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庐 [shì lú]
1. 居室;房舍。
室庐 引证解释
⒈ 居室;房舍。
引《管子·山国轨》:“巨家美修其宫室者服重租,小家为室庐者服小租。”
《汉书·东方朔传》:“又坏人冢墓,发人室庐。”
宋 苏辙 《病后》诗:“一经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戎过室庐。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
明 方孝孺 《借竹轩记》:“古之达人以百世为斯须,以天地为室庐,以万物为游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或有室庐偪仄无地避煞者,又有压制之法,使伏而不出,谓之斩殃。”
国语词典
室庐 [shì lú]
⒈ 屋舍、住宅。
引《文选·宋玉·风赋》:「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
《文选·刘伶·酒德颂》:「行无辙迹,居无室庐。」
近住宅 室第
室庐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住宅释义:住房(多指规模较大的):住宅区。 居民住宅。
- 2.
住所释义:公民生活和进行民事活动的主要场所。 公民以其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场所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法人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 3.
室第释义:住宅。
- 4.
居处释义:⒈指平日的仪容举止。《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淮南厉王 朝,杀 辟阳侯,居处骄甚。”唐 韩愈《赠太傅董公行状》:“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諂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澄 帅官僚赴弔,宝寅 居处有礼,一同极哀之节。”⒉指日常生活。《论语·阳货》:“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汉书·刑法志》:“居处同乐,死生同忧,祸福共之。”《南史·孔靖传》:“曲阿 富人 殷綺 见 奂 居处俭素,乃餉
室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僭上释义:谓越分冒用尊者的仪制或宫室、器物等。 《汉书·食货志上》:“宗室有土,公郷大夫以下争於奢侈,室庐车服僭上亡限。物盛而衰,固其变也。”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树塞反坫,三归玉食,穰侯 之富,安昌 之泰,则有僭上洿浊之累。”《清史稿·爱新觉罗硕託传》:“四年,坐僭上越分,降辅国公。”
- 2.
圮废释义:毁弃;荒废。 唐 刘禹锡《奏记丞相府论学事》:“今之胶庠,不闻絃歌,而室庐圮废,生徒衰少。”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唐 曲江,开元 天宝 中旁有殿宇,安 史 乱后尽圮废。”明 李东阳《新修平阳府城记》:“平阳城,国朝 洪武 三年都督 冯公 某所建也,歷百有餘年,日益圮废。”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寧夏城 北二里许,有 海宝塔,古道场也,圮废久矣。”
- 3.
墝瘠释义:亦作“墝塉”。(土地)瘠薄。《三国志·魏志·卢毓传》:“而 譙 土地墝瘠,百姓穷困,毓 愍之,上表徙民於 梁国 就沃衍,失帝意。”《周书·李彦传》:“今可敛以时服,葬于墝塉之地,勿用明器、芻涂及仪卫等。”《新唐书·卢坦传》:“天德 故城地壤墝瘠,北倚山,去 河 远,烽候无所统接。”《天讨·豕常之裔<普告汉人>》:“即此数事观之,则圈地之初,室庐邱基,尽为旗民所有,以膏腴之壤入於旗,以墝瘠之地归之民,而墝瘠之地,仍依膏腴之壤起征,可谓虐政之尤者矣。况当此之时,旗奴逃亡,由旗员句摄,勿关有司。”
- 4.
市邑释义:市镇;城镇。 汉 王符《潜夫论·浮侈》:“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宋 陆游《过邻家》诗:“室庐封鐍多逋户,市邑萧条少醉人。”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军民辑和,市邑无扰。”
- 5.
平估释义:⒈公平的价格。《宋史·食货志下三》:“天圣 八年,上书者言:‘县官禁盐,得利微而害博,两池积盐为阜,其上生木合抱,数莫可较,宜听通商,平估以售,可以宽民力。’”⒉抑价。宋 秦观《论议上》:“於是变而为免役之法,虽曰岁使中外之民悉输僦直以免其身,然而平估至於室庐,检括及於车马,裒多以为宽剩,厚积以为封桩,则其弊又有甚於差役者矣。”
- 6.
