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鬼怪 鬼怪的意思
guǐguài

鬼怪

简体鬼怪
繁体
拼音guǐ guài
注音ㄍㄨㄟˇ ㄍㄨ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ǐ,(1) 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组词】:鬼魂。鬼魅。鬼蜮(①鬼怪;②阴险害人的)。(2) 阴险,不光明。【组词】:鬼话。鬼黠。鬼胎。(3) 对人的蔑称或憎称。【组词】:酒鬼。烟鬼。鬼子。吝啬鬼。(4) 恶劣,糟糕(限做定语)。【组词】:鬼天气。(5) 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组词】:鬼精灵。(6) 表示爱昵的称呼。【组词】:小鬼。机灵鬼。(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guài,(1) 奇异,不平常。【例句】:怪诞(离奇古怪)。怪事。怪物。怪讶。怪圈(quān )。怪话。怪异。奇形怪状。(2) 惊奇。【组词】:大惊小怪。怪不得。(3) 传说中的妖魔之类。【组词】:鬼怪。妖怪。(4) 性情乖僻或行为异样的人。【例句】:怪癖(古怪的癖好)。怪僻(古怪)。(5) 很,非常。【例句】:怪好的天气。(6) 怨,责备。【组词】:不怪你。怪罪。怪怨。

基本含义

形容神秘可怕、难以理解或超出常规的事物或现象。

鬼怪的意思

鬼怪 [guǐ guài]

1. 鬼魅妖怪。比喻恶人或小人。

扫除一切妖魔鬼怪。

[ghosts and monsters;]

鬼怪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鬼恠”。

⒉ 神奇莫测。一本作“鬼怪”。

《楚辞·远游》:“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怪。”
王夫之 通释:“鬼怪,阴魄鍊尽,形变不测,所谓太阴鍊形也。”
一本作“鬼恠”。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遂乃气穆肃而神奔,骨窈窈而鬼恠。”

⒊ 鬼与妖怪。

《后汉书·栾巴传》:“郡土多山川鬼怪,小人常破貲产以祈祷。”
唐 韩愈 《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不信常道,而务鬼怪,临死乃悔。”
清 李渔 《奈何天·醉卺》:“难道我好好一个妇人,竟与鬼怪做亲不成!”

⒋ 犹鬼点子,鬼花样。

欧阳予倩 《买卖》:“你的鬼怪实在太多了。哥哥为甚么也不对我说?”


国语词典

鬼怪 [guǐ guài]

⒈ 鬼和怪物。

如:「妖魔鬼怪」。

鬼魅

⒉ 比喻小人或邪恶的势力。

《楚辞·屈原·远游》:「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怪。」


鬼怪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神仙释义:⒈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可以超脱尘世,长生不老。⒉比喻能预料或猜透事情的人。⒊比喻逍遥自在、毫无拘束和牵挂的人。

