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礼 [cè lǐ]
1. 册立、册封的礼仪。
册礼 引证解释
⒈ 册立、册封的礼仪。
引唐 周繇 《送入蕃使》诗:“早终册礼朝天闕,莫遣虯髭染塞霜。”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宣宗 即位于 太极殿 时,宰臣 李德裕 行册礼。”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册礼不讲》:“唐 封拜后妃王公及赠官,皆行册礼。”
册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外办释义:⒈警卫宫禁。 亦指警卫宫禁的官员。《晋书·礼志下》:“漏未尽五刻,謁者、僕射、大鸿臚各各奏羣臣就位定。漏尽,侍中奏外办。皇帝出,鐘鼓作,百官皆拜伏。”《新唐书·肃宗纪》:“有司行册礼,其仪有中严、外办,其服絳纱。太子曰:‘此天子礼也。’乃下公卿议。太师 萧嵩、左丞相 裴耀卿 请改‘外办’为‘外备’。”宋 吴自牧《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成殿行郊祀礼》:“三更时,摄大宗伯奏中严、外办、礼真官奏请行事。”⒉我国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的简称。
- 2.
守邦释义:守卫邦国。《国语·周语上》:“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韦昭 注:“元,善也。后,君也。戴,奉也。邦,国也。”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乃命元子,代予守邦,爰以令辰,光膺册礼。”宋 欧阳修《谢赐庆历七年历日表》:“凡尔守邦之吏,皆蒙颁历之恩,匪以为私,盖遵彝典。”
- 3.
抑损释义:⒈谦逊;谦让。《晏子春秋·杂上二五》:“﹝御者﹞妻曰:‘……今子长八尺,迺为人僕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汉 荀悦《汉纪·惠帝纪》:“周 承之弊,故大国方五百里,所以崇宠诸侯而自抑损也。”宋 苏轼《赐皇叔改封徐王颢上表辞免册礼允诏》:“既殿文邦,宜膺盛礼,而抑损之志,逡巡不居。”⒉限制;减省。《汉书·谷永传》:“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毋听后宫之请謁。”《新唐书·岑文本传》:“魏王 泰 有宠,侈第舍,冠诸王。文本 上疏,劝崇节俭,陈嫡庶分,宜有抑损。”《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光宅元
- 4.
柴册礼释义:古时礼仪。 积薪为坛,皇帝受群臣所上玉册,然后燔柴祀天,谓之柴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乙酉,行柴册礼於 白岭,大赦。”《辽史·世宗纪》:“丁卯,行柴册礼,羣臣上尊号曰 天授皇帝。”
- 5.
讨定释义:⒈讨伐平定。《魏书·李长仁传》:“﹝ 李长仁 ﹞又从 尉元 讨定南境,赐爵 延陵男。”《魏书·尒朱荣传》:“寻属 肃宗 崩,事出仓卒。荣 闻之大怒,谓 郑儼、徐紇 为之,与 元天穆 等密议称兵入匡朝廷,讨定之。”⒉议定。金 无名氏《大金集礼·帝号下·大定七年册礼》:“大定 二年七月,礼官讨定,将来奉安祫享后,羣臣当诣东上閤门奉表,请增上尊号。”
- 6.
赞襄释义:辅助,协助。语本《书·皋陶谟》:“皋陶 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唐 柳宗元《礼部贺皇太子册礼毕德音表》:“严赞襄之礼,赐与有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相从之事,出於本人情愿,非小弟所可赞襄。”孙中山《建国方略·<行易知难>自序》:“卒赖全国人心之倾向,仁人志士之赞襄,乃得推覆专制,创建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