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 [jīn xī]
1. 现在和过去。
例不知今昔是何年。
今昔对比。
英[the present and the past;]
今昔 引证解释
⒈ 昨夜。
引《吕氏春秋·博志》:“尹儒 反走,北面再拜曰:‘今昔臣梦受之。’”
《史记·龟策列传》:“今昔壬子, 宿 在 牵牛。”
司马贞 索隐:“今昔,犹昨夜也。以今日言之,谓昨夜为今昔。”
⒉ 现在与过去。
引唐 韩愈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诗》:“乐我盛明朝,於焉傲今昔。”
宋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此是説光景,一友叙今昔异同。”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便是把他惹翻了,今昔情形不同,也不怕他远走高飞,拿刀动杖。”
⒊ 往昔;过去。
引明 刘基 《忆秦娥》词:“繁华过眼成今昔,沧波浩渺空潮汐。”
国语词典
今昔 [jīn xī]
⒈ 现在与过去。
引唐·韩愈〈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乐我盛明朝,于焉傲今昔。」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今昔情形不同,也不怕他远走高飞,拿刀动杖。」
今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今向释义:今昔,今古。
- 2.
今昔释义:现在和过去:通过今昔对比,我们更加热爱新社会。
- 3.
今曏释义:今昔,今古。
- 4.
减衰释义:亦作“减衰”。下降,衰退。郭沫若《<屈原赋>今译·屈原简述二》:“他虽然和我们相隔了两千多年……但我们假如把他的诗歌翻成现代语或外文,他的感动力依然没有减衰。”郭沫若《今昔集·中国战时的文学与艺术》:“随着战争的长期化,初期的刺激性减衰了。”
- 5.
悲慨释义:悲伤感慨。 晋 王羲之《又与殷浩书》:“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能不痛心悲慨也!”宋 刘克庄《水调歌头·游蒲涧追和崔菊坡韵》词序:“后二十五年,奉使 岭 外,拜公祠像,俯仰今昔,輒和公所作《水调歌头》,以寓悲慨云。”何其芳《画梦录·独语》:“绝顶登高,谁不悲慨的一长啸呢?”
- 6.
惮劳释义:怕苦怕累。 《左传·哀公二十年》:“今君在难,无恤 不敢惮劳。”《晋书·苻坚载记下》:“天生蒸庶,树之君者,所以除烦去乱,安得惮劳?”清 李渔《怜香伴·请封》:“大王有命,微臣不敢惮劳。”郭沫若《今昔集·题画记》:“忧先天下人,为牺何惮劳?”
- 7.
担荷释义:⒈肩挑背负。《管子·小匡》:“今夫商羣萃而州处,观凶饥,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輅马,以周四方。”⒉引申为担负的重物。汉 严忌《哀时命》:“负担荷以丈尺兮,欲伸腰而不可得。”⒊承当。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女子为天生之人,即当同担荷天下之事者也。”⒋承受的压力或担负的责任。明 李贽《复周柳塘书》:“若特地出来,要扶纲常,立人极,继往古,开群蒙,有如许担荷,则一言之失,乃四海之所观听,一行之谬,乃后生小子之所效尤,岂易放过乎?”郭沫若《今昔集·致木刻工作者》:“
- 8.
构衅释义:⒈构成衅隙;结怨。《北史·杨昱传》:“太后问状,昱 具对 元氏 构衅之端,言至哀初。”《花月痕》第十二回:“其实 士规 不自构衅,荷生 那里认得这个 士规 大名。”郭沫若《今昔集·世界大战的归趋》:“日 寇平时所仰给的是 美国 汽油,与 美国 构衅之后,这项供给当然会断绝。”⒉搆釁:亦作“搆衅”。制造争端。《南史·梁武陵王纪传》:“圆照 字 明周 ……帝特爱 纪,故遣以副 纪。纪 之搆衅,悉其谋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金声、程元、赵孝 搆衅无端,各行杖警。”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肃顺专款》:“
- 9.
濮议释义:宋仁宗 无嗣,死后以 濮安懿王 允让 之子 赵曙 继位,是为 宋英宗。 即位次年(治平 二年),诏议崇奉生父 濮王 典礼。侍御史 吕诲、范纯仁、吕大防 及 司马光 等力主称 仁宗 为皇考,濮王 为皇伯,而中书 韩琦、欧阳修 等则主张称 濮王 为皇考。英宗 因立 濮王 园陵,贬 吕诲、吕大防、范纯仁 三人出外。旧史称之为“濮议”。后亦借指朝中的争议。清 田雯《碧峣书院歌吊杨升庵先生》:“程朱 正论臣所执,今昔 濮 议谁斟量?”
- 10.
