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职 [shǒu zhí]
1. 坚守工作岗位;尽职。
例守职尽责。
英[be devoted to one's duty;]
守职 引证解释
⒈ 忠于职守。
引《管子·君臣》:“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上之道也。专意一心,守职而不劳,下之事也。”
唐 杜甫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杨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宗英 李端公,守职甚昭焕。”
《云笈七籤》卷一:“群臣守职,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
清 恽敬 《杨中立战功略》:“中立 守职勤,事上有礼,与同官温温然,未尝自言功。”
守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功次释义:指功绩的大小、官阶升迁的先后顺序。《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綰 以戏车为郎,事 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后汉书·韦彪传》:“是时陈言多,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寖疏,咎在州郡。”宋 王安石《屯田员外郎邵君墓志铭》:“年四十,始以进士出佐 镇东军,积功次,入尚书为屯田员外郎。”
- 2.
善守释义:⒈善于防守。 ⒉善于守职;善于守成。
- 3.
守职释义: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守职尽责。
- 4.
宗英释义:皇室中才能杰出的人。《汉书·叙传下》:“长沙 寂漠,广川 亡声;胶东 不亮,常山 骄盈。四国絶祀,河閒 贤明,礼乐是修,为 汉 宗英。”《周书·萧撝传》:“撝 以母老,表请归养私门…… 高祖 未许。詔曰:‘开府 梁 之宗英,今则任等三事。所谓 楚 虽有材,周 实用之。’”唐 杜甫《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宗英 李端公,守职甚昭焕。”《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昉 等草詔署讫,逼 之仪 连署,之仪 厉声曰:‘至上升遐,嗣主冲幼,阿衡 之任,宜在宗英。方今 赵王 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
- 5.
帅职释义:遵守职责。
- 6.
循分释义:恪守职分。
- 7.
循职释义:遵守职分。
- 8.
旷职偾事释义:不尽责守职,把事情搞坏。
- 9.
朋附释义:⒈勾结、阿附。 《魏书·高祖纪下》:“若朋附豪势,陵抑孤弱,罪有常刑。”《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晏 昔朋附姦邪,请立 独孤 后,上自恶而杀之。”明 刘基《<照玄上人诗集>序》:“此倡彼和,更相朋附。”⒉结党营私。唐 刘禹锡《苏州谢上表》:“唯守职业,实无朋附,竟坐飞语,贬在遐藩。”《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执中 尝寄嬖人於 周豫 之家,而 豫 姦諂,受知 执中,遂举 豫 召试馆职,此 执中 朋附宜罢免者三也。”
- 10.
符竹释义:《汉书·文帝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后因以“符竹”指郡守职权。唐 刘禹锡《苏州谢上表》:“优詔忽临,又委之符竹。”宋 王禹偁《谢除翰林学士启》:“止期卜兆於松楸,再请効官於符竹,岂意未谐私愿,俄辱殊恩,翻令朽退之身,亦预深严之地。”明 张居正《工科左给事中邱岳并妻敕命一道》:“夫古人不慕专城之柄,符竹之荣,而愿出入禁闥者,为其身依清近,而雅言易
- 11.
遵分释义:遵守职分。
- 12.
遵纪守法释义: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 13.
遵职释义:亦作“遵軄”。遵守职分。
- 14.
驽守释义:语本《荀子·劝学》:“騏驥一跃,不能十步;駑马十驾,功在不舍。”后以“駑守”谓才能低劣而能守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