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的意思
tàipíngtiānguó

太平天国

简体太平天国
繁体太平天國
拼音tài píng tiān guó
注音ㄊㄞˋ ㄆ一ㄥˊ ㄊ一ㄢ ㄍㄨㄛˊ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ài,(1) 过于。【组词】:太长。(2) 极端,最。【组词】:太甚。太平。(3) 高,大。【组词】:太空。太学。(4) 很。【组词】:不太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组词】:太老伯。太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tiān,(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组词】: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例句】: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组词】:天气。天冷。(4) 季节,时节。【组词】:冬天。(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组词】:今天。(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天上。天宫。(7) 自然界。【组词】: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组词】: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基本含义

太平天国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反清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之一。

太平天国的意思

太平天国 [tài píng tiān guó]

1. 1851年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爆发了由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1853年定都天京(今南京),势力发展到17个省,后为清政府和外国势力联合所败。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太平天国 引证解释

⒈ 同“太平天囯”。清 道光 三十年十二月, 洪秀全、杨秀清 等于 广西 桂平 金田村 起义, 咸丰 元年,起义军入 永安州 城,建号 太平天囯。洪秀全 称天王。三年,破 南京,建为国都,改称 天京,建立国家政权。势力发展到十七个省。 同治 三年湘军攻陷 天京,秀全 自杀。自起事至失败,前后共十四年(公元1851-1864年)。


国语词典

太平天国 [tài píng tiān guó]

⒈ 清道光、咸丰年间,洪秀全等所建立的国家。清道光二十三年(西元1843)​,洪秀全创立反清组织上帝会,道光三十年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咸丰三年,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势力所及达十余省,凡十四年(西元1851~1864)​,后为曾国藩等所灭。


