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施刑 施刑的意思
shīxíng

施刑

简体施刑
繁体
拼音shī xíng
注音ㄕ ㄒ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ī,(1) 实行。【组词】:施工。施政。设施。施展。施教(jiào )。施为(wéi)。施威。实施。措施(办法)。发号施令。(2) 用上,加工。【组词】:施肥。施粉。(3) 给予。【组词】:施礼。施诊。施恩。(4) 姓。

xíng,(1) 对犯罪的处罚。【组词】: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组词】:刑讯。受刑。刑具。

基本含义

进行刑罚,对犯罪者进行处罚

施刑的意思

施刑 [shī xíng]

1. 行刑。

施刑 引证解释

⒈ 行刑。

汉 桓宽 《盐铁论·论灾》:“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重禁祸之所自生,故其施刑极省。”

⒉ 弛刑,赦罪。亦指获赦者。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遣驃骑大将军 杜茂 将众郡施刑屯北边,筑亭候,修烽燧。”
李贤 注:“施,读曰‘弛’。弛,解也。 《前书音义》曰:‘谓有赦令,去其钳釱赭衣,谓之弛刑。’”


施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伏锧释义:亦作“伏质”。古代有腰斩的死刑,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鑕”。质,通“鑕”,砧。亦泛指被处死。《史记·张丞相列传》:“苍 坐法当斩,解衣伏质。”汉 班彪《王命论》:“勇如 信、布,强如 梁、籍,成如 王莽,然卒润鑊伏鑕,烹醢分裂。”唐 陈子昂《谢衣表》:“以其伏鑕之魂,更辱赐衣之宠。”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孙蕡陈遇》:“盖仕宦二十年,一禁繫,一从戎,四为下僚,仅一入史局,而不免伏鑕。”
    • 2.
      伤春释义:⒈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唐 司空曙《送郑明府贬岭南》诗:“青枫江色晚,楚 客独伤春。”唐 朱绛《春女怨》诗:“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明 高明《琵琶记·牛氏规奴》:“呀,老姥姥,你怎的説这话。惜春 年纪小,也怪他伤春不得。你年纪这般老大,也説这般伤春的话,成甚么样子!”清 龚自珍《西郊落花歌》:“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⒉旧指春日施刑,不顺天时,故谓之伤春。《旧唐书·于志宁传》:“令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窃案《左传》声子 曰:‘赏以春夏,刑以秋冬。’顺天时也。”
    • 3.
      修术释义:⒈同“脩术”。⒉实施刑名法术。
    • 4.
      决囚灯释义:亦作“决囚灯”。南唐 李后主 于佛前燃灯,以其明灭决定罪犯应否判处死刑,故称。元 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中:“曾景建《金陵百咏·决囚灯》诗云:‘五详三覆始施刑,明灭兰膏岂足凭。可惜当年杀 严续,无人为益决囚灯。’序云:‘后主 听死囚,然佛灯决之。囚家赂左右窃益膏油,輒得不死。’”
    • 5.
      刑剭释义:谓将有罪之贵族、大臣刑杀于户内,而不在市上施刑。《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刑剭,凶。”郑玄 注:“若三公倾覆王之美道,屋中刑之。”《新唐书·元载王缙等传赞》:“《易》称‘鼎折足,其刑剭’,谅哉!”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三:“王弼 注‘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以为沾濡之形也。盖 弼 不知古《易》形作刑,渥作剭。”按 王弼 本作“形渥”。明 刘基《刘仲璟长史传》:“今皇帝圣神嗣统,先生勋旧残孽,宜弗底刑剭。”
    • 6.
      刑拷释义:施刑拷问。
    • 7.
      噬肤释义:⒈施刑恰当。 ⒉比喻关系亲近。
    • 8.
      地匣释义:即匣床。旧时牢狱中的一种刑具。施刑时,囚犯仰卧其上,手足被紧紧夹住。
    • 9.
      婬刑释义:滥施刑罚。
    • 10.
      执刑释义:依法枪决死刑犯人;泛指实施刑事处罚。
    • 11.
      撒子释义:亦称“撒子角”。即桚子。一种刑具。用绳子穿着五条小木棍,施刑时套在指上收紧。
    • 12.
      法外施恩释义:施:施行,给予。 超越法律而给予恩惠。指宽大处理,免施刑罚。
    • 13.
      滥刑释义:过量的刑罚;任意判罪或施刑。
    • 14.
      脩术释义:实施刑名法术。
    • 15.
      酷吏释义:指滥施刑罚、残害人民的官吏。
    • 16.
      金木释义:⒈旧时施刑所用金属和木制刑具的总称。金属刑具如刀锯斧钺,木制刑具如捶楚桎梏等。⒉五行中的金与木。
    • 17.
      黩刑释义:滥施刑罚。

施刑(shi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施刑是什么意思 施刑读音 怎么读 施刑,拼音是shī xíng,施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施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