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徒人 徒人的意思
rén

徒人

简体徒人
繁体
拼音tú rén
注音ㄊㄨˊ ㄖ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ú,(1) 步行。【组词】:徒步。徒涉。(2) 空。【组词】:徒手。(3) 白白地。【组词】:徒然。徒劳无益。(4) 只;仅仅。【组词】:家徒四壁。(5) 从事学习的人。【组词】: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组词】:信徒。教徒。党徒。(7) 人(多指坏人)。【组词】: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组词】:徒刑。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基本含义

徒劳无功、白费力气

徒人的意思

徒人 [tú rén]

1. 指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

2. 步兵。

3. 内侍。

4. 弟子,门生。《汉书·艺文志》“凡《论语》十二家”中有《孔子徒人图法》二卷。

6. 服劳役的人。

徒人 引证解释

⒈ 指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

《管子·参患》:“将徒人,与俴者同实。”
尹知章 注:“徒人,谓无兵甲者。”

⒉ 步兵。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车毋驰,徒人毋趋。”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问》:“敌虽十倍,便我车骑,三军可击。此击徒人之道也。”

⒊ 内侍。《汉书·古今人表》作“寺人 费”。

《左传·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屨。反,诛屨於徒人 费。”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徒当为侍字之误也。侍人即寺人。”

⒋ 弟子,门生。

清 曾国藩 《送唐先生南归序》:“仲尼 既没,徒人分布四方,转相流衍。”

⒌ 服劳役的人。

《秦併六国平话》卷下:“秦 十二里一亭,亭置二长,主督盗贼,为县送徒人往 驪山。”


徒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作徒释义:⒈被判徒刑而罚作劳役的人。 《汉书·成帝纪》:“壬午,行幸初陵,赦作徒。”颜师古 注:“徒人之在陵作役者。”《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三年》:“赦作徒、繫囚。”⒉泛指服劳役的人。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轿释名》:“禹 行九州山川险阻八年之久,必不当与作徒同步行。”
    • 2.
      侵寇释义:侵犯,入寇。 《汉书·食货志下》:“作货布后六年,匈奴 侵寇甚,莽 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后汉书·窦融传》:“其后 匈奴 惩乂,稀復侵寇,而保塞 羌胡 皆震服亲附。”《晋书·谢玄传》:“于时 苻坚 强盛,边境数被侵寇,朝廷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安 乃以 玄 应举。”
    • 3.
      公坐释义:⒈因公务犯罪。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又诸居职其犯公坐者,以法律从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庚子,太常博士 邓餘庆,坐受誓戒不及,在法,私罪当劾举主,詔释之。帝因谓宰相曰:‘连坐举官,诚亦不易;如此公坐,犹或可矜。’”⒉谓公众场合。《宋书·袁湛传》:“重(谢重)子 绚,湛 之甥也,尝於公坐陵 湛。”《元典章·吏部六·儒吏》:“本府州官公坐对众,将犯重刑人某至徒人某,对各人家属同行引审。”
    • 4.
      回扬释义:严佑之义绅作霖,江苏丹徒人。
    • 5.
      开屯释义:谓屯聚人员,开垦荒地。《清史稿·食货志一》:“曩 年羹尧 定议开屯,发北五省徒人能种地往 布隆吉尔 兴垦。”
    • 6.
      徒人释义:⒈指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管子·参患》:“将徒人,与俴者同实。”尹知章 注:“徒人,谓无兵甲者。”⒉步兵。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车毋驰,徒人毋趋。”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问》:“敌虽十倍,便我车骑,三军可击。此击徒人之道也。”⒊内侍。《左传·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屨。反,诛屨於徒人 费。”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徒当为侍字之误也。侍人即寺人。”《汉书·古今人表》作“寺人 费”。⒋弟子,门生。清 曾国藩《送唐先生南归序》:“仲尼 既没
    • 7.
      数众释义:数名和尚。佛教称其教众徒人数为众,有僧若干即谓若干众,或谓数众。

徒人(tu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徒人是什么意思 徒人读音 怎么读 徒人,拼音是tú rén,徒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徒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