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四部 四部的意思

四部

简体四部
繁体
拼音sì bù
注音ㄙˋ ㄅ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ì,(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组词】: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bù,(1) 全体中的一份。【例句】:部分(“分”读轻声)。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2)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组词】:外交部。编辑部。部队(军队)。(3) 具有统属关系。【例句】: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属。部首。部落(luò)。(4) 安置安排。【组词】:部署。(5) 量词。【组词】:一部小说。三部汽车。

基本含义

指人的身体四部分,即头、两手和两脚。

四部的意思

四部 [sì bù]

1.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将群书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如:《四部备要》。详“四部书”。唐时骠国乐工编制,分为四部。

四部 引证解释

⒈ 中国 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将群书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详“四部书”。

如:《四部备要》。

⒉ 唐 时 骠国 乐工编制,分为四部。见“四部众”。

《新唐书·南蛮传下·骠》:“凡乐三十,工百九十六人,分四部:一、 龟兹 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军乐部。”

⒊ 见“四部众”。


国语词典

四部 [sì bù]

⒈ 晋时荀勗作新簿,将群书分类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为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见《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唐玄宗于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见《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后分类群书多沿唐例,以经、史、子、集为四部


四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仓释义:⒈古字书名。 汉 初,合 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和 胡母敬《博学篇》为一书,称“三仓”,亦统称《仓颉篇》,凡三千三百字。魏 晋 时,又以 李斯《仓颉篇》为上卷,扬雄《训纂篇》为中卷,贾鲂《滂喜篇》为下卷,合为一部,亦称“三仓”。参阅《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一》。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篇章谓六甲、九九、《急就》、《三仓》之属。”清 钱谦益《识字行》:“人生识字只两个,何用三仓四部盈箱笥。”⒉指储粮之太仓、石头 仓、常平仓。《梁书·陈伯之传》:“臺家
    • 2.
      丛刊释义:丛书(多用于丛书的名称):《四部丛刊》。
    • 3.
      九龙壁释义:⒈在 北京。 一在故宫内廷东六宫内,一在 北海 天王殿 西。北海 九龙壁,是一座彩色琉璃砖影壁。建于 清 乾隆 年间。底座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绿琉璃须弥座,座上的壁面,前后各有九条形态各异、奔腾在云涛中的蛟龙浮雕,体态娇健、生动,为 清 代琉璃结构建筑中的杰作。⒉在 山西省 大同市 东大街 路南。建于 明 洪武 年间。原为 明太祖 朱元璋 第十三子(朱桂)代王 府前照壁。以四部分组成:须弥座、壁身、斗栱和琉璃瓦顶。壁身以琉璃砖拼砌而成,九条巨龙翻腾于汹涌的云海之中,构图生动,造型古朴,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
    • 4.
      二十四史释义:自汉到清陆续 编写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清乾隆时定为“正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 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 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共三 千多卷,近四千万字。主要记载从黄帝到明末四千多年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天文、地理、学术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史料。
    • 5.
      仪部释义:⒈明 初礼部所属四部之一。《明史·职官志一》:“初,洪武 元年置礼部。六年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分四属部:总部、祠部、膳部、主客部……二十二年改总部为仪部。二十九年改仪部、祠部、膳部为仪制、祠祭、精膳,惟主客仍旧,俱称为清吏司。”⒉用为对礼部主事及郎中的别称。清 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荐绅则 金坛周 仪部 鑣 实主之。”清 全祖望《明太傅大学士张公神道碑侧记》:“仪部甫受一命於荒朝,舍生恐后,其有光於师门,不亦大乎!”
    • 6.
      优仕释义:⒈谓学有余力,然后可以作官。 语本《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梁书·张缵传》:“纘固求不徙,欲遍观阁内图籍。尝执《四部书目》曰:‘若读此毕,乃可言优仕矣。’”⒉指胜任职务,并有余力。
    • 7.
      八家释义:⒈八户。《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⒉指 唐 宋 八大家。清 周亮工《南昌先生四部稿序》:“余见数年以来,文人竞尚八家。”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赵怀玉 字 映川,能八家之文。”参见“八大家”。⒊谓八旗。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曰贵族,则八家与内外 蒙古 是已。”
