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治 [dà zhì]
1. 需要治理的重大事物。
英[ bringing peace and order to; ]
2. 指国家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例大治之年。
英[ great order; ]
大治 引证解释
⒈ 需要治理的重大事务。
引《周礼·地官·司市》:“市师涖焉,而听大治大讼。”
孙诒让 正义:“治谓以事咨辩陈请。”
⒉ 谓政治修明,局势安定。
引《礼记·礼器》:“是故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宜其家给人足,天下大治。”
大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府释义:⒈东晋、南朝 都 建业 时丞相兼领 扬州 刺史的治所。 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内。《文选·谢惠连<祭古冢文>》:“东府 掘城北壍,入丈餘,得古冢。”李善 注引《丹阳记》:“东府城,西则 简文 会稽王 时第,东则 孝文 王道子 府。道子 领 扬州,仍住先舍,故俗称 东府。”《宋书·武帝纪上》:“公还 东府,大治水军。”宋 王安石《金陵怀古》诗之一:“东府 旧基留佛刹,《后庭》餘唱落船窗。”元 戴良《送钦上人》诗:“铁瓮缘 江 即 东府,璚花隔岸是 扬州。”⒉唐 宋 时指丞相府。唐 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开
- 2.
华胥之梦释义:华胥之梦,是一个汉语词汇,指黄帝梦游华胥国,而后天下大治的传说。
- 3.
卧治释义:西汉 时 汲黯 为 东海 太守,“多病,卧闺閤内不出,岁餘,东海 大治。”后召为 淮阳 太守,不受。
- 4.
土功释义:指治水、筑城、建造宫殿等工程。 《书·益稷》:“啟 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孔 传:“闻 啟 泣声,不暇子名之,以大治度水土之功故。”《吕氏春秋·季夏》:“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无举大事。”高诱 注:“土功,筑臺穿池。”《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三年》:“帝好土功,既作 许昌 宫,又治 洛阳 宫,起 昭阳 太极殿,筑 总章观,高十餘丈,力役不已,农桑失业。”
- 5.
大治释义:指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天下大治。
- 6.
大神释义:⒈尊神。 《周礼·春官·肆师》:“类造上帝,封大神,祭兵于山川。”郑玄 注:“大神,社及方岳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不协之故,用昭乞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⒉大治。《荀子·王制》:“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夫是之谓大神。”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释詁》:‘神者,治也。’然则大神谓大治。”
- 7.
天下太平释义:处处平安无事。指大治之世。
- 8.
奸非释义:⒈邪恶不法。 《后汉书·度尚传》:“为政严峻,明於发擿姦非。”《北齐书·赵郡王琛传》:“叡(高叡)留心庶事,纠摘姦非,劝课农桑,接礼民儁,所部大治。”唐 卢仝《月蚀》诗:“长嗟白兔捣灵药,恰似有意防姦非。”宋 叶适《除淮西提举谢表》:“不惜厚费,以解詿误之穷愁;不变本谋,以消姦非之阶祸。”⒉特指男女通奸罪。《清史稿·刑法志一》:“﹝ 光绪 ﹞三十三年,復先后奏上《新刑律草案》……曰关於赌博彩票之罪,曰关於姦非及重婚之罪。”
- 9.
子奇释义:相传为 春秋 时 齐国 人。十八岁治 阿县,阿 大治。后用以称年少有才华的人。《后汉书·顺帝纪》:“﹝ 阳嘉 元年冬十一月﹞辛卯,初令郡国举孝廉……其有茂才异行,若 颜渊 子奇,不拘年齿。”李贤 注:“《新序》曰:‘子奇 年十八,齐 君使之化 阿。至 阿,铸其库兵以为耕器,出仓廩以賑贫穷,阿县 大化。’”按,今本 汉 刘向《新序》无此文。
- 10.
完治释义:⒈完善管理。宋 苏辙《催行役法札子》:“臣窃见二圣临御以来,凡所更改法度,皆以略定。惟是役法,首尾五年,民间终未得安便,若不及今完治,实恐久远,姦人指以为词,疵病圣政。”⒉乂安;大治。《新唐书·宇文融韦坚等传赞》:“开元 中,宇文融 始以言利得幸。於时天子见海内完治,偃然有攘却四夷之心。”
- 11.
家行释义:居家的品行。《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石庆 ﹞为 齐 相,举 齐国 皆慕其家行,不言而 齐国 大治,为立 石相祠。”《旧唐书·萧俛传》:“俛 家行尤孝。母 韦氏 贤明有礼,理家甚严。俛 虽为宰相,侍母左右,不异褐衣时。”宋 叶适《李仲举墓志铭》:“仲举 父子,积五六十年,家行修,本学明,固将施之,而固止之耶?岂天之不相道歟?”
- 12.
岩梦释义:《史记·殷本纪》:“武丁 夜梦得圣人,名曰 説。以梦所见视羣臣百吏,皆非也。於是迺使百工营求之野,得 説 於 傅巖 中。是时 説 为胥靡,筑於 傅险。见於 武丁,武丁 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 国大治。”后以“巖梦”喻指君主求贤的愿望。
- 13.
岩筑释义:语出《史记·殷本纪》:“(帝 武丁)得 説 於 傅险 中。 是时 説 为胥靡,筑於 傅险。见於 武丁,武丁 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 国大治。故遂以 傅险 姓之,号曰 傅説。”司马贞 索隐:“旧本作‘险’,亦作‘巖’也。”后以“巖筑”指佣工。
- 14.
市师释义:古官名。 “司市”的别称。掌市场管理。《周礼·地官·司市》:“市师涖焉而听大治大讼,胥师贾师涖于介次而听小治小讼。”郑玄 注:“市师,司市也。”《荀子·解蔽》:“农精於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於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参见“司市”。
- 15.
思次释义:古代司市管理市政、听治讼狱的处所。犹 汉 之市亭。《周礼·地官·司市》:“上旌于思次以令市,市师涖焉,而听大治大讼。”郑玄 注:“思次,若今市亭也……思当为司,声之误也。”
- 16.
愿治释义:谓希望得到大治。
- 17.
护青释义:谓看守庄稼,不让偷盗或毁坏。刘绍棠《青枝绿叶》:“晚上,民兵下地护青。”马林帆《大治年头》诗:“春耕生产火烧眉哟,谁在护青赶鸡鸭?”
- 18.
桓拨释义:谓大治。
- 19.
治産释义:经营产业。 《列子·周穆王》:“周 之 尹氏 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汉 杨恽《报孙会宗书》:“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一》:“诸侯四通,货物之所交易也,治产致千金。”郁达夫《题友人郑泗水半闲居》诗:“难得半闲还治产,五湖大业比 陶朱。”
- 20.
画可释义:旧时帝王在臣属奏章上批个“可”字。表示允准可行。《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是时,大治 洛阳宫,起 昭阳、太极殿”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帝常游宴在内,乃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画可。”《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画可,画从其所奏。”《新唐书·高宗三女传》:“朝廷大政事非关决不下,间不朝,则宰相就第咨判,天子殆画可而已。”宋 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本朝要事对稟,常事拟进入,画可然后施行,谓之‘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