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 [xiǎo dāo]
1. 一种带柄的简单切割工具,由通常是钢制的锋利刀片构成。
英[ knife; small sword; ]
2. 其刀口可折合在柄中、以便在口袋中携带的一种切割工具。
英[ pocketknife; ]
小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合会释义:天地会的别名。天地会以反 清 复 明 为宗旨,相传以 洪武(明太祖 年号)的洪字为其代称,对内称“洪门”,会员互称“洪家兄弟”。因洪字有三点水偏旁,故又称“三点会”。后嫌只取左偏,偏而不全,不吉祥,故又取右偏“共”,“共”有会合之义,因改称“三合会”。《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洪杨奏稿·吴观察致倪方伯书》:“近日三合会匪东西四散,无处不有。”彭湃《海丰农民运动》:“三合会秘密结社之盛行,几乎普遍了全县。”
- 2.
刀儿释义:小的刀:小刀儿。 剃刀儿。铅笔刀儿。
- 3.
刀子释义:小刀儿。
- 4.
刀砺释义:⒈小刀和磨刀石。 古人或少数民族随身携带的日用品。⒉专指磨刀石。
- 5.
刻字释义:用小刀在木、石等上雕刻出文字。
- 6.
印照释义:执照,凭证。 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西北水利》:“宜咨抚臣,开諭军民,自备工本,官给印照,俾永为己业。”《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咸丰三年十二月丙申发出“上谕”一》:“城内接应之人又被搜杀,贼匪又得印照,可以影射。”
- 7.
可小刀释义:“可小刀”的意思是说可以还一小点点的价格,一般是用来买卖东西打广告的时候说的。一些二手交易信息中,标题或内容中作者加上“可小刀”,就是代表可以小范围内还价的意思。
- 8.
合聚释义:聚集;合拢。 《礼记·郊特牲》:“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饗之也。”《三国志·蜀志·李严传》:“二十三年,盗贼 马秦、高胜 等起事於 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宋 吴淑《江淮异人录·潘扆》:“请其碪以为戏,既至,扆 乃出一小刀子,细细切之至尽……乃合聚之,碪復如故。”清 陈天华《猛回头》:“分开易断,合聚难折。”
- 9.
大刀小刀释义:“刀”本是名词,但是在这里它引申为动词“砍”,来代替“砍价”、“削价”。大刀就是可以砍多一些价,小刀就是可以稍微砍价。
- 10.
学宫释义:⒈学校。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復徙舍学宫之旁。”宋 叶适《蔡知閤墓志铭》:“亲至学宫,课率诸生,劝教有义,士人兴起。”清 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年十餘岁,徒步从职方公读书学宫。”⒉旧指各府县的孔庙。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我们县里,礼义廉耻,一总都灭絶了!也因学宫里没有一个好官。”清 钮琇《觚賸续编·赵公裕后》:“武清县 学宫圮坏,公捐二百金首倡修整。康熙 戊午地震復倾,公独力重建,庙貌聿新。”《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刘元帅 坐於学宫明
- 11.
寄儿释义:义儿,干儿。《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洪杨奏稿》:“为首者,系 青浦 周立春 之寄儿 王 姓也,年约十七、八。”
- 12.
密揭释义:⒈秘密的奏疏。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亲书奏章》:“近年故相 王锡爵 密揭,亦其幼孙所写,故窃啟者不敢私易,得以初稿达御前。”⒉秘密的文告。清 毛祥麟《三略汇编·小刀会纪略》:“时 蓝守 回郡,统兵将至 上海,先有密揭入城,贼见之狂窘。”
- 13.
寸刃释义:⒈小刀。⒉泛指极小的武器。
- 14.
小刀会释义:清代民间秘密团体。有属于白莲教的和属于天地会的两个支派。属于白莲教的支派,活动于山东、安徽、浙江等地,曾参加反帝斗争。属于天地会的支派,鸦片战争以后,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组织。1853年5月福建小刀会在黄威领导下于海澄(今并入龙海)起义,攻占漳州、厦门等地。1853年9月,刘丽川在上海领导小刀会起义,成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 15.
市梢释义:市镇街道的尽头。《水浒传》第四回:“远远地杏花深处,市梢尽头,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癸丑嘉定纪事》:“﹝ 吴林 ﹞出市梢后,遣各勇回城,独带亲信勇数人赴 沪。”
- 16.
搅旋释义:⒈搅动使旋转。唐 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僧无畏》:“无畏 笑曰:‘斯不足致雨。’悉令撤之。独盛一鉢水,以小刀搅旋之。”⒉搅扰缭绕。茅盾《水藻行》四:“年代久远的大树,都被满天的雪花搅旋得看不清了。”
- 17.
搆哄释义:闹事。《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遐迩贯珍》:“江苏 上海县 於八月五日晨为 闽 粤 人聚党搆哄,戕县令,劫监司,毁文武大小各署。”
- 18.
明干释义:明智干练。宋 欧阳修《再论按察官吏状》:“莫若精选明干朝臣十许人,分行天下,尽籍官吏能否而升黜之。”明 无名氏《云间杂志》卷四:“苟年值其丰而佐之以明干之有司,则计日而成功者,常十之十。”《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清朝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档案资料·向荣奏稿》:“而兵积习,每以不得入城为耻。若不商派明干大员,管带精鋭兵勇,扼要堵剿,恐致首逆窜出,另生枝节。”
- 19.
楞楞释义:⒈凸起显露貌。孙景瑞《红旗插上大门岛》第二章一:“雷大鹏 一见几年来的老首长,变成这么瘦骨楞楞的,不禁吃了一惊。”⒉象声词。叶圣陶《绿衣》:“潮水似的狂风在空际涌过,震得我室的窗楞楞地响。”梁斌《红旗谱》二一:“他说着从怀里摸出一把小刀子,用手一摸刀锋,噌楞楞地响。”⒊发呆貌。《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何小姐 穿着件湖色短绸衫儿,一手扣着胸坎儿纽子,一手理着鬢角儿,两个眼皮儿还睡得楞楞儿的,从卧房里出来。”沈从文《萧萧》:“有一天,又听人说有好些女学生过路,听过这话的 萧萧,睁了眼做过一阵梦,楞楞的对日
- 20.
民脂释义:比喻人民的劳动果实。《封神演义》第九八回:“紂王 聚敛吸民脂,不信当年放 桀 时。积粟已无千载计,盈财岂有百年期。”《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朘民膏,剥民脂,官府直如盗贼。”川剧《谭记儿》第三场:“贪恋酒色,不理民情,荒怠政务,勒索民脂。”参见“民膏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