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送 [dì sòng]
1. 经由传达信息的手段(如邮件或电报)送发。
例递送情报。
英[ send; ]
2. 投递。
例递送信件。
英[ deliver; ]
递送 引证解释
⒈ 传送。
引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论简帖用白纸》:“更用一锦纸封袋递送,上下通行。”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关大妈》:“游击队的通讯联络,就像健全的神经系统那样灵活自如,最难递送的武器弹药,也通过了各种岗哨的检查,到了游击队员的手里。”
⒉ 犹递解。
引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如经过外夷部落,有诚心归化者,酌留官兵数十或二三百名,作一大台站以资递送。”
国语词典
递送 [dì sòng]
⒈ 投递、传送。
例如:「现代的邮差都利用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来递送信件,在时效及分量上比以前进步许多。」
递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付邮释义:交给邮局递送。
- 2.
传递释义: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辗转递送:传递消息。传递信件。传递火炬。
- 3.
信件释义:书信和递送的文件、印刷品。
- 4.
信差释义:⒈旧时称被派递送公文信件的人。⒉邮递员的旧称。
- 5.
军台释义:清 设在 新疆、蒙古 西北两路的邮驿。专管军报和文书的递送。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故官吏有罪者,效力军臺。”《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谈尔音 ﹞送家眷回乡,剩了个空人儿赴军臺效力去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那两位侍郎、京堂,更暗为援助,锻鍊成狱,把那都老爷革职,发往军臺。”
- 6.
取勘释义:⒈审理。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二:“叶康直 为转运使,以粮草不办……明日早,札子至,叶康直 枷项送 渭州 取勘。”《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四年》:“帝以 张天説 所进书立意狂妄,詆訕先帝,送 开封府 取勘。”⒉犹查核。《元典章·兵部三·给驿》:“﹝官员﹞到任之后,不幸病故,抛下家属……仰所在官司取勘,见数应付元去铺马车船,仍给行粮,递送还家。”
- 7.
塘报释义:⒈军事情报。 亦指专职传递紧急军情报告的人。⒉邸报。⒊清代自京至省,驿站设有塘兵,沿途接替递送。后来发行报纸,塘报废。⒋浙东一带赛会时,由一个化装的孩子骑马先行,预示赛会队伍即将到来,称“塘报”。
- 8.
寄信释义:⒈递送书信。 ⒉现代多通过邮局递送。
- 9.
寄柬释义:递送柬帖。
- 10.
寄递释义:邮局递送邮件。
- 11.
小袋释义:⒈用于装物或运物的小包。⒉;特指递送头等邮件或外交信函的、有封口装置的袋子。⒊小而薄的包装用物(如信封或扁平的袋)⒋常指皮革或帆布制平底、附有背带的小包。
- 12.
层递释义:⒈层层递进。严复《原强》:“夫 中国 今日之民,其力、智、德三者,苟通而言之,则经数千年之层递积累,本之乎山川风土之攸殊,导之乎刑政教俗之屡变,陶钧炉锤而成此最后之一境。”⒉逐级递送。《清史稿·刑法志三》:“凡诉讼在外由州县层递至於督抚,在内归总於三法司。”⒊修辞格的一种。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意思。
- 13.
快件释义:⒈运输部门把托运的货物分为快件、慢件两种,运输速度较慢、运费较低的叫慢件,运输速度较快、运费较高的叫快件。快件一般凭火车票办理托运,物品随旅客所乘列车同时运到。⒉邮政部门指需要快速递送的邮件。
- 14.
急电释义:⒈紧急发电报(给某人):急电上级请求支援。 ⒉需要赶紧拍发和递送的电报。
- 15.
急递铺释义:金、元、明 代传递文书的驿站。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设一铺,每铺设铺司一人,铺兵四、五人至十人。凡遇官府公文至,即行递送,不分昼夜,风雨无阻。
- 16.
投寄释义:(把书信等)交由邮局递送:投寄包裹。投寄邮件。
- 17.
投递释义:送(公文、信件等);递送:投递员。信上地址不明,无法投递。
- 18.
特快专递释义:专门递送时间性特别强的邮件的快速寄递业务。简称快递。也说速递。
- 19.
箱擎释义:谓箱装递送。
- 20.
蜚翘释义:指禽类的尾羽。 旧时插在书信上,以示需迅速递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