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斧凿痕 斧凿痕的意思
záohén

斧凿痕

简体斧凿痕
繁体斧鑿痕
拼音fǔ záo hén
注音ㄈㄨˇ ㄗㄠˊ ㄏㄣ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fǔ,(1)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组词】:斧子。斧头。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2) 用斧砍。【例句】:斧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斧藻(雕饰、修饰)。

záo,(1)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2) 穿孔,挖掘。【组词】:凿孔。凿井。凿通。(3) 器物上的孔,是容纳枘(榫头)的。(4) 明确,真实。【组词】:凿凿。证据确凿。

hén, ◎ 创伤痊愈后留下的疤,亦泛指斑迹。【组词】:痕印。痕迹。痕瘕(疤痕。喻曾犯有罪案的人)。伤痕。泪痕。裂痕。

基本含义

指事物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不断的改进才能达到优良的境地。

斧凿痕的意思

斧凿痕 [fǔ záo hén]

1. 用斧凿削刻留下的痕迹。

3. 比喻诗文刻意造作的痕迹。

斧凿痕 引证解释

⒈ 用斧凿削刻留下的痕迹。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⒉ 比喻诗文刻意造作的痕迹。

宋 惠洪 《冷斋夜话·诸葛亮刘伶陶潜李令伯文如肺腑中流出》:“李格非 善论文章,尝曰:诸葛孔明 《出师表》、 刘伶 《酒德颂》、 陶渊明 《归去来词》、 李令伯 《陈情表》,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文中有诗诗中有文》:“谢元暉 曰:‘好诗圆美流畅如弹丸。’此所谓诗中有文也……观 子美 到 夔州 以后诗,简易纯熟,无斧凿痕,信是如弹丸矣!”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易安 《声声慢》词……后闋又云:‘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
《文学报》1987.2.26:“全诗情随景移,开阖自如……又十分熨贴,没有斧凿之痕。”


国语词典

斧凿痕 [fǔ záo hén]

⒈ 比喻诗文绘画过于刻意经营,以致显得造作而不自然。

唐·韩愈〈调张籍〉诗:「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斧凿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口头话释义:⒈犹口语。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曲·拜月亭》:“予最爱《绣襦记》中《鹅毛雪》一折,皆乞儿家常口头话,鎔铸浑成,不见斧凿痕跡,可与古诗‘孔雀东南飞’、‘唧唧復唧唧’并驱。”参见“口语”。⒉指常挂在嘴边的话。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他们的口头话是说他的祖宗有团结力,有武力。”⒊指俗话。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这地方流传有一句口头话:‘招了女婿当长工。’”
    • 2.
      斧凿释义:⒈斧子和凿子。 ⒉用斧子和凿子加工,比喻雕琢诗文词句,使显得造作,不自然:斧凿痕。
    • 3.
      浑然天成释义: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 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 4.
      浑然自成释义: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 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同“浑然天成”。
斧凿痕是什么意思 斧凿痕读音 怎么读 斧凿痕,拼音是fǔ záo hén,斧凿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斧凿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