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恭人释义:⒈宽厚谦恭的人。《诗·小雅·小宛》:“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晋 卢谌《赠刘琨》诗:“温温恭人,慎终如初。”⒉古时命妇封号之一。宋徽宗 政和 三年定制,中散大夫至中大夫之妻封恭人,亦为 元 六品、明 清 四品官员之妻的封号。如系赠封母或祖母,则称太恭人。又 清 制:宗室之奉恩将军妻亦封恭人。后多用作对官员妻子的尊称。《水浒传》第三二回:“我看这娘子説来,是个朝廷命官的恭人。”《清平山堂话本·李元吴江救朱蛇》:“王安 辞了本官,不一日,至 陈州,参见恭人,呈上家书。”
- 2.
慎终释义:⒈事情开始时就慎重考虑后果。指谨慎从事。⒉居丧尽礼。《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3.
慎终思远释义:终:人死;慎终:居丧能遵守礼法;远:指祖先。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 4.
慎终承始释义: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同“慎终如始”。
- 5.
慎终若始释义: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同“慎终如始”。
- 6.
潘杨释义:《文选·潘岳〈杨仲武诔〉》:“既藉三叶世亲之恩,而子之姑,余之伉儷焉…… 潘 杨 之穆,有自来矣,矧乃今日慎终如始。”吕延济 注:“谓 岳 父与 仲武 祖旧相知好,况今日我与 仲武 顺祖父之好如始也。”后因以为典,代指姻亲交好关系。南朝 梁 沉约《奏弹王源》:“潘 杨 之睦,有异於此。”唐 卢照邻《哭明堂裴主簿》诗:“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潘 杨 称代穆,秦 晋 忝姻连。”宋 刘克庄《沁园春·林卿得女》词:“好逑不数 潘 杨,占梦者曾言大秤量。”
- 7.
畴庸释义:⒈谓选贤任用。语出《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孔 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唐 张九龄《谢中书侍郎状》:“此职择才,十年虚位,以卿达识,所以畴庸。”⒉酬报功劳。畴,通“酬”。《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五侯外戚,且非旧章,而臣之所附,唯在恩泽。既义异畴庸,实荣乖儒者。”李周翰 注:“畴,酬;庸,功也。”《梁书·孔休源传》:“慎终追远,歷代通规,褒德畴庸,先王令典。”唐 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孤锋直进,九种於是克清;疋马横行,三 韩 由其殄
- 8.
败事释义:⒈失败的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 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事成,乃授 子大叔 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老子》:“慎终如始,则无败事。”⒉败坏事情。《管子·霸言》:“彊国少,合少以攻大、以图王……彊国少而施霸道者,败事之谋也。”⒊失败。《汉书·东方朔传》:“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损耗五穀,是其不可一也。”《明史·史孟麟传》:“即使败事,亦罪有所归。”
- 9.
追终释义:犹言慎终追远。谓居丧尽礼,祭祀至诚。
- 10.
追远释义:⒈祭祀尽虔诚,以追念先人。 《论语·学而》:“慎终追远。”邢昺 疏:“追远者,远谓亲终既葬,日月已远也,孝子感时念亲,追而祭之,尽其敬也。”《南史·后妃传上·宋孝武昭路太后》:“又詔述太后恩慈,特齐衰三月,以申追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上一个‘祭’字是祭祖宗,是追远的意思。”⒉追念前贤。汉 班昭《东征赋》:“入 匡 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宋书·王僧达传》:“生平素念,愿闲衡庐,先朝追远之恩,早见荣齿。”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闻之,使人追远之心,油然而生。”
- 11.
追远慎终释义:犹言慎终追远。
- 12.
重终释义:慎终。旧时指对丧事能尽礼节。
- 13.
鲁语释义:⒈宋 时 蜀 人用以称中原语音。宋 范成大《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诗:“耳畔逢人无鲁语,鬢边随我是 吴 霜。”自注:“蜀 人乡音极难解,其为 京洛 音,輒谓之‘虏语’。或是僭伪时以中国自居,循习至今不改也,既又讳之,改作‘鲁语’。”宋 范成大《送同年朱师古》诗:“遥知梦境尚京尘,哑咤满船闻鲁语。”自注:“蜀 人以中原语音为鲁语。”⒉指《论语》。金 王若虚《王氏先茔之碑》:“追远之説,鲁 语存焉。”按,《论语·学而》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