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门冬 [mài mén dōng]
1. 亦作“麦虋冬”。
麦门冬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麦虋冬”。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条形,丛生,初夏开紫色小花,总状花序,果实裂开露出种子。块根略呈纺锤形,可入药,为滋养强壮剂,又有镇咳、祛痰、利尿等作用。也叫麦门、麦冬。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麦门冬》:“麦鬚曰虋,此草根似麦而有鬚,其叶如韭,凌冬不凋,故谓之麦虋冬。”
麦门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死草释义:⒈传说中能使死者复活的仙草。⒉麦门冬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麦门冬》。
- 2.
二冬释义:指中药天门冬、麦门冬。
- 3.
护阶君子释义:麦门冬、鹿葱的别名。
- 4.
榉叶散释义:名称:榉叶散 组成:榉树叶3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麦门冬2两半(去心,焙),干姜1两(炮裂,锉)。
- 5.
清唾汤释义:名称:清唾汤 组成:知母、贝母、桔梗、黄柏、熟地、玄参、远志、天门冬、麦门冬各等分,干姜(炮,炒黑)减半。
- 6.
清宁汤释义:名称:清宁汤 组成:当归1钱,连翘1钱,石膏1钱,黄连1钱,生地7分,麦门冬7分,玄参7分,甘草2分。
- 7.
禹余粮释义:⒈中药名。又名禹粮石。为一种褐铁矿矿石。性微寒,味甘涩,有涩肠、止血功能。相传夏禹治水时弃其余粮于江中,化为此石,故名。见《太平御览》卷九八八引《博物志》。⒉麦门冬的别名。参见“禹葭”。⒊蒒草的别名。
- 8.
禹葭释义:麦门冬的别名。
- 9.
禹韭释义:麦门冬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麦门冬》。
- 10.
荣筋汤释义:名称:荣筋汤 别名:荣筋汤 组成:人参7分,白茯苓7分,当归7分,甘草4分,官桂4分,黑附子5分,厚朴5分,龙骨8分,黄耆1钱,麦门冬1钱,白芍药1钱,生地黄1钱,饴糖少许,生姜3片。
- 11.
虋冬释义:即天门冬和麦门冬。
- 12.
退热汤释义:名称:退热汤 别名:退热汤 组成:柴胡1两,青蒿1两,甘草(炙,锉)1两,知母1两,龙胆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
- 13.
门冬释义:药草名。麦门冬或天门冬的省称。晋 张华《博物志》卷四:“敌休乱门冬;百部似门冬。”宋 范成大《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之十二:“门冬如佳隶,长年护堦除。”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麦门冬》:“虋冬,秦 名羊韭。俗作门冬,便于字也。”
- 14.
麦虋冬释义:见“麦门冬”。
- 15.
麦门释义:即麦门冬。
- 16.
麦门冬释义:亦作“麦虋冬”。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条形,丛生,初夏开紫色小花,总状花序,果实裂开露出种子。块根略呈纺锤形,可入药,为滋养强壮剂,又有镇咳、祛痰、利尿等作用。也叫麦门、麦冬。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麦门冬》:“麦鬚曰虋,此草根似麦而有鬚,其叶如韭,凌冬不凋,故谓之麦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