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 [kǎo ròu]
1. 烤过的肉;将准备好的肉放于火之上或之前或将其放在烤炉中烤。
英[roast meat;]
国语词典
烤肉 [kǎo ròu]
⒈ 将肉放在架上烤熟。
例如:「为了节能减碳,很多社区都响应中秋节只联谊不烤肉了!」
⒉ 经烘烤的肉。
例如:「参加运动会,大家站在太阳下好几个钟头,都快变成烤肉了。」
烤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别有风味释义:另有一种趣味或特色:围着篝火吃烤肉,别有风味。
- 2.
叉烧释义:烤肉的一种方法,把腌渍后的瘦猪肉挂在特制的叉子上,放入炉内烧烤。 也有把腌渍过的肉过油后再烧烤的:叉烧肉。
- 3.
支子释义:⒈支撑物体的东西:车支子。⒉一种铁制的架在火上烤肉的用具,像箅子而带腿儿。
- 4.
残槃冷炙释义:冷炙:已经凉了的烤肉。指残剩的饭菜。也指权贵施舍的东西。
- 5.
炙肉释义:烤肉。《东观汉记·窦固传》:“炙肉未熟,人人长跪前割之。”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是月巷陌杂卖》:“是月时物,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大小米水饭、炙肉。”
- 6.
炙胾释义:烤肉。
- 7.
燔炙释义:⒈烧与烤。亦泛指烹煮。⒉指烤肉。亦泛指佳肴。
- 8.
燔肉释义:⒈烤肉使熟。⒉祭肉。燔,通“膰”。
- 9.
甘炰释义:美味的烤肉。
- 10.
脍灸人口释义:意指生鱼片和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
- 11.
脍炙人口释义: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宣和书谱》卷一○:“(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炙(zhì):烤肉。
- 12.
脔炙释义:烤肉片。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万牛臠炙,万瓮行酒。”《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洪(姚洪)曰:‘老贼!汝昔为 李氏 奴,扫马粪,得臠炙,感恩无穷。’”胡三省 注:“臠……肉作片也。炙……燔肉也。”
- 13.
脯燔释义:干肉和烤肉。
- 14.
膹炙释义:切成块的烤肉。
- 15.
行炙释义:传送烤肉。 亦泛指宴会时上菜。
- 16.
见弹求鸮炙释义:弹:弹丸;鸮:猫头鹰;炙:烤肉。看到弹丸,就想得到吃到美味的烤鸮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 17.
顾荣施炙释义:顾荣给佣人吃烤肉,之后每次遇险,那个佣人都会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