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民 [zhào mín]
1. 古称天子之民,后泛指众民,百姓。
兆民 引证解释
⒈ 古称天子之民,后泛指众民,百姓。
引《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郑玄 注:“天子曰兆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兆民所仰,美报兴焉。”
宋 范仲淹 《尧舜率天下以仁赋》:“故得兆民就日,万国慕羶。”
《水浒传》第七六回:“擒拿众贼,以安兆民。”
国语词典
兆民 [zhào mín]
⒈ 万民、百姓。
引《书经·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礼记·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兆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倒垂释义:⒈指物体倒悬着垂下。北周 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月悬唯返照,莲开长倒垂。”唐 柳宗元《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连山倒垂,万象在下,浮空泛景,荡若无外。”⒉指人头朝下脚朝上地被倒挂,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宋 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朝廷当此之际,解兆民倒垂之急,救国家累卵之危,岂暇必俟三年然后改之哉!”宋 岳飞《谢讲和赦表》:“图暂安而解倒垂,犹之可也;顾长虑而尊中国,岂其然乎!”⒊倒挂着下缒。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黄连花》:“其一枝生絶壁间,募人悬絙倒垂取之,重至三两。
- 2.
允殖释义:生息繁衍。 《南齐书·武帝纪》:“柔远能邇,兆民所以允殖。”《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元年》:“宇内乂安,兆民允殖,以迄于今,皆由治军以礼故也。”
- 3.
兆众释义:兆民。
- 4.
兆姓释义:兆民。
- 5.
兆庶释义:犹言兆民。
- 6.
兆黎释义:兆民。
- 7.
兆萌释义:兆民。萌,通“氓”。
- 8.
兆蒙释义:犹言兆民。
- 9.
凶族释义:原指与 尧 舜 部族敌对的四个部落。后亦泛称敌对的民族或恶人。《左传·文公十八年》:“舜 臣 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汉 徐干《中论·智行》:“若非 尧,则裔土多凶族,兆民长愁苦矣。”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在 周 之衰,难兴王室,放命者七臣,干位者三子,嗣王委其九鼎,凶族据其天邑。”《北齐书·幼主纪论》:“武平 在御,弥见沦胥,罕接朝士,不亲政事,一日万机,委诸凶族。”
- 10.
凶灾释义:凶年灾荒。亦泛指灾难,灾祸。《礼记·月令》:“先雷三日,奋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汉书·朱邑传》:“大司农 邑,亷洁守节,退食自公……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閔之。”宋 陆游《即席》诗之一:“村邻相乐君勿笑,要是安健无凶灾。”清 刘大櫆《乞里人共建义仓引》:“去年凶灾,民皆飢乏。”
- 11.
庆赖释义:语本《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后以“庆赖”谓庆幸得到依靠。
- 12.
康和释义:⒈平安。晋 王羲之《夫人帖》:“夫人涉道康和,足下小大皆佳。”⒉安宁和顺。《旧五代史·唐书·明帝纪四》:“自元臣镇静,庶事康和,兆民咸乐於有年,闔境弥坚於望幸。”
- 13.
惠养释义:⒈加恩抚养。《汉书·疏广传》:“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饗其赐,以尽吾餘日。”《新唐书·刘蕡传》:“念百姓之怨痛,在择良吏以任之,使明惠养之术。”《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五年》:“夫一家之长,必惠养子孙;天下之君,必惠养兆民。”⒉犹豢养。清 唐孙华《责猫》诗:“惠养及二载,肥泽若可悦。”
- 14.
欣戴释义:欣悦拥戴。《逸周书·明堂》:“四海兆民,欣戴 文 武。”《晋书·元帝纪》:“苍生顒然,莫不欣戴。”宋 苏辙《贺擒鬼章表》:“臣等镇抚无功,黽勉备位。幸依干羽之化,庶睹兵革之藏;欣戴之心,倍万伦等。”《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今陛下初即大位,中外欣戴,四方之兵,不日云集,敌骑必不能久留。”
- 15.
济民释义:语出《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 ”毛 传:“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无为神羞辱。”后因以“济民”谓救助百姓。
- 16.
神羞释义:使神羞辱。《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孔 传:“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无为神羞辱。”《左传·襄公十八年》:“苟捷有功,无作神羞。”
- 17.
端拱释义:⒈正身拱手。 指恭敬有礼,庄重不苟。《庄子·山木》:“﹝ 孔子 ﹞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 猋氏 之风…… 颜回 端拱还目而窥之。”《晋书·隐逸传·张忠》:“冬则緼袍,夏则带索,端拱若尸。”《南史·王球传》:“王弘 兄弟贵动朝廷,球 终日端拱,未尝相往来。”清 刘大櫆《下殇子张十二郎圹铭》:“每垂髫自内庭徐徐行至学舍,北向端拱立,长揖乃就坐。”⒉指帝王庄严临朝,清简为政。《魏书·辛雄传》:“端拱而四方安,刑措而兆民治。”唐 欧阳詹《珍祥论》:“即虐如 秦皇,虽车辙遍于宇内,不如 太宗 端拱於堂上也。”唐
- 18.
羣姓释义:百官万民。词语出处百官万民。《礼记·祭法》:“王为羣姓立社曰大社。”孔颖达 疏:“羣姓,谓百官以下及兆民。言羣姓者,包百官也。”
- 19.
萧何律释义:汉 萧何 所制的典制律令。《汉书·刑法志》:“汉 兴,高祖 初入 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説。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姦,於是相国 萧何 攗摭 秦 法,取其宜於时者,作律九章。”唐 杜甫《忆昔》诗之二:“百餘年间未灾变,叔孙 礼乐 萧何 律。”亦省称“萧律”。元 雅琥《上执政四十韵》:“房 谋兼 杜 断,萧 律继 曹 遵。”
- 20.
行庆释义:犹行赏。《礼记·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郑玄 注:“庆谓休其善也。”唐 元稹《令狐楚等加阶制》:“既当行庆之恩,宜用加崇之典。”《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二年》:“先是郊祀行庆,中外官吏皆进秩,準(寇準)遂率意轻重,其素所喜者多得臺省清秩,所恶及不知者即叙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