太平天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乔彦才释义:太平天国四年 某试状元。
    • 2.
      农民战争释义:封建社会农民为反对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 一般有鲜明的战斗口号,活动范围较大,例如清代的太平天国革命。
    • 3.
      冯云山释义:(约1815-1852)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东花县(今花都)人。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时,领后军主将,后封南王。参与制订太平天国军制、军律、历法、官制、礼制等。后在战斗中中炮牺牲。
    • 4.
      厘金释义:旧时内地水陆关卡征收的货物通过税。 清咸丰年间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筹措军费而设,1930年撤销。
    • 5.
      史话释义:叙述史事或某种事物发展过程的以故事或漫笔等形式写成的作品(多用于书名):《太平天国史话》。《辞书史话》。
    • 6.
      大天朝释义:古代中华文化圈国家对中国正统皇朝的称谓;同时,也是封建时代臣下对本朝朝廷的尊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中,“天朝”特指太平天国的自称。
    • 7.
      天京释义: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的首都。即今江苏南京。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自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后,逐渐发展壮大,占领长江南北广大地区,1853年4月定都南京,改称天京。
    • 8.
      天朝田亩制度释义:太平天国1853年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要求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规定了分配土地的办法:把土地按好坏分成九等,不论男女,满十六岁的都可以分到一份,不满十六岁的减半。每家分到的土地好坏平均搭配。这些规定集中反映了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发展了历代农民战争提出的均贫富和均田的思想。
    • 9.
      天朝释义:⒈封建时代臣下称本朝的朝廷;藩属尊称宗主。⒉太平天国自称。
    • 10.
      天父释义:⒈视为始祖的男性代表或阳性本源的天国的神。⒉对父亲的尊称。⒊太平天国以天父称上帝。
    • 11.
      天王释义:⒈指天子。⒉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称号。⒊神话中指某些天神。
    • 12.
      太平天国释义:洪秀全、杨秀清等于1851年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1853年在天京(今南京)定都,建立国家政权。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1864年在清朝政府和外国侵略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 13.
      太平军释义:太平天国的军队。 金田起义时定名。在正副军师之下,有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各级指挥官。带兵官有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伍长等。有陆营、水营和土营,并有女军。另设圣库管收支,诸匠营和百工衙制造武器和军需物品。将士必须遵守命令,保护武器,爱护人民。
    • 14.
      小刀会释义:清代民间秘密团体。有属于白莲教的和属于天地会的两个支派。属于白莲教的支派,活动于山东、安徽、浙江等地,曾参加反帝斗争。属于天地会的支派,鸦片战争以后,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组织。1853年5月福建小刀会在黄威领导下于海澄(今并入龙海)起义,攻占漳州、厦门等地。1853年9月,刘丽川在上海领导小刀会起义,成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 15.
      拜上帝会释义:1843年洪秀全创立的农民反清组织。 他把西方的基督教教义加以改造,创立拜上帝会,利用宗教形式发动和组织群众。会员发展到几千人,遍布广西桂平附近各县,不断和封建势力展开斗争。1850年洪秀全动员会众到金田村集合,1851年发动金田村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
    • 16.
      捻军释义:清朝的一支农民起义队伍(1852-1868),活动在安徽北部和河南一带,主要领袖有张洛行、赖文光等。曾在太平天国领导下与太平军配合作战。1866年分为东、西两支,最后被清军消灭。
    • 17.
      湘军释义:清朝将领曾国藩组织的镇压太平军的军队。1852年太平军进入湖南,湖南湘乡人曾国藩奉命组办团练,镇压起义军,后扩编为湘军。湘军以亲属关系组编,全军共约7万人,由曾国藩全权统领,主要活动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带,曾多次被太平军击败。太平天国天京内讧后,湘军乘机反扑,1864年7月,攻陷天京。后湘军实力日大,发展成清末重要武装政治集团之一。
    • 18.
      金田起义释义:1851年1月11日(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洪秀全等领导农民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宣布成立太平天国。从此开始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19.
      韦昌辉释义:韦昌辉(1826-1856):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西桂平人。地主出身。1848年参加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时,领右军主将。后封北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参与外交事务。1856年利用洪秀全与杨秀清的矛盾,从江西带兵回京,残杀杨秀清及部属二万余人,并企图加害石达开、洪秀全,激起公愤,被洪秀全处死。
    • 20.
      黑旗军释义:⒈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白莲教起义军五大支即五大旗(黄、红、白、绿、黑)之一。曾在河北、山东一带进行反清活动,后与捻军会合抗击清军。⒉广西天地会起义军余部刘永福1866年组织的武装。以七星黑旗为军旗,故名。中法战争时英勇抗击法国侵略者,多次获胜。后清政府诱招刘永福,并不断裁减黑旗军人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调到台湾驻防。《马关条约》签订后,黑旗军和台湾各地义军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除刘返回大陆外,其所部黑旗军全部牺牲。

