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祝 大祝的意思
zhù

大祝

简体大祝
繁体
拼音dà zhù
注音ㄉㄚˋ ㄓ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zhù,(1) 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组词】:祝福。祝寿。祝捷。祝辞。馨香祷祝。(2) 古代指男巫。(3) 在神庙里管香火的人。【组词】:祝融。庙祝。(4) 断。【例句】:祝发(fà)(断发,后指僧尼削发出家)。(5) 姓。(6) 古同“注”,敷涂。

基本含义

大祝指的是盛大的祝贺或庆祝活动。

大祝的意思

大祝 [dà zhù]

1. 官名。主神祀之官。殷代天官六大之一。

3. 官名。掌祈祷之官。

大祝 引证解释

⒈ 官名。主神祀之官。 殷 代天官六大之一。

《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⒉ 官名。掌祈祷之官。

《周礼·春官·序官》:“大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
郑玄 注:“大祝,祝官之长。”


大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共祭释义:周 代大祝掌管的九祭之一。
    • 2.
      前祝释义:谓古代帝王外出或归来祭告神灵时,负责祝辞者居于众人之前,首先致辞祝告。 《周礼·春官·大祝》:“国将有事於四望,及军归献於社,则前祝。” 郑玄 注:“前祝者,王出也、归也,将有事於此神,大祝居前先以祝辞告之。”
    • 3.
      攻禜释义:古祭名。大祝六祈,四曰禜,五曰攻。谓击鼓逐蠹神离去。
    • 4.
      攻说释义:⒈古祭名。大祝六祈,五曰攻,六曰说。谓击鼓声讨毒蛊之罪而除之。蛊,传说使人患病受害的毒虫。⒉攻击议论。
    • 5.
      永贞释义:谓长享正命。《易·坤》:“用六,利永贞。”孔颖达 疏:“永,长也,贞,正也,言长能贞正也。”《周礼·春官·大祝》:“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郑玄 注:“永,长也,贞,正也,求多福,歷年得正命也。”汉 蔡邕《独断》:“顺祝,愿年丰也,年祝,求永贞也,告祝,祈福祥也。”
    • 6.
      祝号释义:即六祝六号。《周礼·春官·小祝》:“掌小祭祀、将事、侯禳、祷祠之祝号,以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寧风旱,弥烖兵,远辠疾。”孙诒让 正义:“祝号即《大祝》六祝六号是也。”《礼记·礼运》:“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孔颖达 疏:“作其祝号者,谓造其鬼神及牲玉美号之辞,史祝称之以告鬼神,故云作其祝号。”参见“六祝”、“六号”。
    • 7.
      祠祝释义:犹庙祝。 《史记·封禅书》:“高祖 初起,祷 丰 枌 榆社。徇 沛,为 沛公,则祠 蚩尤,衅鼓旗……令祝官立 蚩尤 之祠於 长安。长安 置祠祝官、女巫。”宋 陆游《癸丑七月二十七夜梦游华岳庙》诗之二:“牲碑伪正朔,祠祝虏衣冠。”清 方以智《通雅·称谓》:“今人以守庙道士呼为庙祝,此盖有本。《汉表》景中 六年更名大祝为祠祝,武 太初 元年更名曰庙祝。”
    • 8.
      赞彻释义:指古代祭祀完毕,小祝帮助大祝撤去祭器。
    • 9.
      赞隋释义:谓佐助大祝隋祭。隋,尸未食前之隋祭。
    • 10.
      闵天释义:泛指天。《周礼·春官·大祝》“六曰誄”郑玄 注引《春秋传》:“孔子 卒,哀公 誄之曰:‘閔天不淑,不憖遗一老。’”按,今本《左传·哀公十六年》作“旻天不弔”,杜预 注:“仁覆閔下,故称旻天。”

大祝(da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祝是什么意思 大祝读音 怎么读 大祝,拼音是dà zhù,大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