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i,(1) 背,反,不遵守。【组词】:违背。违反。违犯。违法。违抗。违章。事与愿违。(2) 不见面,离别。【组词】:久违。(3) 邪恶,过失。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1. 身体失去调和而不舒适,多用作称人生病的婉辞。
例贵体违和。
英[unwell;]
⒈ 不协调;失常。
引汉 焦赣 《易林·屯之泰》:“调摄违和,阴阳颠倒。”
《宋书·裴松之传》:“惧国俗陵頽,民风凋伪,眚厉违和,水旱伤业。”
⒉ 身体失于调理而不适。用于称他人患病的婉词。
引南朝 梁 沉约 《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又经违和极篤,忽自见大光明,遍於世界。”
宋 欧阳修 《嘉祐七年与王懿敏公书》:“昨日公谨相过,迺云近少违和,岂非追感悲戚使然邪?”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傅阁峰尚书》:“上违和,医药皆公掌之。”
⒈ 身体气血失调而生病。多用为称人生病的客套词。
引《南史·卷七三·孝义传上·刘沨传》:「公去岁违和,今欲发动。」
《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令亲外太妈陆氏,身体违和,特地叫我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