太平天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乔彦才释义:太平天国四年 某试状元。
    • 2.
      农民战争释义:封建社会农民为反对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 一般有鲜明的战斗口号,活动范围较大,例如清代的太平天国革命。
    • 3.
      冯云山释义:(约1815-1852)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东花县(今花都)人。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时,领后军主将,后封南王。参与制订太平天国军制、军律、历法、官制、礼制等。后在战斗中中炮牺牲。
    • 4.
      厘金释义:旧时内地水陆关卡征收的货物通过税。 清咸丰年间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筹措军费而设,1930年撤销。
    • 5.
      史话释义:叙述史事或某种事物发展过程的以故事或漫笔等形式写成的作品(多用于书名):《太平天国史话》。《辞书史话》。
    • 6.
      大天朝释义:古代中华文化圈国家对中国正统皇朝的称谓;同时,也是封建时代臣下对本朝朝廷的尊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中,“天朝”特指太平天国的自称。
    • 7.
      天京释义: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的首都。即今江苏南京。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自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后,逐渐发展壮大,占领长江南北广大地区,1853年4月定都南京,改称天京。
    • 8.
      天朝田亩制度释义:太平天国1853年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要求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规定了分配土地的办法:把土地按好坏分成九等,不论男女,满十六岁的都可以分到一份,不满十六岁的减半。每家分到的土地好坏平均搭配。这些规定集中反映了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发展了历代农民战争提出的均贫富和均田的思想。
    • 9.
      天朝释义:⒈封建时代臣下称本朝的朝廷;藩属尊称宗主。⒉太平天国自称。
    • 10.
      天父释义:⒈视为始祖的男性代表或阳性本源的天国的神。⒉对父亲的尊称。⒊太平天国以天父称上帝。
    • 11.
      天王释义:⒈指天子。⒉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称号。⒊神话中指某些天神。
    • 12.
      太平天国释义:洪秀全、杨秀清等于1851年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1853年在天京(今南京)定都,建立国家政权。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1864年在清朝政府和外国侵略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 13.
      太平军释义:太平天国的军队。 金田起义时定名。在正副军师之下,有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各级指挥官。带兵官有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伍长等。有陆营、水营和土营,并有女军。另设圣库管收支,诸匠营和百工衙制造武器和军需物品。将士必须遵守命令,保护武器,爱护人民。
    • 14.
      小刀会释义:清代民间秘密团体。有属于白莲教的和属于天地会的两个支派。属于白莲教的支派,活动于山东、安徽、浙江等地,曾参加反帝斗争。属于天地会的支派,鸦片战争以后,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组织。1853年5月福建小刀会在黄威领导下于海澄(今并入龙海)起义,攻占漳州、厦门等地。1853年9月,刘丽川在上海领导小刀会起义,成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 15.
      拜上帝会释义:1843年洪秀全创立的农民反清组织。 他把西方的基督教教义加以改造,创立拜上帝会,利用宗教形式发动和组织群众。会员发展到几千人,遍布广西桂平附近各县,不断和封建势力展开斗争。1850年洪秀全动员会众到金田村集合,1851年发动金田村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
    • 16.
      捻军释义:清朝的一支农民起义队伍(1852-1868),活动在安徽北部和河南一带,主要领袖有张洛行、赖文光等。曾在太平天国领导下与太平军配合作战。1866年分为东、西两支,最后被清军消灭。
    • 17.
      湘军释义:清朝将领曾国藩组织的镇压太平军的军队。1852年太平军进入湖南,湖南湘乡人曾国藩奉命组办团练,镇压起义军,后扩编为湘军。湘军以亲属关系组编,全军共约7万人,由曾国藩全权统领,主要活动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带,曾多次被太平军击败。太平天国天京内讧后,湘军乘机反扑,1864年7月,攻陷天京。后湘军实力日大,发展成清末重要武装政治集团之一。
    • 18.
      金田起义释义:1851年1月11日(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洪秀全等领导农民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宣布成立太平天国。从此开始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19.
      韦昌辉释义:韦昌辉(1826-1856):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西桂平人。地主出身。1848年参加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时,领右军主将。后封北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参与外交事务。1856年利用洪秀全与杨秀清的矛盾,从江西带兵回京,残杀杨秀清及部属二万余人,并企图加害石达开、洪秀全,激起公愤,被洪秀全处死。
    • 20.
      黑旗军释义:⒈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白莲教起义军五大支即五大旗(黄、红、白、绿、黑)之一。曾在河北、山东一带进行反清活动,后与捻军会合抗击清军。⒉广西天地会起义军余部刘永福1866年组织的武装。以七星黑旗为军旗,故名。中法战争时英勇抗击法国侵略者,多次获胜。后清政府诱招刘永福,并不断裁减黑旗军人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调到台湾驻防。《马关条约》签订后,黑旗军和台湾各地义军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除刘返回大陆外,其所部黑旗军全部牺牲。

太平天国造句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是由于官逼民反,这也是封建统治腐败的结果。

2.洪秀全树起太平天国大旗后,天下一呼百应,汇成了声势浩大的起义洪流。

3.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此起彼落,大大地动摇了封建统治。

4.到了后期,太平天国君臣猜忌,祸起萧墙,终于导致了它的失败。

5.帝国主义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就如为虎傅翼,使太平军很快陷入绝境。

太平天国(taipingtiang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太平天国是什么意思 太平天国读音 怎么读 太平天国,拼音是tài píng tiān guó,太平天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太平天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