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佩 [dài pèi]
1. 腰带上的佩饰。
3. 比喻众溪流入一川,如诸佩饰系于一带。
带佩 引证解释
⒈ 腰带上的佩饰。
引《后汉书·礼仪志上》:“最后亲陵,遣计吏,赐之带佩。”
亦作“带珮”。 汉 徐干 《中论·修本》:“上悬乎冠緌,下繫乎带珮。”
⒉ 比喻众溪流入一川,如诸佩饰系于一带。见“带佩”。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兰渠川 水出自 北山,带佩众溪,南流注于 渭。”
带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带佩释义:⒈腰带上的佩饰。⒉比喻众溪流入一川,如诸佩饰系于一带。⒊见“带佩”。
- 2.
络头释义:⒈古代束发的头巾,又称帞头。《方言》第四:“络头,帞头也……自 关 而西 秦 晋 之郊曰络头,南楚 江 湘 之间曰帞头。”⒉马笼头。南朝 宋 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驄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鉤。”唐 元稹《进马状》:“伏望陛下扬鞭顿轡,取验其驯良,结尾络头,试观其神彩。”清 杜岕《送张子良还燕》诗:“长亭芳草桃花路,络头待尔横门时。”
- 3.
角带释义:⒈以角为饰的腰带。 宋 时下级官吏及庶民服饰。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二:“以 大观 元年十一月除通直郎,试中书舍人,赐三品服,故事三品服角带佩金鱼为饰。一日 徽宗 顾见公谓左右曰:‘给舍等耳,而服色相絶如此。’詔令大中大夫以上,犀带垂鱼。”《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东坡 素服角带,写下新任 黄州 团练副使脚色手本,乘马来见丞相领饭。”清 褚人穫《坚瓠四集·锺馗示梦》:“俄一大鬼,顶乌帽,衣蓝袍,繫角带,著朝靴,径捉小鬼,先刳其目,然后劈而啖之。”⒉太平天囯 时功臣所用的腰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 4.
金络头释义:金饰的马笼头。南朝 宋 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驄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鉤。”唐 元稹《哀病骢呈致用》诗:“金络头衔光未灭,玉花衫色瘦来燋。”
- 5.
雕服释义:⒈彩绘的箭袋。 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三:“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钱仲联 集注:“《方言》曰:‘所以藏箭弩谓之服,所以盛弓谓之鞬。’…… 刘坦之 曰:‘象弧,语出《考工记》,谓其象天上弧星也。雕,画也。服所以藏矢,今言弧,互文耳。’”一本作“彫服”。⒉彫服:漆绘文采的盛箭器。《文选·鲍照<拟古>诗之一》:“幽 并 重骑射,少年好驰逐,毡带佩双鞬,象弧插彫服。”张铣 注:“服,盛箭器,彫,画。”
- 6.
飒踏释义:盘旋貌。唐 王维《燕支行》:“麒麟锦带佩吴鉤,颯踏青驪跃紫騮。”
- 7.
骢马释义:⒈亦作“騘马”。青白色相杂的马。南朝 宋 鲍照《结客少年场行》:“騘马金络头,锦带佩 吴 钩。”南朝 梁《骢马》诗:“驄马鏤金鞍,柘弹落金光。”唐 李贺《浩歌》:“青毛騘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清 孙枝蔚《艳曲》之二:“青楼十万户,驄马向谁家。”⒉指御史所乘之马或借指御史。唐 李白《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二:“见君乘驄马,知上 太行 道。”唐 丘为《湖中寄王侍御》诗:“驄马真傲吏,翛然无所求。”明 郑善夫《送苏侍御从仁使蜀》诗:“驄马今何去,玄冥岁已残。”清 严允肇《送宋荔裳按察四川》诗:“驄马出 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