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相 [wài xiàng]
1. 谓在地方上主政者。
3. 指人显露于外的状貌。
外相 引证解释
⒈ 谓在地方上主政者。
引《晋书·陶侃传》:“士行 望非世族,俗异诸华,拔萃陬落之间,比肩髦儁之列,超居外相,宏总上流。”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一则二则,惟在大贤,外相内相,终当相屈。”
元 叶森 《<金楼子>序》:“早摄神州,晚居外相。”
⒉ 指人显露于外的状貌。
引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三折:“外相儿行户小可,就里最胸襟洒落。”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二折:“这婆娘外相儿真,就里哏,从然面搽红粉,是一箇油鬀髻吊客丧门。”
国语词典
外相 [wài xiàng]
⒈ 外在的容貌、形象。
引元·无名氏《替杀妻·第二折》:「这婆娘外相儿真,就里哏,从然面搽红粉,是一个油鬀髻吊客丧门。」
《红楼梦·第九回》:「这贾蔷外相既美,内性又聪明。」
近皮毛
外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条英机释义:(1884— 1948)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主要战犯。历任日本关东军宪兵司令、关东军参谋长、陆军大臣、日本军队参 谋总长、日本首相兼陆相、外相等。曾参加侵华战争,并参与发动太平洋战争。1948年11月由远东国际 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 2.
五脏合体释义:五脏合体即五脏合五体之意,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五脏与五体在生理和病理上内外相关联,五脏病变既可以反映在五体上,同时在对五体进行某些治疗也可以对相应脏腑起到作用。
- 3.
僭伪释义:⒈指越礼不轨之事。《后汉书·孔融传》:“是时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⒉旧指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宋书·武帝纪下》:“姦宄具歼,僭伪必灭。”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清赵翼《瓯北诗话·高青丘诗》:“独是张士诚有浙右时,羣彦多受其宫,青邱独屏居吴淞江上,其不仕僭伪,已有卓识。”白寿彝《谈史学遗产》:“《通鉴纲目》强调正统,就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专拥护某一皇朝的统治,而对于反对这种统治的政治力量一概称作‘僭伪’。”
- 4.
僭僞释义:⒈指越礼不轨之事。 《后汉书·孔融传》:“是时 荆州 牧 刘表 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⒉旧指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宋书·武帝纪下》:“姦宄具歼,僭伪必灭。”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清 赵翼《瓯北诗话·高青丘诗》:“独是 张士诚 有 浙右 时,羣彦多受其宫,青邱 独屏居 吴淞江 上,其不仕僭伪,已有卓识。”白寿彝《谈史学遗产》:“《通鉴纲目》强调正统,就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专拥护某一皇朝的统治,而对于反对这种统治的政治力量
- 5.
关内释义:指与关外相对而言的地区。参见〔关外〕
- 6.
居业释义:⒈保有功业。 《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 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脩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⒉产业,家业。《后汉书·桥玄传》:“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殯,当时称之。”《魏书·罗结传》:“年一百一十,詔听归老,赐 大寧 东川以为居业,并为筑城,即号 罗侯城,至今犹存。”⒊定居立业。清 刘大櫆《中书舍人程君墓志铭》:“其贤 居业 扬州 之 邵埭,君因占籍 江都,为 江都 学博士。”
- 7.
期约释义:⒈约定共同信守的事项。《六韬·敌强》:“中外相应,期约皆当。”《后汉书·南匈奴传》:“宜令 续 深沟高壁,以恩信招降,宣示购赏,明其期约。”唐 韩愈《送区册序》:“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清 袁枚《新齐谐·鬼买缺》:“此缺尚隔年月,此时不过预定期约耳。”⒉约期;约会。南唐 冯延巳《思越人》词:“春睡着,觉来失秋千期约。”宋 晏几道《醉落魄》词:“对酒当歌寻思著。月户星窗,多少旧期约。”《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那晚,张远 先去期约 阮三。”
- 8.
