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寄言 寄言的意思
yán

寄言

简体寄言
繁体
拼音jì yán
注音ㄐ一ˋ 一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ì,(1) 托付。【组词】:寄托。寄存。寄情。寄怀。寄意。(2) 依靠,依附。【组词】:寄居。寄食。寄生虫。(3)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组词】:寄信。寄钱。(4) 认的亲属。【组词】:寄父。寄母。寄子。

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基本含义

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信息或寄托思念之情。

寄言的意思

寄言 [jì yán]

1. 犹寄语、带信。

3. 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寄言 引证解释

⒈ 犹寄语、带信。

《楚辞·九章·思美人》:“愿寄言於浮云兮,遇 丰隆 而不将。”
唐 元稹 《遣兴》诗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东西跳。”
明 袁宏道 《祝雨》诗:“寄言行雨儿,莫下山头去。”

⒉ 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是故復之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
《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建武 暨乎 义熙,歷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耳。”


寄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归风释义:⒈回风。 《文选·木华<海赋>》:“或乃萍流而浮转,或因归风以自反。”李周翰 注:“或因迴风以自归也。”⒉谓吹向故乡之风。晋 陆机《悲哉行》:“愿託归风响,寄言遗所钦。”南朝 梁 江淹《拜中书郎表》:“工谢綵轮,窃归风之价。”胡之骥 注引《括地图》:“奇肱氏 能为飞车,从风远行,汤 时西风吹车至 豫州,汤 破其车,不以示民。十年西风至,乃復作车遣归去 玉门 四万里。”
    • 2.
      痴小释义:幼稚;幼弱。唐 王建《送韦处士老舅》诗:“忆昨痴小年,不知有经籍。”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宋 范成大《樱桃花》诗:“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傍边自在开。”
    • 3.
      神仙署释义:即控鹤府,也称奉宸府。唐 宿卫近侍官署名,武后 时置。唐 卢照邻《行路难》诗:“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唐 宋之问《景龙四年祠海》诗:“三入文史林,两拜神仙署。”参见“控鹤”。
    • 4.
      莫训释义:谋划与教训。莫,通“謨”。语本《书·胤征》:“圣有謨训,明徵定保。”南朝 齐 谢朓《酬德赋》:“连篇章之莫训,欲寄言於往句。”
    • 5.
      遄死释义:犹速死。《诗·鄘风·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毛 传:“遄,速也。”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窃感《相鼠》之篇,无礼遄死之义。”前蜀 贯休《行路难》诗之五:“寄言世上为人子,孝义团圆莫如此。若如此,不遄死兮更何俟!”元 柳贯《题<郎中苏公墓志铭>后》:“未踰年,士气民情,安全如初,王薨而 张 亦遄死,屯耕事即废。”
    • 6.
      飞凫舃释义:指会飞的仙鞋。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王乔 者,河东 人也。显宗 世,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南朝 梁 沉约《和谢宣城》:“王乔 飞鳧舃,东方 金马门。”后亦借指官员。唐 卢照邻《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赠柳九陇》诗:“寄言飞鳧舃,岁晏共联翩。”

寄言(jiy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寄言是什么意思 寄言读音 怎么读 寄言,拼音是jì yán,寄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寄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