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盟 [sī méng]
1.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盟约之辞及其礼仪。参阅《周礼·秋官·司盟》。
司盟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周礼》秋官之属,掌盟约之辞及其礼仪。参阅《周礼·秋官·司盟》。
⒉ 古代传说诸侯结盟时伺察盟者之神。司,通“伺”。
引《左传·襄公十一年》:“或间兹命, 司慎、司盟 ……明神殛之,俾失其民。”
杜预 注:“二司,天神。”
《仪礼·觐礼》“加方明于其上” 唐 孔颖达 疏:“司慎,司不敬者; 司盟,司察盟者。”
司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司慎释义:古代传说诸侯结盟时伺察不敬者之神。司,通“伺”。详“司盟”。
- 2.
司盟释义:⒈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盟约之辞及其礼仪。参阅《周礼·秋官·司盟》。⒉古代传说诸侯结盟时伺察盟者之神。司,通“伺”。《左传·襄公十一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 ……明神殛之,俾失其民。”杜预 注:“二司,天神。”《仪礼·觐礼》“加方明于其上”唐 孔颖达 疏:“司慎,司不敬者;司盟,司察盟者。”
- 3.
名川释义:大的河流。《左传·襄公十一年》:“司慎司盟,名山名川。”孔颖达 疏:“名川,谓四瀆也。”《吕氏春秋·有始》:“水道八千里,受水者亦八千里,通谷六。名川六百,陆注三千,小水万数。”《汉书·郊祀志上》:“自 华 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晋书·周馥传》:“淮 扬 之地,北阻 涂山,南抗灵岳,名川四带,有重险之固。”
- 4.
盟府释义:⒈古代掌管保存盟约文书的官府。《左传·僖公五年》:“﹝ 虢仲、虢叔 ﹞为 文王 卿士,勋在王室,藏於盟府。”孔颖达 疏:“以勋受封,必有盟要,其辞当藏於司盟之府也。”《逸周书·尝麦》:“太史乃藏之於盟府,以为岁典。”三国 吴 韦昭《博弈论》:“当世之道,宜勉思至道,爱功惜力,以佐明时,使名书史籍,勋在盟府。”唐 刘禹锡《上门下裴相公启》:“山河启封,载在盟府。”《花月痕》第四七回:“盟府书存,长质诸皇天后土。”⒉指司盟之官。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 伍员 ﹞文赛 百里奚,武过末将,主公着他做了盟府
- 5.
盟诅释义:⒈结盟立誓。《周礼·春官·诅祝》:“作盟诅之载辞,以叙国之信用,以质邦国之剂信。”郑玄 注:“盟诅主於要誓。”孙诒让 正义:“盟诅亦有誓,但以用牲为异。”《穀梁传·隐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五伯。”《汉书·赵充国传》:“元康 三年,先零 遂与诸 羌 种豪二百餘人解仇交质盟诅。”《新唐书·柳浑传》:“五帝无誥誓,三王无盟诅,盖盟诅之兴皆在季末。”⒉对神立誓诅咒。《周礼·秋官·司盟》:“有狱讼者,则使之盟诅。凡盟诅,各以其地域之众庶,共其牲而致焉。”《周礼·秋官·司盟》“盟万民之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