    • 8.
      八股文释义:明清科举制度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 全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后四部分是文章议论的中心,各有两股对偶文字,共八股,故名。其题材、内容限于四书,不许作者自由发挥,字数也有严格规定。
    • 9.
      冼星海释义:(1905—1945)人民音乐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创作的先驱。创作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四部大合唱,《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五百余首革命群众歌曲,以及交响曲、独唱曲、独奏曲等。这些作品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和革命气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风格。
    • 10.
      准噶尔释义:清 卫拉特蒙古 四部之一。 因部族首领以 绰罗斯 为姓,故又名 绰罗斯部。原游牧于 天山 北路 塔尔巴哈台 东和 博克河、萨里山 一带,后以 伊犁 为中心,兼并其他三部,势力扩大到 天山 南路。乾隆 二十年(1755年)为 清 军击溃。《清史稿·地理志二五》:“杜尔伯特部 十六旗:至京师六千餘里。元 臣 孛罕 之裔,姓 绰罗斯,六传至 额森,即 乜先,生二子。长 伯罗纳哈勒,为 杜尔伯特部 祖,次 额斯墨特尔诺颜,为 準噶尔部 祖。”清 魏源《<海国图志>叙》:“昔 準噶尔 跳踉於 康熙,雍正 之两朝,而
    • 11.
      勦合释义:抄取汇集。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上》:“今《三坟》之首,所称太始、太极、太易、太初、太素,皆勦合《乾坤凿度》之文,而稍增饰之。”
    • 12.
      化生释义:⒈化育生长;变化产生。《易·咸》:“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晋 葛洪《抱朴子·讥惑》:“澄浊剖判,庶物化生。”《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七年》:“阴阳恃以化生,贤者恃以成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续录三》:“此化生自然之理,非人力所能为。”王西彦《古屋》第四部:“一个做母亲的人,怎能舍弃自己血肉所化生的儿女们?”⒉古人认为某些昆虫是由他类昆虫变化而生成的,这种情况叫化生。亦指化生之昆虫。《白雪遗音·南词·和风吹动》:“又见粉蝶双双来对舞,蜜蜂两两採花忙。我想化生尚且成双对,我的才郎岂不恋红粧。”清 赵
    • 13.
      十七史释义:唐朝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等史书合称十三史。 宋朝加《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四部,合称十七史。参见〔二十四史〕
    • 14.
      千钧释义: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商君书·错法》:“乌获 举千钧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宋 杨亿《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纪事二十二韵》:“千钧寧觉重,七札岂曾妨。”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章:“这念头一起,就是千钧之力也收它不住。”
    • 15.
      史部释义: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 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也叫乙部。见〖四部〗。
    • 16.
      司籍释义:⒈管理典籍。《文选·班固<答宾戏>》:“刘向 司籍,辨章旧闻。”李善 注引 项岱 曰:“司,主也。籍,书籍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岁借民力,条之於版,《春秋》司籍,即其事也。”范文澜 注:“《左传·昭公十五年》:‘孙伯黶 司 晋 之典籍……’此《春秋》司籍説所本。”唐 刘知几《<史通>序》:“自惟歷事二主,从宦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职。”⒉管理簿册。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育养婴儿》:“后建客堂,两廡各三楹,司籍、出纳、会计之事皆在焉。”⒊唐 代皇宫女官名。属尚仪院,掌四部
    • 17.
      吉普车释义:即吉普。徐迟《狂欢之夜》:“有一辆吉普车驰经郊外市镇的街道时,报告了 日本 投降。”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四章:“小吉普车上的几个志愿军战士,满脸是笑。”详“吉普”。
    • 18.
      同泰寺释义:寺名。 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为 南朝 梁 所建,梁武帝 曾数度舍身于此。《南史·梁纪中》:“癸巳,幸 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唐 李群玉《龙安寺佳人阿最歌》之五:“何须 同泰寺,然后始为奴。”清 吴伟业《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萧条 同泰寺,南枕山之阳。”清 赵翼《梁制观世音像歌》:“同泰寺 中频捨身,帝王有价可钱赎。”
    • 19.
      同牀异梦释义:同“同床各梦”。清 钱谦益《玉川子歌》:“同牀异梦各不知,坐起问景终谁是。”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八:“宋其文 要他和 江菊霞 筹划棉纺全业联营的事,两个人同床异梦,各有各的打算。”《收获》1981年第5期:“本人与某君性格不合,生活异趣,结婚十年来,同床异梦,感情有如冰炭。”
    • 20.
      后藏释义:西藏 旧分 康(喀木)、卫、藏、阿里 四部。 清 雍正 年间划 康 部 宁静山 以东地归 四川省,以西与 卫 部合并称 前藏;藏 部称 后藏。

四部(sib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四部是什么意思 四部读音 怎么读 四部,拼音是sì bù,四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四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