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正 大正的意思
zhèng

大正

简体大正
繁体
拼音dà zhèng
注音ㄉㄚˋ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不偏不倚。

大正的意思

大正 [dà zhèng]

1. 中正。

2. 官名。

4. 太白星的别名。

大正 引证解释

⒈ 中正。

《易·大畜》:“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
明 高启 《送张进士会试》诗:“坐令王纲復大正,乾枢共仰天中旋。”

⒉ 官名。

《书·冏命》:“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羣僕侍御之臣。”
蔡沉 集传:“大正,太僕正也。”
《逸周书·尝麦》:“是月,王命大正正刑书。”
朱右曾 校释:“大正,盖司寇也。”

⒊ 太白星的别名。

《史记·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太白” 张守节 正义引《天官占》:“太白者……一名大正。”

⒋ 用兵征伐。

《书·武成》:“惟有道,曾孙 周王发,将有大正于 商。”
孔 传:“大正,以兵征之也。”


国语词典

大正 [dà zhèng]

⒈ 中正。

《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后主禅传》:「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

⒉ 日本嘉仁天皇的年号(西元1912~1926)​。为日本第一百二十三代天皇,明治天皇第三子,在位十四年。


大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侍御释义:⒈侍奉(君王)。《书·冏命》:“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羣僕侍御之臣。”《史记·乐毅列传》:“今足下使人数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宋 苏辙《梁惟简供备库使诰》:“朕惟崇庆,日总万机,号令所至,泽遍海内。况其左右侍御之臣,朝夕执事之劳,而有不被其赐者乎?”《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礼部官见了 玉英 这个容仪,已是万分好了。但祇年纪幼小,恐不諳侍御,发回寧家。”⒉侍奉君王的人。《书·冏命》:“昔在 文 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僕从,
    • 2.
      大中释义:《易·大有》:“《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 ”王弼 注:“处尊以柔,居中以大。”高亨 注:“象大臣处於尊贵之位,守大正之道。”后以“大中”指无过与不及的中正之道。
    • 3.
      时差释义:⒈平太阳时和真太阳时的差。一年之中时差是不断改变的,最大正值是+14分24秒,最大负值是-16分24秒,有四次等于零。参见〖太阳时〗。⒉不同时区之间的时间差别。
    • 4.
      素情释义:⒈平素的心愿;内心的真情。 《后汉书·列女传·阴瑜妻》:“﹝ 荀采 ﹞谓左右曰:‘我本立志与 阴氏 同穴,而不免逼迫,遂至於此,素情不遂,奈何?’”《三国志·魏志·荀彧荀攸等传论》“荀彧 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及至霸业既隆,翦 汉 迹著,然后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於当年,布诚心於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⒉犹旧交,旧情。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於是有忘素情之绸叹,或睚眥而不思。”明 李贽《初潭集·君臣二》:“向柳 与 袁太尉、徐司空、颜杨州
    • 5.
      羣仆释义:众臣仆。 《书·冏命》:“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羣僕侍御之臣。”孔颖达 疏:“案《周礼》,太驭中大夫而下,有戎僕、齐僕、道僕、田僕。”蔡沉 集传:“羣僕,谓祭僕、隶僕、戎僕、齐僕之类。”《孔子家语·入官》:“邇臣便辟者,羣僕之伦也。”
    • 6.
      连延释义:⒈亦作“连莚”。 连续;绵延。《文选·枚乘<七发>》:“沋沋湲湲,蒲伏连延。”李善 注:“连延,相续貌。”唐 元稹《竞舟》诗:“连延数十日,作业不復忧。”宋 赞宁《宋高僧传·感通三·义师》:“其夜市火连莚而燎,唯所截簷屋数閒存焉。”范祥雍 校:“连莚,扬州 本、大正 本‘莚’作‘延’。按莚、延同音通借。”王西彦《古屋》第三部二:“我的眼睛投向窗外,那里是灰白色的天,连延不绝的雨点和檐溜。”⒉犹结交。唐 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我昔鬭鸡徒,连延 五陵 豪。”⒊犹拖延。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二:“又念
    • 7.
      鸿谠释义:宏大正直。

大正(da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正是什么意思 大正读音 怎么读 大正,拼音是dà zhèng,大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