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置邮 置邮的意思
zhìyóu

置邮

简体置邮
繁体置郵
拼音zhì yóu
注音ㄓˋ ㄧ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放,摆,搁。【组词】:安置。布置。置放。置身。位置。置信。置评。置疑。置辩。推心置腹。置若罔闻。置之度外。(2) 设立,设备。【组词】:装置。设置。(3) 购买。【组词】:添置。置办。置备。置买。

yóu,(1) 由国家专设的机构传递信件、款项、物件等。【组词】:邮递。邮包。通邮。(2) 有关邮务的。【组词】:邮政。邮购。邮船。(3) 特指“邮票”。【组词】:邮展。邮坛(集邮界)。集邮。(4) 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组词】:邮吏。

基本含义

将信件或物品放入信封或包裹中并邮寄出去。

置邮的意思

置邮 [zhì yóu]

1. 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

置邮 引证解释

⒈ 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按,古制,置为马递,邮为步递,原有区别,后即混用。

《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
焦循 正义:“置、邮、传三字,同为传递之称。以其车马传递谓之置邮,谓之驛。其传递行书之舍,亦即谓之置邮,谓之驛。”
唐 杨炯 《<王子安集>旧序》:“教之者逾於激电,传之者速於置邮。”
宋 范成大 《麻线堆》诗:“舟檝避潢潦,置邮疾飞驰。”


置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民信局释义:⒈旧时私人经营的,以投递信件、包裹,办理汇兑等为主要业务的机构。 约起源于 明 代 永乐 年间,流行于沿 江、沿海及 运河 沿岸城市。清 代 道光 至 光绪 年间最盛。1896年 清 政府正式设置邮政后,逐渐淘汰。⒉侨批局的旧称之一。经营华侨附有信件的汇款的行业。
    • 2.
      置亭释义:驿置邮亭。
    • 3.
      置递释义:犹置邮。
    • 4.
      置驿释义:犹置邮。
    • 5.
      顿递释义:置备酒食邮驿以供军用谓之顿递。 唐 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据 严礪 元和 二年六月举牒称:‘绵 剑 两州供 元和 元年北军顿递,费用倍多。量於 梓遂 两州秋税外,加配上件钱米,添填 绵 剑 两州顿递费用者。’”《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元年》:“李克用 牒 河东,称奉詔将兵五万讨 黄巢,令具顿递,郑从讜 闭城以备之。”胡三省 注:“缘道设酒食以供军为顿,置邮驛为递。”《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是日,帝发 建康,遣户部侍郎 叶份 先按视顿递。”

置邮(zhiy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置邮是什么意思 置邮读音 怎么读 置邮,拼音是zhì yóu,置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置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