相谋释义:互相商量。 《韩诗外传》卷四:“有无相贷,饮食相召,嫁娶相谋,渔猎分得,仁恩施行,是以其民和亲而相好。”宋 叶适《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踞(吴踞)、安世(项安世)不相谋也,检校若合符,人不素定乎?”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所以到了 秦 汉 时代,尽管南北分裂将近一千年,各不相谋的发展着,而那个时代的 中国 却是做到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地步。”
- 11.
矜奇立异释义:犹言标新立异。林纾《<慎宜轩文集>序》:“﹝ 叔節 ﹞所著《慎宜軒文》若干篇,氣專而寂,澹宕而有致,不矜奇立異,而言皆衷於名理。”《大马扁》第一回:“康有爲 要擺自己架子,不免矜奇立異。”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我现在说这个话,或许有人以为矜奇立异。”
- 12.
穷年屡月释义:犹穷年累世。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这个斗争非常剧烈,从甲骨文上可以看到穷年屡月的大战。”
- 13.
缪斯释义:亦作“繆思”。[希腊Mousai,英Muse] 希腊 神话中的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都是主神 宙斯 和记忆女神的女儿。其中 克利俄 管历史,欧忒耳珀 管音乐与诗歌,塔利亚 管喜剧,墨尔波墨涅 管悲剧,忒耳西科瑞 管舞蹈,埃拉托 管抒情诗,波吕许尼亚 管颂歌,乌拉尼亚 管天文,卡利俄珀 管史诗。泛指女神。郭沫若《今昔集·中国战时的文学与艺术》:“自然,在进行着侵略的国家,它也可以而且必须驱策着它的作家们去讴歌侵略,粉饰兽性,使 缪思 成为一群兽首人身,或人首兽身的怪物。”《花城》1981年第5期:“她应
- 14.
详赡释义:⒈充盈饱满。 《梁书·萧确传》:“确 每临阵对敌,意气详赡,带甲据鞍,自朝及夕,驰骤往返,不以为劳。”⒉详细丰富;详细充实。宋 陆游《施司谏注东坡诗序》:“近世有 蜀 人 任渊,尝註 宋子京、黄鲁直、陈无己 三家诗,颇称详赡。”《明史·文苑传三·王慎中》:“壮年废弃,益肆力古文,演迤详赡,卓然成家,与 顺之 齐名。”郭沫若《今昔集·钓鱼城访古》:“《县志》内容甚为详赡。”
- 15.
贞元朝士释义:唐 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诗:“曾随 织女 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休唱 贞元 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刘 在 贞元 中任郎官御史,后坐 王叔文 党贬逐,历二十馀年,始以太子宾客再入朝,感念今昔,故有是语。后诗文中多用以为典。宋 楼钥《曹工部挽词》:“齐 国世臣少,贞元 朝士稀。”元 张可久《寨儿令·鉴湖即事》曲:“问太平风景如何?嘆 贞元 朝士无多。”清 黄宗羲《陈定生先生墓志铭》:“讫今四十年,贞元 朝士无多,劫尘冷落。”
- 16.
边僻释义:边远偏僻。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绪言:“不为边僻洞穴生番獠蛮之人,而为数千年文明国土之人。”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而且所遇着的敌国又是生活在边僻的 陕西 的 秦国。”
- 17.
销沉释义:⒈犹消沉。 谓衰退没落。《北齐书·文宣帝纪》:“《礼》云《乐》云,销沉俱振。”金 元好问《颍水》诗:“胜概销沉几今昔,中年登览足裴哀。”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儒学统一云者,他学销沉之义也。”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各样同盟于是暂别,喊声于是低微,运动于是销沉,刊物于是中辍。”⒉指使衰退没落。李大钊《民彝与政治》:“錮蔽其聪明,夭閼其思想,销沉其志气,桎梏其灵能。”⒊消逝,消失。唐 杜牧《登乐游原》诗:“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元 王学文《绮寮怨》词:“当
- 18.
风候释义:⒈风物气候,亦偏指气候。 唐 王勃《春思赋》:“蜀川 风候隔 秦川,今年节物异常年。”唐 白居易《与微之书》:“江州 风候稍凉,地少瘴癘。”清 黄景仁《舟夜寒甚排闷为此》诗:“春江异风候,今昔变炎凉。”李广田《雀蓑记·山水》:“他们常常想到些远方的风候,或者是远古的事物,那是梦想,也就是梦忆。”⒉时节;时令。唐 刘禹锡《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诗:“鹰至感风候,霜餘变林麓。”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而 嶠南 风候素乖伪,至是殊正。”明 苏祐《九日》诗:“落木惊风候,淹留感岁华。”⒊风向。五代 王仁裕
- 19.