庶人风释义:谓卑恶之风。 语出 战国 楚 宋玉《风赋》:“夫庶人之风,塕然起於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鬱烦寃,衝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餘。邪薄入瓮牖,至於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鬱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脣为胗,得目为蔑,啗齰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庶人风者,拂地扬尘转削。”参见“大王风”。
- 7.
握算释义:执算筹以计数。亦指谋划。《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吏执笔握算,入人室庐计其数。”胡三省 注引 史炤 曰:“算,所以筹算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言事·算学》:“户部胥吏,尽 浙 东巨奸,窟穴其间,那移上下,尽出其手,且精於握算,视官长犹木偶。”清 黄蛟起《西神丛语·许相公》:“是子非握算人,吾当授之经。”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非左操刃右握算,吾不知将何以生活之。”
- 8.
支干释义:⒈犹肢体。四肢;四肢和躯干。宋 苏舜钦《上孔待制书》:“如支干之护首目,枝叶之蔽本根,而籓垣之严室庐也。”一本作“支体”。⒉见“支干”。⒊亦作“支干”。支,地支;干,天干。古代以支干相配纪日,后亦用以纪年月。《周礼·秋官·乡士》“协日刑杀”汉 郑玄 注:“和合支干善日。”孙诒让 正义:“《五行大义》:干不独立,支不虚设,要须配合以定岁月日时。从甲至癸为干,从寅至丑为支。干、干同。”宋 司马光《葬论》:“今之葬书乃相山川冈畎之形势,考岁月日时之支干,以为子孙贵贱、贫富、寿夭、贤愚皆繫焉。”元 王实甫《集贤
- 9.
税间架释义:唐 代征收房屋税法。《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所谓税间架者,每屋两架为间,上屋税钱二千,中税千,下税五百,吏挚笔握算,入人室庐计其数。”
- 10.
繁庶释义:⒈众多。《后汉书·王符传》:“今以大 汉 之广土,士民之繁庶,朝廷之清明,上下之脩正,而官无善吏,位无良臣。”宋 司马光《论移张叔詹知蔡州不当状》:“蔡州 封部阔远,户口繁庶。”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宝坻县》:“汉 属 泉州,地产鱼盐芦苇…… 金世宗 东幸,见居民繁庶,始立为县。”清 唐甄《潜书·教蚕》:“室庐舟楫之繁庶,胜於他所。”⒉指众多的事务。清 姚鼐《夏县知县新城鲁君墓志铭》:“孰谓儒者不可以理繁庶,孰谓学古不可为今世语。”⒊繁荣富庶。宋 陶穀《清异录·地上天宫》:“﹝ 餘杭 ﹞百事繁庶,地上天
- 11.
舆服释义:车舆冠服与各种仪仗。古代车舆与冠服都有定式,以表尊卑等级。《左传·定公五年》:“王之在 随 也,子西 为王舆服以保路。”《史记·平準书》:“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清 张廷玉《杂兴》诗:“大智询芻蕘,殊勛谢舆服。”章炳麟《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械器舆服,古今异宜。”
- 12.
衢市释义:街市。 明 王士性《广志绎·两都》:“歷朝以来,都宫郡邑迁徙靡常,城隍墩堑填塞代有,以故洼池渠沼,满眼皆是……欲尽弃之,则室庐衢市,人情重迁,不若退卸稍东,挨 钟山 而填 燕雀。”
- 13.
赭寇释义:清 代统治阶级对 太平天囯 等农民起义军的诬蔑性称呼。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越医》:“越 中自昔多名医,代有传绪。赭寇乱后,不特世医歇絶,崛起者更无人。”清 王韬《瀛壖杂志》卷二:“咸丰 三年赭寇之乱,园中室庐为贼巢穴。”清 王韬《瀛壖杂志》卷二:“赭寇之乱,江 浙 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