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侯 [jiàn hóu]
1. 封立诸侯;封侯建国;立功封侯。
建侯 引证解释
⒈ 封立诸侯;封侯建国;立功封侯。
引《易·豫》:“利建侯、行师。”
汉 韦孟 《讽谏》诗:“乃命厥弟,建侯于 楚。”
宋 刘克庄 《沁园春》词:“叹防身一剑,壮图濩落;建侯万里,老境相将。”
建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侯伯释义:⒈侯爵与伯爵。《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⒉泛指诸侯。汉 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 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騖。”《周礼·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且夫列封疆,建侯伯,择贤能,置牧守,循名虽曰异轨,责实抑亦同归。”⒊诸侯之长。《书·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孔 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韦昭 注:“尧 以四岳佐 禹 有功,封之於 吕,命为侯伯,使长诸侯也。
- 2.
利建释义:《易·屯》:“元亨利贞。 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后因以“利建”谓封土建侯。
- 3.
方伯谦释义:清末海军将领。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赴英国学习驾驶。后任济远舰管带。丰岛海战时,畏敌驶逃,致使被护送的运兵船被日舰击沉。返回基地后又冒领战功。在黄海海战中临阵脱逃。后被清政府斩首。
- 4.
林则徐释义:(1785—1850)清末政治家。字元抚、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早年任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时,整顿吏治,平反冤狱,兴修水利,成效卓著。1838年任湖广总督时被派为钦差大臣。积极主持禁烟,销毁鸦片二百三十七万余斤。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他多次击退敌军。后由于投降派诬害被清政府革职,充军新疆。在新疆兴办水利,开垦农田。1845年被重新起用。1847年任云贵总督。1850年受命镇压拜上帝会起义时,在赴广西途中,病逝于广东潮州。有《林则徐集》。
- 5.
沈葆桢释义:(1820-1879)清末官员。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曾任江西巡抚,镇压太平军。调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后被派为钦差大臣,办理台湾海防,对开发台湾有所贡献。1875年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扩充水师,督办海防,与李鸿章同为清政府筹建海军的主持者。
- 6.
磐桓释义:徘徊;逗留。 《易·屯》:“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王弼 注:“不可以进,故磐桓也。”《后汉书·张衡传》:“今乘云高躋,磐桓天位,诚所谓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魏书·郑羲传》:“是后歷年不转,资产亦乏,因请假归,遂磐桓不返。”《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元年》:“彭祖 刑政不修,华戎离叛,以 邃 度之,必不能久,兄且磐桓以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