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异口同声 异口同声的意思
kǒutóngshēng

异口同声

简体异口同声
繁体異口同聲
拼音yì kǒu tóng shēng
注音ㄧˋ ㄎㄡˇ ㄊㄨㄥˊ ㄕㄥ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1) 不同的。【组词】:异乎。异说。异常。异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异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异异邪说”)。异化。异性。异样。大同小异。异曲同工。(2) 分开。【组词】:离异。异居。(3) 另外的,别的。【组词】:异日。异地。异国。异乡。异类。(4) 特别的。【组词】:奇异。异闻。异彩。奇才异能(特殊的才能)。(5) 奇怪。【组词】:惊异。诧异。怪异。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shēng,(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组词】:声音。声带。(2) 消息,音讯。【组词】:声息。不通声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组词】: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4) 名誉。【组词】:名声。(5) 音乐歌舞。【例句】: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基本含义

形容众人口音完全一致,说话声音齐一致。

异口同声的意思

异口同声 [yì kǒu tóng shēng]

1. 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亦作“异口同音”。

[bellow in one voice; join in unison; all in a breath;]

异口同声 引证解释

⒈ 不同的人说出同样的话。常以形容意见相同。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諫怖者,异口同声。”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众人异口同声,讚嘆 刘公 盛德。”
浩然 《艳阳天》第五六章:“组织互助组那会儿,全院的人异口同声:‘搞!’”


国语词典

异口同声 [yì kǒu tóng shēng]

⒈ 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形容众口一辞、意见相同。也作「异口同辞」、「异口同音」。

《抱朴子·内篇·道意》:「本无至心,而谏布者,异口同声,于是疑惑,竟于莫敢。」
《醒世恒言·卷二〇·张廷秀逃生救父》:「侯爷见异口同声,认以为实,连忙起签,差原捕杨洪等,押著两名强盗作眼,同去擒拿张权起赃连解。」

众口一词

莫衷一是


异口同声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众口一词释义:形容许多人说同样的话。

异口同声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莫衷一是释义:各有各的意见、说法,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异口同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口颂歌释义:一口:异口同声。众口一词,同唱颂歌。
    • 2.
      一辞释义:⒈犹一言。一句话或一个字。⒉谓异口同声。⒊一面之辞。⒋告辞,辞别。
    • 3.
      交口称赞释义: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 4.
      交口荐誉释义:交:一齐,同时;交口:众口一辞;荐:推举。异口同声地推荐和赞扬。
    • 5.
      交口赞称释义: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 6.
      交口赞誉释义: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 7.
      公义之战释义:“公义之战”是由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礼上面对质疑提出的一个自我辩解的概念,指战争只有在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是合理的:在别无选择或自卫的情况下发动;动用武力须合乎比例;平民应尽量免受暴力伤害。 宣布增兵阿富汗仅一周多后,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2月10日于挪威首都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美国媒体几乎异口同声用“讽刺”来形容。
    • 8.
      同然一辞释义: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 9.
      同辞释义:⒈谓用语、称号相同。 《公羊传·隐公七年》:“《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何休 注:“若继体君亦称即位,继弑君亦称即位。”徐彦 疏:“谓美恶不嫌者通其同辞,由是之故,《春秋》同其辞也。”《汉书·叙传上》:“十餘年间,外内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 刘 氏,不谋而同辞。”⒉犹言异口同声。意见一致。《国语·晋语九》:“﹝ 阎明 叔褒 ﹞同辞对曰:‘吾小人也。贪,馈之始至,惧其不足,故叹。’”《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明年春,復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諫 恪,恪 不听。”《晋书·元帝纪
    • 10.
      异口释义:⒈亦作“异口”。不同的说法。⒉犹众口。参见“异口同声”。
    • 11.
      相与一口释义:串通一气,异口同声。《韩非子·孤愤》:“朋黨比周,相與一口,惑主敗法,以亂士民。”

异口同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口颂歌释义:一口:异口同声。众口一词,同唱颂歌。
    • 2.
      一辞释义:⒈犹一言。一句话或一个字。⒉谓异口同声。⒊一面之辞。⒋告辞,辞别。
    • 3.
      交口称赞释义: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 4.
      交口荐誉释义:交:一齐,同时;交口:众口一辞;荐:推举。异口同声地推荐和赞扬。
    • 5.
      交口赞称释义: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 6.
      交口赞誉释义: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 7.
      公义之战释义:“公义之战”是由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礼上面对质疑提出的一个自我辩解的概念,指战争只有在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是合理的:在别无选择或自卫的情况下发动;动用武力须合乎比例;平民应尽量免受暴力伤害。 宣布增兵阿富汗仅一周多后,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2月10日于挪威首都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美国媒体几乎异口同声用“讽刺”来形容。
    • 8.
      同然一辞释义: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 9.
      同辞释义:⒈谓用语、称号相同。 《公羊传·隐公七年》:“《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何休 注:“若继体君亦称即位,继弑君亦称即位。”徐彦 疏:“谓美恶不嫌者通其同辞,由是之故,《春秋》同其辞也。”《汉书·叙传上》:“十餘年间,外内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 刘 氏,不谋而同辞。”⒉犹言异口同声。意见一致。《国语·晋语九》:“﹝ 阎明 叔褒 ﹞同辞对曰:‘吾小人也。贪,馈之始至,惧其不足,故叹。’”《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明年春,復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諫 恪,恪 不听。”《晋书·元帝纪
    • 10.
      异口释义:⒈亦作“异口”。不同的说法。⒉犹众口。参见“异口同声”。
    • 11.
      相与一口释义:串通一气,异口同声。《韩非子·孤愤》:“朋黨比周,相與一口,惑主敗法,以亂士民。”

异口同声造句

1.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赞扬老陈是我们车间的好主任。

2.白桦林异口同声地发出哗哗的声音。

3.团结是什么?团结是拔河比赛时,人人不留余力的奋力拼搏。团结是什么?团结是比赛场下那异口同声的加油声。团结是什么?团结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4.由于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正派作风,当被问及学习态度时,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会上,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一定要在考试竞赛中夺得好成绩。

6.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他是个活雷锋。

7.刚刚下了一场大雨,盼雨盼得心焦的人们欣喜若狂,异口同声地喊:再下大点吧!

8.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9.大家异口同声地赞成老师的提议。

异口同声(yikoutongs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异口同声是什么意思 异口同声读音 怎么读 异口同声,拼音是yì kǒu tóng shēng,异口同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异口同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