神注视着舞台上杂技演员的表演。

16.艺术源于自然,一个凝神关注的神情,一双凝神的眼睛都是艺术。

17.小猫轻轻地走向老鼠洞,然后屏息凝神地等待着。

18.我屏息凝神的听着老师的数学课,这样我就可以得到知识了。

19.学生们都屏息凝神,专心听老师讲课。

20.学习是需要凝神的艰辛劳动,切不可心猿意马。

凝神(nings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凝神是什么意思 凝神读音 怎么读 凝神,拼音是níng shén,凝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凝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