鼻准释义:鼻尖;鼻梁。元 杨载《梦读退之诗颇奇诡已觉记其大旨作此篇》:“哀音起空洞,令人鼻準酸。”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所蓄犬,忽人立怒号,两爪抱持啮妇面,裂其鼻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大约这个人的年纪,总在二十以外了;鷄蛋脸儿,两颧上现出几点雀斑,搽了粉也盖不住,鼻準上及两旁,又现出许多粉刺。”郭沫若《今昔集·日本民族发展概况》:“这里 阿里安 人种,眼色蔚蓝,鼻准高,多毛。”
今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今向释义:今昔,今古。
- 2.
今昔释义:现在和过去:通过今昔对比,我们更加热爱新社会。
- 3.
今曏释义:今昔,今古。
- 4.
减衰释义:亦作“减衰”。下降,衰退。郭沫若《<屈原赋>今译·屈原简述二》:“他虽然和我们相隔了两千多年……但我们假如把他的诗歌翻成现代语或外文,他的感动力依然没有减衰。”郭沫若《今昔集·中国战时的文学与艺术》:“随着战争的长期化,初期的刺激性减衰了。”
- 5.
悲慨释义:悲伤感慨。 晋 王羲之《又与殷浩书》:“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能不痛心悲慨也!”宋 刘克庄《水调歌头·游蒲涧追和崔菊坡韵》词序:“后二十五年,奉使 岭 外,拜公祠像,俯仰今昔,輒和公所作《水调歌头》,以寓悲慨云。”何其芳《画梦录·独语》:“绝顶登高,谁不悲慨的一长啸呢?”
- 6.
惮劳释义:怕苦怕累。 《左传·哀公二十年》:“今君在难,无恤 不敢惮劳。”《晋书·苻坚载记下》:“天生蒸庶,树之君者,所以除烦去乱,安得惮劳?”清 李渔《怜香伴·请封》:“大王有命,微臣不敢惮劳。”郭沫若《今昔集·题画记》:“忧先天下人,为牺何惮劳?”
- 7.
担荷释义:⒈肩挑背负。《管子·小匡》:“今夫商羣萃而州处,观凶饥,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輅马,以周四方。”⒉引申为担负的重物。汉 严忌《哀时命》:“负担荷以丈尺兮,欲伸腰而不可得。”⒊承当。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女子为天生之人,即当同担荷天下之事者也。”⒋承受的压力或担负的责任。明 李贽《复周柳塘书》:“若特地出来,要扶纲常,立人极,继往古,开群蒙,有如许担荷,则一言之失,乃四海之所观听,一行之谬,乃后生小子之所效尤,岂易放过乎?”郭沫若《今昔集·致木刻工作者》:“
- 8.
构衅释义:⒈构成衅隙;结怨。《北史·杨昱传》:“太后问状,昱 具对 元氏 构衅之端,言至哀初。”《花月痕》第十二回:“其实 士规 不自构衅,荷生 那里认得这个 士规 大名。”郭沫若《今昔集·世界大战的归趋》:“日 寇平时所仰给的是 美国 汽油,与 美国 构衅之后,这项供给当然会断绝。”⒉搆釁:亦作“搆衅”。制造争端。《南史·梁武陵王纪传》:“圆照 字 明周 ……帝特爱 纪,故遣以副 纪。纪 之搆衅,悉其谋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金声、程元、赵孝 搆衅无端,各行杖警。”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肃顺专款》:“
- 9.
濮议释义:宋仁宗 无嗣,死后以 濮安懿王 允让 之子 赵曙 继位,是为 宋英宗。 即位次年(治平 二年),诏议崇奉生父 濮王 典礼。侍御史 吕诲、范纯仁、吕大防 及 司马光 等力主称 仁宗 为皇考,濮王 为皇伯,而中书 韩琦、欧阳修 等则主张称 濮王 为皇考。英宗 因立 濮王 园陵,贬 吕诲、吕大防、范纯仁 三人出外。旧史称之为“濮议”。后亦借指朝中的争议。清 田雯《碧峣书院歌吊杨升庵先生》:“程朱 正论臣所执,今昔 濮 议谁斟量?”
- 10.
相谋释义:互相商量。 《韩诗外传》卷四:“有无相贷,饮食相召,嫁娶相谋,渔猎分得,仁恩施行,是以其民和亲而相好。”宋 叶适《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踞(吴踞)、安世(项安世)不相谋也,检校若合符,人不素定乎?”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所以到了 秦 汉 时代,尽管南北分裂将近一千年,各不相谋的发展着,而那个时代的 中国 却是做到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地步。”
- 11.
