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可许 可许的意思

可许

简体可许
繁体可許
拼音kě xǔ
注音ㄎㄜˇ ㄒ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ě kè,(1) 允许。【组词】:许可。认可。宁可。(2) 能够。【组词】: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3) 值得,认为。【组词】: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4) 适合。【组词】:可身。可口。可体。(5) 尽,满。【组词】:可劲儿干。(6) 大约。【组词】: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组词】:他可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11) 姓。 ◎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xǔ hǔ,(1) 〔许许〕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2) (許)

基本含义

指能够被人们所接受或赞同的事情。

可许的意思

可许 [kě xǔ]

1. 准许。

3. 指可以准许。

可许 引证解释

⒈ 准许。

《汉书·萧何传》:“﹝ 萧何 ﹞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輒奏,上可许以从事。”
颜师古 注:“可其所奏,许其所请,依以行事。”

⒉ 指可以准许。

《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姚光 上言欲因其丧发兵击之,议者皆以为可许。”
《后汉书·袁安传》:“事下公卿议。太尉 宋由 、太常 丁鸿 、光禄勛 耿秉 等十人议可许。”


可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代马释义:北地所产良马。代,古 代郡 地,后泛指北方边塞地区。《文选·曹植<朔风诗>》:“仰彼朔风,用怀 魏 都;愿骋代马,倐忽北徂。”刘良 注:“代马,故马也;倐忽,疾也;徂,往也。言驰胡马疾行而北往也。”清 陈维崧《水调歌头·汾西侯仲辂示我九日纪梦词二阕依韵奉和》词:“追代马,挟赵瑟,是何年。兵家女有殊色,可许 阮公 眠。”
    • 2.
      兀卒释义:党项 语音译。西夏 国主的自称。《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 赵元昊 ﹞犹称男 邦泥定国 兀卒上书父 大宋 皇帝,更名 曩霄 而不称臣。兀卒,即吾祖也,如可汗号。议者以为改吾祖为兀卒,特以侮玩朝廷,不可许。”宋 范仲淹《答安抚王内翰书》:“今贵称兀卒,以避中朝,取 汉 唐 故事,如单于、可汗之类。”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元昊 入寇,所至如入无人之境。后数年,力尽求和,岁增赂遗,仍改名‘兀卒’,朝廷竟不问。”
    • 3.
      怀服释义:⒈亦作“怀伏”。内心顺服。《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国不困,怀服如归。”《魏书·序纪·思帝》:“政崇宽简,百姓怀服。”⒉怀柔之使顺服。《汉书·息夫躬传》:“中国常以威信怀伏夷狄,躬 欲逆诈造不信之谋,不可许。”《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蛮骤胜方骄,未易怀服,宜须秋冬进兵。”
    • 4.
      情伪释义:⒈真假;真诚与虚伪。 《易·繫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 在外十九年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后汉书·耿国传》:“夷狄情伪难知,不可许。”唐 刘知几《史通·曲笔》:“近古易悉,情伪可求。”宋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伏惟 太祖 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严复《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情伪相攻,机械百出,倏去倏来,终反故辙。”⒉犹虚实。《新唐书·王锷传》:“鍔 小心,善刺军中情伪。事无细大,皋 悉知之。”《新唐书·李愬传》
    • 5.
      许笄释义:许嫁。 语本《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唐 于邵《与常相公书》:“况家事未毕,立锥无地,男可从官,女可许笄。”
    • 6.
      贫下释义:⒈贫贱穷困。《旧唐书·李吉甫传》:“钱米所徵,素有定额,宽緇徒有餘之力,配贫下无告之民,必不可许。”宋 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其贫下县分,第一第二等人户,例皆稀少,至第三等,则户数猥多。”⒉指贫困的小民。北魏 高允《谏东宫上书》:“所在田园,分给贫下。”《旧唐书·李绛传》:“伏望天慈,并赐本道,代贫下今年租税,则万姓欣戴,四海歌咏矣。”宋 王谠《唐语林·政事下》:“若 郑光 庄吏,积年为蠹,得宽重典,则是朝廷之法独行於贫下,臣未敢奉詔。”
    • 7.
      邀求释义:要求;企求。《南史·儒林传·顾越》:“臣年事侵迫,非有邀求,政是怀此不言,则为有负明圣。”宋 李纲《乞议不可割三镇札子》:“金国 遣使,有所邀求,其他可从,唯求割 河 北之地,虽尺寸不可许。”

可许(kex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可许是什么意思 可许读音 怎么读 可许,拼音是kě xǔ,可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可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