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jǔ,(1) 向上抬,向上托。【组词】: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2) 动作行为。【组词】:举止。轻而易举。(3) 发起,兴办。【组词】:举义。举办。创举。(4) 提出。【组词】:举要。举例。(5) 推选,推荐。【组词】:推举。荐举。(6) 全。【组词】:举国。举世。举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组词】:科举。举人。一举成名。(8) 攻克。【例句】:“一战而举鄢、郢”。
liǎng,(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组词】:两个黄鹂。两本书。(2) 双方。【组词】: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例句】: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组词】: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
dé de děi,(1) 获取,接受。【组词】: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2) 适合。【组词】: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3) 满意。【组词】:得意。扬扬自得。(4) 完成,实现。【组词】: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例句】:不得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1) 必须,须要。【组词】:可得注意。(2) 极舒服,极适意。【例句】: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组词】:要不得。拿得起来。(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组词】:跑得快。香得很。
1. 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英[shoot two hawks with one arrow;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⒈ 做一件事能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引语本《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 临淄,即 西安 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晋书·束晳传》:“二郡田地逼狭,谓可徙迁西州,以充边土,赐其十年之復,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伯牙 讨这个差使,一来,是个大才,不辱君命;二来,就便省视乡里,一举两得。”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特制者用宣纸,此外以廉纸印若干,定价极便宜,使学生亦有力购读,颇为一举两得。”
⒈ 比喻一种举动同时兼收两利。也作「一举两便」。
引《晋书·卷五一·束晳传》:「一举两得,外实内宽,增广穷人之业,以辟西郊之田,此又农事之大益也。」
《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伯牙讨这个差使,一来,是个大才,不辱君命;二来,就便省视乡里,一举两得。」
近两全其美 一箭双雕 一石二鸟
反顾此失彼
1.刘老师的博客既能学知识,又能学做人,真是一举两得。
2.他建议在荒山坡上种植果树,这样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美化环境,可以一举两得。
3.封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一举两得。
4.他做好事一举两得,伙伴们知道了,都纷纷跑去做好事。
5.以在一段情景中感知到单词的意义,通过理解更有利于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6.你实行半工半读,既可保证生活,又能继续学业,可说是一举两得。
7.利用废物,既可变废为宝,又可减少空气污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8.你所干的那件事可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