鬼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肥八瘦释义:形容胖瘦不一。 《西游记》第九一回:“又见那七长八短,七肥八瘦的大大小小妖精,都是些牛头鬼怪,各执枪棒。”
    • 2.
      上仙释义:⒈亦作“上仙”。成仙;登仙。《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僊,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唐 牛僧孺《玄怪录·杜子春》:“向使子无噫声,吾之药成,子亦上仙矣。”明 陈继儒《虎荟》卷二:“天宝 中,緱氏县 太子陵 仙鹤观,每年九月三日夜,即有道士一人上仙。”郑泽《七夕赴城》诗:“自昔悲尘世,由来有上僊。”⒉死亡的婉词。多指帝王。《旧唐书·郑颢传》:“不数日,宣宗 不豫,废朝会,及宫车上僊,方悟其事。”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仁宗 不悦,即时回輦,翌日上仙,而 英宗 登极。”⒊道家分天上仙人为九等
    • 3.
      上半截释义:上半段;前半部分。《水浒传》第四二回:“那大汉上半截不着一丝,露出鬼怪般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路旁有棵多年的乾老树,那老树上半截,剩了一个梢儿活着,下半截都空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我又问了 继之 他所谈的上半截,方才知道是 苟才 那年带了大儿子到 杭州 去就亲,听来的一段故事。”
    • 4.
      两体释义:犹两形。 《宋书·五行志五》:“晋惠帝 光熙 元年,会稽 谢真 生子,大头有鬢,两蹠反向上,有男女两体。生便作丈夫声,经日死。”明 沉德符《野获编·鬼怪·人痾》:“旧传貍有两体,其年久者能变幻惑人,遇男则牝,遇女则牡,今京师有此妖。”参见“两形”。
    • 5.
      中邪释义:迷信的人指被鬼怪迷住而言行反常。
    • 6.
      为鬼为魅释义:为:作为;魅:传说中的鬼怪。指象鬼魅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 7.
      作崇释义:1、鬼怪妖物害人。2、人或某种因素作怪、捣乱。
    • 8.
      作怪释义:迷信的人指鬼怪害人,比喻坏人或坏思想捣乱,起破坏作用:兴妖作怪。
    • 9.
      借胎释义:迷信说法,谓神仙鬼怪为某一目的而借人的肉身降生世间。
    • 10.
      傩舞释义:古代举行大傩仪式时所跳的舞。 源于原始巫舞,为 中国 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舞者头戴面具,手执戈盾斧剑等兵器,作驱赶扑打鬼怪之状。参阅《后汉书·礼仪志中》、《新唐书·礼乐志六》。
    • 11.
      兴云作雾释义:兴云作雾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比喻神道鬼怪法力高强
    • 12.
      兴云吐雾释义:比喻神道鬼怪法力高强。
    • 13.
      兴妖作孽释义:妖魔鬼怪到处闹事作乱。比喻小人兴风作浪,为非做歹。
    • 14.
      刀劳鬼释义:传说 临川 山间的鬼怪名。
    • 15.
      化形释义:指神话中妖魔鬼怪变化形状。
    • 16.
      厉鬼释义:恶鬼;鬼怪。
    • 17.
      咎魅释义:作祟致祸的鬼怪。
    • 18.
      埋祟释义:宋 时宫中的一种驱除鬼怪的活动。
    • 19.
      外祟释义:外来的鬼怪、祸祟。亦以喻外来的扰害、祸患等。
    • 20.
      夙业释义:前世的罪业、冤孽。明 沉德符《野获编·鬼怪·献县盗鬼》:“﹝ 江钟廉 ﹞比至 献县 未视事,即罹此变,哀痛不欲生,亟解官去,旋以瞽废,虽改教不能再出矣,岂前生夙业耶!”清 龚自珍《助刊圆觉经略疏愿文》:“伏因先慈 金坛 段氏 烦恼深重,中年永逝,愿以此功德,迴向逝者,夙业顿消,神之浄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九篇:“夫曰 刘瘸子,其前生实为 陈敬济,以夙业故,体貌不全。”

