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灾 [nián zāi]
1. 指自然灾害。
年灾 引证解释
⒈ 指自然灾害。
引晋 陶潜 《有会而作诗》序:“旧穀既没,新穀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
年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凶灾释义:凶年灾荒。亦泛指灾难,灾祸。《礼记·月令》:“先雷三日,奋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汉书·朱邑传》:“大司农 邑,亷洁守节,退食自公……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閔之。”宋 陆游《即席》诗之一:“村邻相乐君勿笑,要是安健无凶灾。”清 刘大櫆《乞里人共建义仓引》:“去年凶灾,民皆飢乏。”
- 2.
加数释义:⒈增加数量。 唐 白居易《昼寝》诗:“暑风微变候,昼刻渐加数。”宋 苏轼《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苏、湖、常、秀 等州,频年灾伤,人户披诉,已倍去岁,检放青苗,亦必加倍。不惟人户闕食,亦恐军粮不足,欲乞检会去年体例,更赐加数。”⒉相加的各数中除第一个数是被加数外,其余的各数都是加数,如a+b+c中,b、c是加数。
- 3.
在上释义:⒈《书·吕刑》:“穆穆在上,明明在下。 ”孔颖达 疏:“言 尧 躬行敬敬之道在於上位。”后因以“在上”尊称帝王。唐 郑万钧《大唐故代国长公主碑》:“翌日,勑使来问,﹝公主﹞口自附奏:‘在上千万珍重。’”⒉在上位。对长辈或上司等的敬语。《水浒传》第八回:“林冲 执手对丈人説道:‘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 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清 孔尚任《桃花扇·争位》:“元帅在上,小将本不该争论。”《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众人连忙一齐跪倒,口称:‘太老爷在上,小人们都是些乱民。’”
- 4.
年灾月殃释义:同“年灾月厄”。明 汤显祖《牡丹亭·诇药》:“年灾月殃,瞑然一切无回向。”
- 5.
年灾释义:指自然灾害。晋 陶潜《有会而作诗》序:“旧穀既没,新穀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
- 6.
料应释义:估计;想来应是。 元 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料应他衣絶禄尽,时乖运拙,月值年灾。”明 高启《客中忆二女》诗:“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花王阁剩稿》中,有哭 天士 诗四首,曰:……料应尘海无堪语,且试驂鸞向紫清。”
- 7.
检放释义:指验灾放赈。 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寻常检放灾伤,依法须是检行根苗,以定所放分数。”宋 苏轼《相度准备赈济第二状》:“今年灾伤,实倍去年,但官吏上下,皆不乐检放,讳言灾伤。”
- 8.
消坏释义:毁掉。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猛想起,十年前,兀那鸦飞不过的田宅,甚么是月值年灾,可便的眼睁睁一时消坏。”
- 9.
灾潦释义:亦作“灾潦”。水灾。《后汉书·顺帝纪》:“连年灾潦,冀 部尤甚。”《宋史·贾易传》:“苏軾 守 杭,诉 浙 西灾潦甚苦。”参见“灾涝”。
- 10.
灾疫释义:亦作“灾疫”。指疫疠这种灾祸。汉 焦赣《易林·师之大有》:“灾疫病民,鰥寡愁忧。”《后汉书·杨终传》:“比年久旱,灾疫未息。”唐 戴叔伦《女耕田行》:“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 11.
牛囤释义:牛栏。 唐 戴叔伦《女耕田行》:“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 12.
荐饥释义:⒈连年灾荒;连续灾荒。《左传·僖公十三年》:“晋 荐饥。”孔颖达 疏引 李巡 曰:“连岁不熟曰荐。”宋 苏轼《喜雨亭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⒉见“荐饥”。⒊亦作“荐飢”。连年灾荒;连续灾荒。荐,通“洊”。《北史·儒林传下·黎景熙》:“或恐极阳生阴,秋多雨水,年復不登,人将无颜。如又荐飢,为虑更甚。”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担粥》:“道光 癸巳,林文忠公 抚 吴,冬荐饥。”
- 13.
营殖释义:⒈种植。 《魏书·源怀传》:“景明 以来,北蕃连年灾旱,高原陆野,不任营殖,唯有水田少可菑亩。”⒉谓经商求利。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俗侈》:“且曩时人家尚多营殖之计,如每岁赴京贩酒米,贩纱缎,贩杂货者,必得厚息而归。”明 陈子龙《申节愍公传》:“方先皇帝时,惩贪法严,而士大夫营殖不少衰。”
- 14.
雪压释义:⒈积雪压着。 唐 白居易 《题遗爱寺前溪松》诗:“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宋 苏轼 《如梦令·有寄》词:“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⒉喻严酷的折磨、迫害。 唐 白居易 《京使回累得南省诸公书因以长句诗寄谢》:“雪压泥埋未死身,每劳存问愧交亲。”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我受尽了些雪压波风筛。猛想起,十年前,兀那鸦飞不过的田宅,甚么是月值年灾,可便的眼睁睁一时消坏。” 清 秋瑾 《春寒看花》诗:“才见萌芽两三叶,又教雪压要霜欺。”⒊积雪垂直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强。
- 15.
震蚀释义:亦作“震食”。地震和日、月食。《汉书·谷永传》:“申以大水,著以震蚀,各有占应,相为表里。”《后汉书·刘陶传》:“天灾不有痛於肌肤,震食不即损於圣体。”《宋书·五行志五》:“太康 七年正月甲寅朔,日有蚀之。乙亥,詔曰:‘比年灾异屡发,邦之不臧,实在朕躬,震蚀之异,其咎安在?’”
- 16.
频年释义:连续几年频年灾旱。
- 17.
饥馑荐臻释义:饥馑:饥荒;荐臻:接连到来。连年灾荒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