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衣 [lóng yī]
1. 天子的袍服。
3. 喻指盖屋的茅草。
龙衣 引证解释
⒈ 天子的袍服。
引唐 卢照邻 《登封大酺歌》之二:“日观仙云随凤輦,天门瑞雪照龙衣。”
明 徐渭 《凯歌二首赠参将戚公》之一:“战罢亲看海日晞,大酋流血湿龙衣。”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太监安得海伏法》:“有 安 姓太监……声势煊赫,自称奉旨差遣,织办龙衣。”
⒉ 喻指盖屋的茅草。
引清 黄遵宪 《武清道中作》诗:“龙衣将瓦覆,牛矢压墙高。”
钱仲联 笺注:“冯贄 《云仙杂记》:‘ 饶子卿 隐 庐山 康王谷,无瓦屋,代以茅茨。每年一易茅,谓之屋龙更衣。’”
龙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樵薪释义:⒈柴薪。 《墨子·旗帜》:“凡守城之法,石有积,樵薪有积,菅茅有积。”元 何中《早起》诗:“溪上人语喧,樵薪满沙路。”清 施闰章《龙衣船》诗:“猪鸡祭赛舟人乐,白夺樵薪不为虐。”⒉采薪。《东观汉记·承宫传》:“﹝ 承宫 ﹞留精舍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晋书·祖逖传》:“﹝ 祖逖 ﹞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百姓感悦。”《魏书·李彪传》:“昼则樵薪供爨,夜则观文属缀。”
- 2.
火羊释义:古代以干支配五行、五色及十二生肖以纪年,丁为火,未属羊,“火羊”指丁未年。逢这一年多生变乱,因以“火羊”指国家发生灾祸。元 张宪《金柜书》诗:“太平天子著龙衣,定策元勋不敢非;艺祖 有灵君莫急,朱牌金字火羊飞。”参阅 宋 柴望《丙丁龟鉴》。
- 3.
翠盖释义:⒈饰以翠羽的车盖。《淮南子·原道训》:“驰要褭,建翠盖。”高诱 注:“翠盖,以翠鸟羽饰盖也。”唐 李白《东武吟》:“乘舆拥翠盖,扈从金城东。”《红楼梦》第八三回:“遂吩咐家人预备四乘緑轿,十餘辆翠盖车,明儿黎明伺候。”⒉泛指华美的车辆。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明 刘基《郁离子·九难》:“翠盖飘摇,文鷁委蛇。”⒊帝王的代称。帝王的乘舆有翠羽为饰的华盖,故称。唐 杜甫《咏怀》之一:“西京 后陷没,翠盖蒙尘飞。”《旧唐书·崔胤传》:“覩纶言於凤纸,若面丹墀;认御札於龙衣,如亲翠盖。
- 4.
鼍鼓释义:⒈亦作“鼉皷”。用鼍皮蒙的鼓。其声亦如鼍鸣。《诗·大雅·灵台》:“鼉鼓逢逢。”陆玑 疏:“﹝鼉﹞其皮坚,可以冒鼓也。”唐 温庭筠《昆明治水战词》:“鼉鼓三声报天子,雕旗兽舰凌波起。”明 沉鲸《双珠记·遇赦调边》:“鸡竿鼉皷,制出金门传唱,特与人间解网。”清 黄永《龙衣舟行》:“逢逢鼉鼓溪边过,百尺楼船万钧柁。”⒉鼍鸣声。唐 许浑《赠所知》诗:“湖日似阴鼉鼓响,海云纔起蜃楼多。”金 刘迎《海上》诗:“蜃楼春作市,鼉鼓暮催衙。”
- 5.
龙衣释义:⒈天子的袍服。 唐 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之二:“日观仙云随凤輦,天门瑞雪照龙衣。”明 徐渭《凯歌二首赠参将戚公》之一:“战罢亲看海日晞,大酋流血湿龙衣。”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太监安得海伏法》:“有 安 姓太监……声势煊赫,自称奉旨差遣,织办龙衣。”⒉喻指盖屋的茅草。清 黄遵宪《武清道中作》诗:“龙衣将瓦覆,牛矢压墙高。”钱仲联 笺注:“冯贄《云仙杂记》:‘饶子卿 隐 庐山 康王谷,无瓦屋,代以茅茨。每年一易茅,谓之屋龙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