鬼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肥八瘦释义:形容胖瘦不一。 《西游记》第九一回:“又见那七长八短,七肥八瘦的大大小小妖精,都是些牛头鬼怪,各执枪棒。”
    • 2.
      上仙释义:⒈亦作“上仙”。成仙;登仙。《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僊,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唐 牛僧孺《玄怪录·杜子春》:“向使子无噫声,吾之药成,子亦上仙矣。”明 陈继儒《虎荟》卷二:“天宝 中,緱氏县 太子陵 仙鹤观,每年九月三日夜,即有道士一人上仙。”郑泽《七夕赴城》诗:“自昔悲尘世,由来有上僊。”⒉死亡的婉词。多指帝王。《旧唐书·郑颢传》:“不数日,宣宗 不豫,废朝会,及宫车上僊,方悟其事。”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仁宗 不悦,即时回輦,翌日上仙,而 英宗 登极。”⒊道家分天上仙人为九等
    • 3.
      上半截释义:上半段;前半部分。《水浒传》第四二回:“那大汉上半截不着一丝,露出鬼怪般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路旁有棵多年的乾老树,那老树上半截,剩了一个梢儿活着,下半截都空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我又问了 继之 他所谈的上半截,方才知道是 苟才 那年带了大儿子到 杭州 去就亲,听来的一段故事。”
    • 4.
      两体释义:犹两形。 《宋书·五行志五》:“晋惠帝 光熙 元年,会稽 谢真 生子,大头有鬢,两蹠反向上,有男女两体。生便作丈夫声,经日死。”明 沉德符《野获编·鬼怪·人痾》:“旧传貍有两体,其年久者能变幻惑人,遇男则牝,遇女则牡,今京师有此妖。”参见“两形”。
    • 5.
      中邪释义:迷信的人指被鬼怪迷住而言行反常。
    • 6.
      为鬼为魅释义:为:作为;魅:传说中的鬼怪。指象鬼魅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 7.
      作崇释义:1、鬼怪妖物害人。2、人或某种因素作怪、捣乱。
    • 8.
      作怪释义:迷信的人指鬼怪害人,比喻坏人或坏思想捣乱,起破坏作用:兴妖作怪。
    • 9.
      借胎释义:迷信说法,谓神仙鬼怪为某一目的而借人的肉身降生世间。
    • 10.
      傩舞释义:古代举行大傩仪式时所跳的舞。 源于原始巫舞,为 中国 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舞者头戴面具,手执戈盾斧剑等兵器,作驱赶扑打鬼怪之状。参阅《后汉书·礼仪志中》、《新唐书·礼乐志六》。
    • 11.
      兴云作雾释义:兴云作雾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比喻神道鬼怪法力高强
    • 12.
      兴云吐雾释义:比喻神道鬼怪法力高强。
    • 13.
      兴妖作孽释义:妖魔鬼怪到处闹事作乱。比喻小人兴风作浪,为非做歹。
    • 14.
      刀劳鬼释义:传说 临川 山间的鬼怪名。
    • 15.
      化形释义:指神话中妖魔鬼怪变化形状。
    • 16.
      厉鬼释义:恶鬼;鬼怪。
    • 17.
      咎魅释义:作祟致祸的鬼怪。
    • 18.
      埋祟释义:宋 时宫中的一种驱除鬼怪的活动。
    • 19.
      外祟释义:外来的鬼怪、祸祟。亦以喻外来的扰害、祸患等。
    • 20.
      夙业释义:前世的罪业、冤孽。明 沉德符《野获编·鬼怪·献县盗鬼》:“﹝ 江钟廉 ﹞比至 献县 未视事,即罹此变,哀痛不欲生,亟解官去,旋以瞽废,虽改教不能再出矣,岂前生夙业耶!”清 龚自珍《助刊圆觉经略疏愿文》:“伏因先慈 金坛 段氏 烦恼深重,中年永逝,愿以此功德,迴向逝者,夙业顿消,神之浄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九篇:“夫曰 刘瘸子,其前生实为 陈敬济,以夙业故,体貌不全。”

鬼怪造句

1.不管对什么妖魔鬼怪,都不能心慈手软,务须铲除干净。

2.不管对什么妖魔鬼怪,决不能心慈手软,务必铲除干净。

3.鲁迅痛斥这种封建主义家庭教育是“妖魔鬼怪”,一味戕杀儿童。

4.云是那么洁白;云是那么可爱;云是那么柔软;云是那么鬼怪。我爱云。

5.游乐园中的惊吓屋里到处充满了面目狰狞的仿真鬼怪

6.想交一些三国里的桃园兄弟,却遇到西游里的妖魔鬼怪

7.我们强调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目的,就是要把那些牛鬼蛇神、妖魔鬼怪全部消灭干净。

8.任何妖魔鬼怪也逃不脱孙悟空的一双火眼金睛。

鬼怪(guigu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鬼怪是什么意思 鬼怪读音 怎么读 鬼怪,拼音是guǐ guài,鬼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鬼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