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摛藻 摛藻的意思
chīzǎo

摛藻

简体摛藻
繁体
拼音chī zǎo
注音ㄔ ㄗ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ī,(1) 舒展;散布。【组词】:摛锦布绣。英名远摛。(2) 铺陈。【例句】:“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

zǎo,(1) 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无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极少数可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地方。【组词】:水藻。海藻。小球藻。藻类植物。(2) 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亦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组词】:狸藻。金鱼藻。(3) 指华丽的文彩、文辞。【例句】:藻思(多采的文思)。藻丽。藻绘(文采)。藻井(中国传统建筑物天花板上一方一方的彩画)。藻镜(指品评鉴别。亦称“藻鉴”)。辞藻。藻饰。(4) 古代帝王冕上系玉的五彩丝绳。【组词】:玉藻。

摛藻的意思

摛藻 [chī zǎo]

1. 铺陈辞藻。意谓施展文才。

摛藻 引证解释

⒈ 铺陈辞藻。意谓施展文才。

汉 班固 《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也。”
唐 虞世南 《门有车马客行》:“高谈辨飞兔,摛藻握灵蛇。”
宋 林逋 《寄茂才冯彭年》诗:“无如摛藻妙,所惜赏音稀。”
清 林则徐 《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诚使邪蒿必斥,自严溺口之防;定知摛藻为华,竚入点头之选。”


国语词典

摛藻 [chī zǎo]

⒈ 铺陈辞藻。

《文选·班固·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于殿最也。」
《文选·左思·蜀都赋》:「幽思绚道德,摛藻掞天庭。」


摛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索释义:古书名。 后代多以指称古代典籍或八卦。《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杜预 注:“皆古书名。” 孔颖达 疏引 孔安国 《尚书序》:“八卦之説,谓之八索。索,求其义也。”又引 贾逵 云:“八索,八王之法。”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六蓺备研,《八索》必该,斯则富矣;振翰摛藻,德音无穷,斯则贵矣。” 唐 杨炯 《<王勃集>序》:“每览韦编,思弘大《易》。周流穷乎八索,变动该乎四营,为之发挥,以成注解。”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王初寮草詔曰:‘太极函三,运
    • 2.
      摛华释义:犹摛藻。
    • 3.
      摛章释义:犹摛藻。
    • 4.
      摛翰释义:摛藻。
    • 5.
      摛藻释义:铺陈辞藻。 意谓施展文才。汉 班固《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也。”唐 虞世南《门有车马客行》:“高谈辨飞兔,摛藻握灵蛇。”宋 林逋《寄茂才冯彭年》诗:“无如摛藻妙,所惜赏音稀。”清 林则徐《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诚使邪蒿必斥,自严溺口之防;定知摛藻为华,竚入点头之选。”
    • 6.
      春华释义:⒈春天的花。《汉书·叙传上》:“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唐 骆宾王《畴昔篇》:“容鬢年年异,春华岁岁同。”鲁迅《无题》诗:“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⒉谓春天开花。参见“春华秋实”。⒊喻青春年华;少壮之时。唐 李白《惜馀春赋》:“望夫君兮兴咨嗟,横涕泪兮怨春华。”郁达夫《再游高庄偶感续成》诗:“从知人世原无定,始信春华例有秋。”⒋喻女子娇艳的容颜。明 何景明《明月篇》:“红闺貌减落春华,玉门 肠断逢秋色。”
    • 7.
      溺口释义:谓因言语不慎,招人怨恨而遭祸殃。语本《礼记·缁衣》:“小人溺於水,君子溺於口。”孔颖达 疏:“君子溺於口者,言卿大夫之君子以口伤人,而致怨恨,遂被覆没,亦如溺於水不能自治也。”清 林则徐《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诚使邪蒿必斥,自严溺口之防;定知摛藻为华,竚入点头之选。”
    • 8.
      龙鸾释义:⒈龙与凤。 亦喻贤士。⒉喻华美的文章。语本《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摛藻下笔,鸞龙之文奋矣。”李善注:“鸞龙,鳞羽之有五彩,故以喻焉。”吕向注:“鸞龙,有五色文章也。”唐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裴生览千古,龙鸞炳天章。”⒊喻指乐器声音美妙,如龙吟凤鸣。

摛藻(chiz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摛藻是什么意思 摛藻读音 怎么读 摛藻,拼音是chī zǎo,摛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摛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