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季兰 季兰的意思
lán

季兰

简体季兰
繁体季蘭
拼音jì lán
注音ㄐ一ˋ ㄌ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ì,(1) 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例句】:季弟(小弟)。季父(小叔叔)。(2) 末了。【组词】:季世。季春(春季末一月)。明季(明代末年)。季军(体育运动竞赛的第三名)。(3) 一年的四分之一。【例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季度。季风。(4) 一段时间。【组词】:季节。季候。季相(xiàng )(某个地区在某个季节的自然景象)。雨季。(5) 姓。

lán,(1) 指“兰草”和“兰花”。【例句】: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2) 古书上指“木兰”。(3)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4) 古同“斓”,斑斓。(5) 姓。

基本含义

指在寒冷的季节里依然能够开花的兰花,比喻有才华的人在逆境中仍能显露出自己的才能。

季兰的意思

季兰 [jì lán]

1. 古少女名或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置诸宗室,季兰尸之,敬也,敬可弃乎?”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季兰》:“按此数句非泛语,明据《诗·采苹》为言,季兰盖即季女之名或字。”一说,“季兰”为佩兰草的少女。参阅《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季兰尸之,敬也。”杜预注。

季兰 引证解释

⒈ 古少女名或字。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诸宗室, 季兰 尸之,敬也,敬可弃乎?”
清 刘书年 《刘贵阳说经残稿·季兰》:“按此数句非泛语,明据《诗·采苹》为言, 季兰 盖即季女之名或字。”
一说,“季兰”为佩兰草的少女。参阅《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季兰尸之,敬也。” 杜预 注。 汉 蔡邕 《太傅安乐侯胡公夫人灵表》:“﹝夫人﹞仁孝婉顺,率礼无遗,体 季兰 之姿,蹈《思齐》之跡。”


季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季兰释义:古少女名或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诸宗室,季兰 尸之,敬也,敬可弃乎?”清 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季兰》:“按此数句非泛语,明据《诗·采苹》为言,季兰 盖即季女之名或字。”一说,“季兰”为佩兰草的少女。参阅《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季兰尸之,敬也。”杜预 注。汉 蔡邕《太傅安乐侯胡公夫人灵表》:“﹝夫人﹞仁孝婉顺,率礼无遗,体 季兰 之姿,蹈《思齐》之跡。”
    • 2.
      形气释义:⒈形和气。 形,指具体物象;气,指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物质。汉 贾谊《鵩鸟赋》:“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宋 陈亮《勉强行道大有功》:“夫道非出於形气之表,而常行於事物之间者也。”⒉指精气、元气。汉 班固《幽通赋》:“形气发於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晋 葛洪《抱朴子·道意》:“煎熬形气,刻削天和。”⒊指表情和语气。《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被问寒战,形气呐吃。”⒋形貌和气质。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李季兰》:“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 则不然,形气既雌,诗意亦荡。”宋 沉辽《寄题野翁无闷堂》诗:“
    • 3.
      沾洒释义:⒈水珠洒落浸湿。多指流泪。唐昭宗《菩萨蛮》词:“飘飘且在三峯下,秋风往往堪沾洒。”宋 柳永《洞仙歌》词:“每祗向、洞房深处,痛怜极宠,似觉些子轻孤,早恁背人沾洒。”明 陆采《明珠记·送愁》:“空交人泪珠沾洒。伊知么,伊还知道泪还加。”清 陈维崧《贺新郎》词:“粉壁练裙沾洒徧,墨汁酒痕都有。”⒉霑灑:谓水珠或泪珠等洒落并使沾着物濡湿。《北齐书·窦泰传》:“电光夺目,驶雨霑洒。”唐 杜甫《伤春》诗之四:“岂无 嵇绍 血,霑洒属车尘。”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李季兰》:“率以明白之操,徽美之诚,欲见於悠远,寓文以
    • 4.
      聪黠释义:聪明而狡黠。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李季兰》:“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清 昭槤《啸亭杂录·巴延三》:“时有上亲侍小内臣 鄂罗裡,人素聪黠,颇解上意,遂代其起草。”
    • 5.
      苹藻释义:⒈苹与藻。 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诸宗室,季兰 尸之,敬也。”《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汉 郑玄 笺:“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用苹藻,所以成妇顺也。”⒉泛指祭品。唐 韩愈《湘中》诗:“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明 李东阳《送衍圣公闻韶袭封还阙里》诗:“鲁 郡山川归旧国,孔 林苹藻荐新盘。”⒊用作祭祀的代称。唐 韩愈《顺宗实
    • 6.
      霑洒释义:⒈谓水珠或泪珠等洒落并使沾着物濡湿。《北齐书·窦泰传》:“電光奪目,駛雨霑灑。”唐 杜甫《伤春》诗之四:“豈無 嵇紹 血,霑灑屬車塵。”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李季兰》:“率以明白之操,徽美之誠,欲見於悠遠,寓文以宣情,含毫而見志,豈泛濫之故,使人擊節霑洒,彈指追念,良有謂焉。”清 顾炎武《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欑宫时闻缅国之报》诗:“年年霑灑頻寒食,咫尺龍髯近帝旁。”⒉使人受惠。《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常慙血怨居臣下,明君巡幸恩霑灑。”
    • 7.
      风水释义:⒈风和水;风和雨。 《宋书·武帝纪上》:“公中流蹙之,因风水之势,贼舰悉泊西岸。”唐 李远《咏雁》:“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⒉风寒与湿气。北周 庾信《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加以寒暑乖违,节宣失序,风水交侵,菁华已竭。”⒊风光,风景。唐 李绅《移九江》诗:“楚 客喜风水,秦 人悲异乡。”《水浒传》第一二○回:“其山秀丽,松柏森然,甚有风水,和 梁山泊 无异。”⒋指遥远而阻隔的路途。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李季兰》:“或以从军万里,断絶音耗;或祗役连年,迢遥风水。”⒌指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

季兰(jil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季兰是什么意思 季兰读音 怎么读 季兰,拼音是jì lán,季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季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