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何 [shuí hé]
1. 稽察诘问,喝问的意思。
例信臣精卒陈利而谁何。——汉·贾谊《过秦论》
英[shout a question;]
谁何 引证解释
⒈ 谁人;哪个。
引《庄子·应帝王》:“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
宋 梅尧臣 《风异赋》:“众心惊惶,广衢翳昧,莫辨谁何,执手相对。”
清 王韬 《瓮牗馀谈·田玉梅小传》:“贼援兵麕集,不知杀贼者谁何,大譁,下令闭门,大索三日。”
⒉ 盘诘查问。
引《六韬·金鼓》:“凡三军以戒为固,以怠为败,令我垒上,谁何不絶。”
《史记·陈涉世家》:“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司马贞 索隐:“音呵,亦‘何’字,犹今巡更问何谁。”
唐 刘禹锡 《管城新驿记》:“谁何宜谨,啟闭宜度。”
清 姚鼐 《议兵》:“今之纷纷而呼於市,而谁何於道路者,夫岂非兼任也。”
⒊ 宫廷警卫。参见“大谁”。
引唐 白居易 《田盛可金吾将军勾当左街事制》:“而 盛生 勋德门,有文武略,居贵介而无佚,领谁何而有劳。”
《旧唐书·宦官传·王守澄》:“李训 从輦大呼曰:‘ 邠寧、太原 之兵,何不赴难?衞乘舆者,人赏百千!’於是谁何之卒及御史臺从人,持兵入 宣政殿 院,宦官死者甚众。”
国语词典
谁何 [shuí hé]
⒈ 何人。
引《淮南子·本经》:「不知为之者谁何?是故生无号,死无谥,实不聚而名不立。」
⒉ 谁能奈何。
引《文选·贾谊·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利兵释义:锋利的武器。《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司徒期 因三匠与 拳弥 以作乱,皆执利兵,无者执斤。”汉 贾谊《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宋 秦观《王朴论》:“壮士操利兵於深山之中。”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所当有利兵坚盾,环卫其身。”
- 2.
孰何释义:⒈犹谁何。诘问之辞。⒉犹奈何。对付或处置。
- 3.
扞卫释义:⒈古代军队于夜间设垒壁、伏弓矢并畜犬以防敌袭击的一种防御措施。 《国语·晋语八》:“是行也,以藩为军,攀輦即利而舍,候遮扞卫不行。”韦昭 注:“候,候望。遮,遮罔。昼则候遮,夜则扞卫。扞卫,谓罗闉、狗附也。张罗闉,去垒五十步而陈,周军之前后左右,彉弩注矢以谁何,谓之罗闉。又二十人为曹辈,去垒三百步,畜犬其中,或视前后,或视左右,谓之狗附。皆昏而设,明而罢。”⒉防御;保卫。汉 焦赣《易林·噬嗑之蒙》:“注斯膏泽,扞卫百毒;防以 江 南,虺不能螫。”《后汉书·冯衍传上》:“缮甲养士,扞卫 并 土。”唐 韩愈《
- 4.
游庠释义:⒈就读于府或州县的学宫。 庠,原是 周 代的乡学,后泛称学校。《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总丱之时,三人一同游庠。”清 黄蛟起《西神丛语·许世卿》:“馆於 嘉禾 项 氏,其子已游庠,督责之甚严。”清 毛祥麟《对山馀墨·群芳榜》:“有 沉濬 者,幼孤,母甚姑息。既游庠,益听其以厚貲出入,乃愈放荡。”⒉明 清 时,儒生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为生员,谓之“游庠”。《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他年十二岁上就游庠的,养成一肚皮的学问。”《石头点·莽书生强图鸳侣》:“偏生到 莫谁何,才出来应童子试,便得游庠入泮,年纪方得一
- 5.
缟袂释义:白衣。 亦借喻白色花卉。宋 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诗》之一:“月黑林间逢縞袂,霸陵 醉尉误谁何。”明 高启《幻住精舍寻梅》诗:“关山梦别今五年,縞袂谁家月中见。”清 赵翼《种梅图》诗:“公子裼裘来,美人縞袂迎。”《红楼梦》第三七回:“月窟仙人缝縞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 6.
脚佣释义:脚钱;脚资。《新唐书·张建封传》:“是时,宦者主宫市……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一。又邀閽闥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
- 7.
诒讬释义:假托。《穀梁传·定公元年》:“夫请者,非可詒託而往也,必亲之者也,是以重之。”范宁 注:“詒託,犹假寄。”清 方苞《<余东木时文>序》:“且余虽立戒,而恃 游 好自为序而标余名,及不知谁何之人詒託以誑书贾者,数数然矣,而未尝一为别白,以吾之戒素明也。而今为此,毋乃使人疑夫詒託者之皆真乎?”
- 8.
诘盗释义:究办强盗。《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於是 鲁 多盗。季孙 谓 臧武仲 曰:‘子盍詰盗?’”宋 陈傅良《右奉议郎新权发遣常州借紫薛公行状》:“舍姦有禁,詰盗有赏。”明 沉德符《野获编·叛贼·妖人赵古元》:“復聚众逞妖,为詰盗者所谁何,輒拒捕杀人,窜走 徐州,改今名。”
- 9.
铁尺释义:⒈铁制的尺。用作计量工具。《隋书·赵煚传》:“冀州 俗薄,市井多姦诈,煚 为铜斗铁尺,置之於市,百姓便之。上闻而嘉焉,颁告天下,以为常法。”《宋史·律历志四》:“后周 太祖 敕 苏绰 造铁尺,与 宋 尺同,以调中律,以均田度地。”⒉古代铁制的尺形兵器。《元典章新集·刑部·骗夺》:“悬带弓箭,执把鎗刀铁尺。”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武亿》:“手持铁尺,指挥如意,莫敢谁何。”许杰《惨雾》上:“只有 加启 带来一根铁尺,保东 和 多智 等顺手拾起一根短棒。”
- 10.
验覆释义:检查复核。 《三国志·吴志·赵达传》:“治九宫一算之术,究其微旨,是以能应,机立成,对问若神…… 达 使其人取小豆数斗,播之席上,立处其数,验覆果信。”《新唐书·张建封传》:“是时,宦者主宫市,置数十百人閲物廛左,谓之‘白望’。无詔文验覆,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值十不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