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卷甲 卷甲的意思
juànjiǎ

卷甲

简体卷甲
繁体
拼音juàn jiǎ
注音ㄐㄨㄢˋ ㄐ一ㄚ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uàn juǎn,(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组词】:长卷。画卷。手卷。(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组词】: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3) 考试用的纸。【组词】:试卷。(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组词】:案卷。(1)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组词】:卷尺。卷帘子。(2) 裹挟带动。【组词】:卷入。卷扬。(3)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组词】:烟卷儿。纸卷儿。

jiǎ,(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组词】: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组词】:甲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例句】: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组词】:盔甲。甲兵。甲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组词】:甲板。装甲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组词】:龟甲。(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组词】:指甲。(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组词】:保甲。甲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例句】:甲坼(外表裂开)。(10) 同“胛”,肩胛。

基本含义

指战士们穿着盔甲,准备战斗的样子。形容士兵备战的气势。

卷甲的意思

卷甲 [juàn jiǎ]

1. 卷起铠甲。形容轻装疾进。卷起铠甲。形容败北投降。参见:卷甲。

卷甲 引证解释

⒈ 收起武装。谓撤退或休兵。

明 李东阳 《古乐府·马嵬曲》:“上皇捲甲三川外,父老含悲 兴庆 前。”
清 陆次云 《圆圆传》:“闻 吴将军 捲甲来归矣,徒以妾故,又復兴兵。”
1. 卷起铠甲。形容轻装疾进。 《孙子·军争》:“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新唐书·王晙传》:“书未报而虏已叛,乃敕 晙 将 并州 兵济 河 以讨。 晙 间行,卷甲捨幕趋山谷。”

⒉ 卷起铠甲。形容败北投降。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


国语词典

卷甲 [juàn jiǎ]

⒈ 甲,铠甲,泛指兵器。卷甲指收藏兵器。

宋·苏轼〈教战守策〉:「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

⒉ 收拾兵器,战败投降。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

⒊ 形容装束轻便,行进快速。

《孙子·军争》:「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


卷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寇逼释义:谓侵犯逼近。《南史·陈纪上·武帝》:“二年冬,侯景 寇逼,帝将赴援,广州 刺史 元景仲 阴将图事。”《南史·陈纪上·武帝》:“丁丑,载 及 龕 从弟 北叟 来降,帝抚而释之,仍以 载 兄 鼎 知郡事。以 嗣徽 寇逼,卷甲还都,命 周文育 进讨 杜龕。”
    • 2.
      束兵释义:收起兵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 师轻而无礼必败”晋 杜预 注:“谓过天子门,不卷甲束兵,超乘示勇。”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将军若要做女婿呵,可按甲束兵,退一射之地。”
    • 3.
      游阙释义:备用的游车。《左传·宣公十二年》:“使 潘党 率游闕四十乘,从 唐侯 以为左拒,以从上军。”杜预 注:“游闕,游车补闕者。”《北史·隋纪下·炀帝》:“其外轻齎游闕,随机赴响,卷甲衔枚,出其不意。”
    • 4.
      螳拒释义:犹言螳臂当年。 王闿运《上征赋》:“保穷城以螳拒兮,操卷甲以破 袁。”参见“螳臂当车”。
    • 5.
      追摄释义:⒈追念记取。汉 王粲《为刘荆州与袁谭书》:“愿捐弃百痾,追摄旧义。”⒉追究前愆而加以整饬。《梁书·侯景传》:“若能卷甲来朝,垂櫜还闕者,当授 豫州 刺史。即使终君之世,所部文武更不追摄。进得保其禄位,退则不丧功名。”⒊勾取;追捕。宋 徐铉《稽神录·潘袭》:“潘袭 为 建安 令,遣一手力,齎牒下乡,有所追摄。”《明史·丁瑄传》:“县逮 茂七,不赴,下巡检追摄,茂七 杀弓兵数人。”《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及罢 軾(苏軾)湖州,差职员追摄。”⒋追赶上并捉住。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二:“初被使人

卷甲(juanj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卷甲是什么意思 卷甲读音 怎么读 卷甲,拼音是juàn jiǎ,卷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卷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