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削平 削平的意思
xuēpíng

削平

简体削平
繁体
拼音xuē píng
注音ㄒ一ㄠ ㄆ一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ē xiāo,(1) 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削苹果皮。削铅笔。(2) 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组词】:削球。(1) 义同削(xiāo),用于一些复合词。【组词】:削铁如泥。削足适履。(2) 减少;减弱。【组词】:削减。削弱。(3) 除去。【例句】:削职为民 。(4) 搜刮;掠取。【组词】:剥削。

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基本含义

指将高低不平的地面或物体修整平整。

削平的意思

削平 [xuē píng]

1. 铲平,清除。

3. 平定,消灭。

削平 引证解释

⒈ 铲平,清除。

唐 李绅 《禹庙》诗:“削平水土穷沧海,畚鍤东南尽 会稽。”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一:“生意蓬勃的农场里,如果点缀着死寂的坟墓,多么不调和啊;所以必须把它削平。”

⒉ 平定,消灭。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至如 秦帝 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
宋 李纲 《与郑少傅书》:“窃恐此贼难以指日削平,矧亦未易制其衝突也。”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位天子﹞在位四十八年,削平了三处寇乱。”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二节:“道宗 削平叛乱,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国语词典

削平 [xuē píng]

⒈ 切削物体使平滑。

如:「这木材要先削平了才能用。」

⒈ 平定。

《儒林外史·第一回》:「不数年间,吴王削平祸乱,定鼎应天,天下一统,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削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乂宁释义:安宁。汉 张衡《东京赋》:“区宇乂寧,思和求中。”《后汉书·杨赐传》:“五登袞职,弭难乂寧。”隋 杨昭《答蒋州事书》:“江东混一,海内乂寧。”明 归有光《隆庆元年浙江程策》之一:“削平僭乱,海宇乂寧。”
    • 2.
      僭伪释义:⒈指越礼不轨之事。《后汉书·孔融传》:“是时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⒉旧指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宋书·武帝纪下》:“姦宄具歼,僭伪必灭。”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清赵翼《瓯北诗话·高青丘诗》:“独是张士诚有浙右时,羣彦多受其宫,青邱独屏居吴淞江上,其不仕僭伪,已有卓识。”白寿彝《谈史学遗产》:“《通鉴纲目》强调正统,就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专拥护某一皇朝的统治,而对于反对这种统治的政治力量一概称作‘僭伪’。”
    • 3.
      僭僞释义:⒈指越礼不轨之事。 《后汉书·孔融传》:“是时 荆州 牧 刘表 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⒉旧指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宋书·武帝纪下》:“姦宄具歼,僭伪必灭。”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清 赵翼《瓯北诗话·高青丘诗》:“独是 张士诚 有 浙右 时,羣彦多受其宫,青邱 独屏居 吴淞江 上,其不仕僭伪,已有卓识。”白寿彝《谈史学遗产》:“《通鉴纲目》强调正统,就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专拥护某一皇朝的统治,而对于反对这种统治的政治力量
    • 4.
      刬平释义:削平,铲平。《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六》:“潞 州城竣而隍深,至是命帝剗平之,因詔诸方镇撤防城之备焉。”清 王士禛《居易续谈》卷下:“仰祈天威乾断,勅地方有司立仆其碑,剗平其墓。”郭沫若《太阳礼赞》诗:“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刬平!”
    • 5.
      削平释义:消灭;平定:削平叛乱。
    • 6.
      剗平释义:削平,铲平。《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六》:“潞 州城竣而隍深,至是命帝剗平之,因詔诸方镇撤防城之备焉。”清 王士禛《居易续谈》卷下:“仰祈天威乾断,勅地方有司立仆其碑,剗平其墓。”郭沫若《太阳礼赞》诗:“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刬平!”
    • 7.
      奋张释义:⒈有力地伸展、张开。唐 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磔其梟狼,养以雨风,桑穀奋张,厥壤大丰。”宋 叶适《参议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其人往往有奋张鬚髯,凭託气势,生事立威以自贤者。”明 唐顺之《指挥佥军汤雪江墓碑铭》:“公本将家子,当其擐甲跃马,鬚髯奋张,可谓雄勇。”⒉振奋;奋扬。《新唐书·康承训传》:“承训 罢冗费,市马益军,军乃奋张。”宋 岳飞《奏辞太尉第二札子》:“臣顷自天下兵兴时,实有志於奋张皇威,削平僭乱。”
    • 8.
      摽举释义:⒈显示,标明。摽,通“标”。《隋书·音乐志上》:“是以五帝作乐,三王制礼,摽举人伦,削平淫放。”⒉高举。《宋书·谢灵运传论》:“灵运 之兴会摽举,延年 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透,垂范后昆。”摽,一本作“标”。
    • 9.
      斩岸释义:谓削平水边高地。
    • 10.
      翦夷释义:削平。
    • 11.
      翦平释义:削平;扫平。
    • 12.
      肃菁释义:同“肃清”。 谓削平寇乱。菁,太平天囯“清”的代用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救世歌》:“佇见妖魔速灭,天下肃菁,江山一统,万古太平,共享天父天兄之真福,岂不美哉!”
    • 13.
      芟夷大难释义:削平大乱。
    • 14.
      逆折释义:⒈水流回旋貌。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横流逆折,转腾潎洌。”唐 李白《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蔡寅《<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纷紜鬱扰,横流逆折。”⒉挫折;摧折。《三国志·蜀志·伊籍传》:“遣东使於 吴,孙权 闻其才辩,欲逆折以辞。”宋 秦观《治势下》:“削平僭伪之威,足以逆折姦侠之气。”宋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荐杨诚斋》:“若朝廷之上得如此三数辈,可以逆折奸萌,矫厉具臣,为益非浅。”《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时 冯拯 继 丁谓 为首相,颇欲躡 谓 故迹,曾(王
    • 15.
      逋寇释义:逃寇,流寇。 《晋书·陶璜传》:“夷帅 范熊 世为逋寇,自称为王,数攻百姓。”《宋书·自序传·沉田子》:“积纪逋寇,旦夕夷殄。”隋文帝《赐高丽王汤玺书》:“歷代逋寇,一朝清荡。”唐 韩愈《送张侍郎》诗:“两府元臣今转密,一方逋寇不难平。”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洪文襄公》:“公自 顺治 元年入关,为内院大学士。次年即出驻 江 南,以次削平逋寇。”
    • 16.
      铲剃释义:铲除﹔削平。
    • 17.
      铲削释义:⒈铲除;削平。⒉损害。⒊铲凿刻削。
    • 18.
      铲咋释义:切除;削平。
    • 19.
      铲薙释义:铲除;削平。
    • 20.
      锛子释义:削平木料的工具,柄与刃具呈丁字形,刃具扁而宽,使用时向下向里用力。

削平(xiaop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削平是什么意思 削平读音 怎么读 削平,拼音是xuē píng,削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削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