流内释义:隋 时对九品至一品官的通称。与流外相对而言。唐 宋 沿袭此制,吏部铨选亦有流内、流外之分。《通典·职官一》:“隋 置九品,品各有从。自四品以下,每品分为上下,凡三十阶,自太师始焉,谓之流内。流内自此始焉……大 唐 自流内以上并因 隋 制。”《隋书·刑法志》:“合赎者,谓流内官及爵秩比视、老小阉痴并过失之属。”《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命户部尚书 温仲舒、右丞 向敏中 与吏部流内銓注拟选人。”
- 9.
焚草释义:⒈焚烧茅草。⒉烧掉奏稿,以示谨密。⒊据《隋书·宇文化及传》载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时,司马德戡曾集兵城内举火与城外相应,隋炀帝闻声问是何事,裴虔通伪称:“草坊被焚,外人救火,故喧嚣耳。”炀帝信以为真,未加提防,遂被杀。史称此次兵变为“焚草之变”。
- 10.
班朝释义:谓整肃朝班。 《礼记·曲礼上》:“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孔颖达 疏:“班,次也;朝,朝廷也。次谓司士正朝仪之位次也。”南朝 宋 谢庄《上封禅仪注疏》:“重以班朝待典,饰令详仪。”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一:“天聪 六年,行新定朝仪;崇德 元年,行太庙荐新礼……八年,定内外相见礼,此我朝班朝肃庙之始。”
- 11.
相谤释义:互相诽谤。 《左传·襄公六年》:“宋 华弱 与 乐轡 少相狎,长相优,又相谤也。”汉 刘向《说苑·政理》:“不内相教而外相谤者,是谓不足亲也。”
- 12.
真吾释义:实的的我。谓脱去外相的本质的我。
- 13.
终曲释义:濡:沾湿;沫:唾沫。相:外相。濡以沫,用水沫沾湿身体。原意为保持鱼的外相,要用水沫沾湿鱼的身体。传统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 14.
腹疾释义:腹泻等肠胃病。《左传·宣公十二年》:“河 鱼腹疾奈何?”汉 应劭《风俗通·皇霸·三皇》:“燧人 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復腹疾。”《南史·吴明彻传》:“明彻 令军中益修攻具,又遏 肥水 灌城,城中苦湿,多腹疾,手足皆肿,死者十六七。”唐 李商隐《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不去因寄》诗:“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 15.
苞容释义:包容;容纳。 苞,通“包”。《晋书·姚兴载记上》:“兴 留心政事,苞容广纳,一言之善,咸见礼异。”唐 韩愈《答李秀才书》:“元宾 行峻洁清,其中狭隘,不能苞容。”《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峻 与 胤 虽内不沾洽,而外相苞容,进 胤 爵 高密侯,共事如前。”
- 16.
荣卫释义:⒈营卫,保卫。⒉中医学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荣气行于脉中,属阴,卫气行于脉外,属阳。荣卫二气散布全身,内外相贯,运行不已,对人体起着滋养和保卫作用。⒊泛指气血、身体。
- 17.
说泛释义:说动。《西游记》第五八回:“我前年请他去时,先在洞门外相见;后被我説泛了他,他就跳下,去洞里换衣来时,我看见他将身往水里一钻。”
- 18.
逾龄释义:犹超龄。王晓籁《得天花前抗建录》:“及夏,入公民训练团,组织特别班,为市民倡,专为逾龄者而特设。”谷风《加勒比海上的黄昏》:“这就不容许首相不追想到十五年前,也正是他的外相任内,为了急于得到五十艘逾龄的驱逐舰,以应付当时日益严重的潜艇战。”
- 19.
驯致释义:亦作“驯至”。 逐渐达到;逐渐招致。《易·坤》:“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唐 白居易《策项一》:“则大平之风,大同之俗,可从容而驯致矣。”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明史·兵志一》:“驯至末造,尺籍久虚,行伍衰耗。”《明史·李汝华传》:“岁比不登,意常主宽恤,独加赋之议不能力持,驯致万方虚耗,内外交訌。”郭沫若《青年哟人类的春天》:“青年人在这种管束之下,有的不自觉地便驯致颓唐。”沙汀《困兽记》五:“然而,虽然知道她对于离婚冷淡,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