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 [dōng xiāng]
1. 见“东向”。
东乡 引证解释
⒈ 见“东嚮”。
⒉ 复姓。 汉 有 并州 护军 东乡子琴。见 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下。
东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香茶释义:东乡族讲究饮三香茶和五香茶。
- 2.
专业村释义:指我国农村中按专业分工、以专门生产技能从事某一行业的村庄。 《人民日报》24:“金塔县 中东乡 今年出现了养鸡、种瓜、笤把、建筑四个专业村。”
- 3.
东乡姓释义:出自子姓,东乡为人之后,以邑名为氏。
- 4.
东乡族释义:中国少数民 族之一。人口37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有本民族语言,兼通汉语文。多 信奉伊斯兰教。建有东乡族自治县。
- 5.
东向释义:⒈亦作“东乡”。亦作“东向”。面向东。古代以东为上方、尊位。⒉谓向东方进发。⒊见“东嚮”。
- 6.
压走骡释义:东乡族竞技之一。
- 7.
吃鸡尖释义:东乡族食俗。
- 8.
好兵释义:⒈爱好战阵攻杀之事;爱好军事。 《左传·隐公三年》:“公子 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王翦 者,频阳 东乡 人也。少而好兵,事 秦始皇。”⒉好战。汉 桓宽《盐铁论·地广》:“汤 武 之伐,非好兵也。”宋 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臣闻好兵犹好色也。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贼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
- 9.
沪剧释义:戏曲剧种。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的部分地区。在上海浦东民歌东乡调的基础上,经过上海滩簧、申曲等阶段发展而成。抗日战争后始称沪剧。
- 10.
花儿释义:中国民歌中山歌的一种。流行于甘肃、宁夏和青海接壤地带。当地的回、汉、撒拉、土、东乡、保安、裕固、藏族同用汉语演唱。从唱词结构上,可分为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
- 11.
营葬释义:办丧事。 《宋书·谢弘微传》:“东乡君 薨…… 弘微 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金史·循吏传·女奚烈守愚》:“父没时年十五,营葬如礼。”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考城隍》:“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毕,浣濯入室而没。”
- 12.
説士释义:游说之士。《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 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説士,东乡坐而责之。”明 王问《驻云飞·吊古》曲:“地割 鸿沟,千古英雄 项 与 刘。説士谈天口,战士屠龙手。”清 感惺《游侠传·侠踪》:“逐客令下,説士无家。”
- 13.
雅鍊释义:典雅洗练。 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二:“曲阜 孔检讨,广森 子也。词翰翩翩有家法,试霜瓦诗,最为雅鍊。”清 魏源《广东乡民与英夷告示》:“本应措词雅鍊,因尔等畜类不通文字,故用粗俗语浅之告諭。”
- 14.
韩英寺释义:在东乡聚居区到处可以看到高高耸立的清真寺,它遍布各个山庄。
- 15.
鼈伏释义:鳖低头俯伏。《埤雅·释鱼》:“世云鳖伏随日,谓随日光所转,朝首东乡,夕首西乡也。”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鳖》:“《类从》云:‘鼉一鸣而鳖伏,性相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