矜奇立异释义:犹言标新立异。林纾《<慎宜轩文集>序》:“﹝ 叔節 ﹞所著《慎宜軒文》若干篇,氣專而寂,澹宕而有致,不矜奇立異,而言皆衷於名理。”《大马扁》第一回:“康有爲 要擺自己架子,不免矜奇立異。”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我现在说这个话,或许有人以为矜奇立异。”
- 12.
穷年屡月释义:犹穷年累世。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这个斗争非常剧烈,从甲骨文上可以看到穷年屡月的大战。”
- 13.
缪斯释义:亦作“繆思”。[希腊Mousai,英Muse] 希腊 神话中的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都是主神 宙斯 和记忆女神的女儿。其中 克利俄 管历史,欧忒耳珀 管音乐与诗歌,塔利亚 管喜剧,墨尔波墨涅 管悲剧,忒耳西科瑞 管舞蹈,埃拉托 管抒情诗,波吕许尼亚 管颂歌,乌拉尼亚 管天文,卡利俄珀 管史诗。泛指女神。郭沫若《今昔集·中国战时的文学与艺术》:“自然,在进行着侵略的国家,它也可以而且必须驱策着它的作家们去讴歌侵略,粉饰兽性,使 缪思 成为一群兽首人身,或人首兽身的怪物。”《花城》1981年第5期:“她应
- 14.
详赡释义:⒈充盈饱满。 《梁书·萧确传》:“确 每临阵对敌,意气详赡,带甲据鞍,自朝及夕,驰骤往返,不以为劳。”⒉详细丰富;详细充实。宋 陆游《施司谏注东坡诗序》:“近世有 蜀 人 任渊,尝註 宋子京、黄鲁直、陈无己 三家诗,颇称详赡。”《明史·文苑传三·王慎中》:“壮年废弃,益肆力古文,演迤详赡,卓然成家,与 顺之 齐名。”郭沫若《今昔集·钓鱼城访古》:“《县志》内容甚为详赡。”
- 15.
贞元朝士释义:唐 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诗:“曾随 织女 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休唱 贞元 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刘 在 贞元 中任郎官御史,后坐 王叔文 党贬逐,历二十馀年,始以太子宾客再入朝,感念今昔,故有是语。后诗文中多用以为典。宋 楼钥《曹工部挽词》:“齐 国世臣少,贞元 朝士稀。”元 张可久《寨儿令·鉴湖即事》曲:“问太平风景如何?嘆 贞元 朝士无多。”清 黄宗羲《陈定生先生墓志铭》:“讫今四十年,贞元 朝士无多,劫尘冷落。”
- 16.
边僻释义:边远偏僻。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绪言:“不为边僻洞穴生番獠蛮之人,而为数千年文明国土之人。”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而且所遇着的敌国又是生活在边僻的 陕西 的 秦国。”
- 17.
销沉释义:⒈犹消沉。 谓衰退没落。《北齐书·文宣帝纪》:“《礼》云《乐》云,销沉俱振。”金 元好问《颍水》诗:“胜概销沉几今昔,中年登览足裴哀。”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儒学统一云者,他学销沉之义也。”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各样同盟于是暂别,喊声于是低微,运动于是销沉,刊物于是中辍。”⒉指使衰退没落。李大钊《民彝与政治》:“錮蔽其聪明,夭閼其思想,销沉其志气,桎梏其灵能。”⒊消逝,消失。唐 杜牧《登乐游原》诗:“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元 王学文《绮寮怨》词:“当
- 18.
风候释义:⒈风物气候,亦偏指气候。 唐 王勃《春思赋》:“蜀川 风候隔 秦川,今年节物异常年。”唐 白居易《与微之书》:“江州 风候稍凉,地少瘴癘。”清 黄景仁《舟夜寒甚排闷为此》诗:“春江异风候,今昔变炎凉。”李广田《雀蓑记·山水》:“他们常常想到些远方的风候,或者是远古的事物,那是梦想,也就是梦忆。”⒉时节;时令。唐 刘禹锡《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诗:“鹰至感风候,霜餘变林麓。”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而 嶠南 风候素乖伪,至是殊正。”明 苏祐《九日》诗:“落木惊风候,淹留感岁华。”⒊风向。五代 王仁裕
- 19.
鼻准释义:鼻尖;鼻梁。元 杨载《梦读退之诗颇奇诡已觉记其大旨作此篇》:“哀音起空洞,令人鼻準酸。”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所蓄犬,忽人立怒号,两爪抱持啮妇面,裂其鼻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大约这个人的年纪,总在二十以外了;鷄蛋脸儿,两颧上现出几点雀斑,搽了粉也盖不住,鼻準上及两旁,又现出许多粉刺。”郭沫若《今昔集·日本民族发展概况》:“这里 阿里安 人种,眼色蔚蓝,鼻准高,多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