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 [guó cuì]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英[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national legacy;]
国粹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指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精华。
引邓溥 《寒琼嘱题郭频伽手写<徐江庵遗诗>》诗:“守闕抱残非好事,神州国粹太飘零。”
⒉ 泛指一国特有的事物。
引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五》:“从 清 朝末年,直到现在,常常听人说‘保存国粹’这一句话。”
国语词典
国粹 [guó cuì]
⒈ 一国学术与文化上的特色、精华。
近国学
国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华国粹释义:是指完全发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并属于我们固有文化中的精华。 在中国,国粹指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
- 2.
佳种释义:优良种子;优良品种。 黄人 《<清文汇>序》:“播佳种於龙野,存国粹於沧桑。”此指民族传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惜花四律》之四:“戏仿 唐 宫护佳种,金铃轻綰赤阑边。”典用 唐 宫以绳系铃于花梢惊鸟护花故事。见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花上金铃》。
- 3.
国粹主义释义:在清末政局动荡不安、革命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出现了一股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一种社会思潮。
- 4.
国粹释义:指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国画、京剧堪称国粹。
- 5.
坠绪释义:⒈《书·五子之歌》:“荒坠厥绪,覆宗絶祀。”孔 传:“太康 失其业以取亡。”后以“坠绪”指行将断绝的皇统。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七:“愿王英德,各遂所安,无恤坠绪。”⒉指行将绝灭的学说。唐 韩愈《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清 恽敬《<说文解字谐声谱>序》:“若夫成一家之絶学,求前人之坠绪,开后来之精识,皋文 此书之所得,盖有未易几及者。”《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设国粹学堂启》:“举凡三仓之雅詁,六艺之精言,九流之坠绪,彼 嬴秦 蒙古 所不能亡者,竟亡于教育普兴之世,不亦大可哀邪!”
- 6.
朋兴释义:群起;蜂起。宋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明史·阉党传序》:“迨 神宗 末年,讹言朋兴,羣相敌讐,门户之争,固结而不可解。”清 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希腊 诸贤,学派朋兴,沿流溯始,灌溉全 欧。”
- 7.
肇迹释义:⒈见“肇迹”。 ⒉亦作“肇跡”。犹肇始,肇兴。晋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猗歟 汝阴,绰绰有裕;戎轩肇迹,荷策来附。”《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论》:“武皇 肇跡 阴山,赴难 唐 室。”《清史稿·礼志五》:“有清 肇迹 兴京,四祖陵并在京西北,称 兴京陵。”《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设国粹学堂启》:“昔 西欧 肇迹,兆於古学復兴之年;日本 振兴,基於国粹保存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