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 [fǎng gǔ]
1. 寻访古迹:河套 访古ㄧ访古寻幽。
访古 引证解释
⒈ 查考古训。
引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封第三表》:“臣炤册访古,诵史稽昔。以为敷道之寄,管物成务;总録之重,匡绩毗风。”
⒉ 探寻古迹。
引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二:“浩劫因王造, 平臺 访古游。”
清 孙星衍 《<京畿金石考>序》:“京畿为四方之枢,极访古之所必至,而方志俱无金石一门。”
叶剑英 《酒泉》诗:“风雪关山访古来,评泉品酒看光杯。”
国语词典
访古 [fǎng gǔ]
⒈ 探访古迹。
引《宋史·卷四三六·儒林传六·郑樵传》:「久之,乃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
《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那些祭品的器皿,都是访古购求的。」
访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搜奇访古释义:搜寻奇山异水,访问名胜古迹。出处:宋·赵佶《宣和画谱·山水二·高克明》:“喜游佳山水,搜奇访古,穷幽探绝,终日忘归。
- 2.
祖武释义:谓先人的遗迹、事业。武指步武,足迹。《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郑玄 笺:“戒慎其祖考所履践之迹。”朱熹 集传:“武,迹也。”北周 庾信《周祀宗庙歌·皇夏四》:“百灵光祖武,千年福考孙。”宋 范成大《三登乐》词之四:“人笑此翁,又来访古。况五湖、元自有,扁舟祖武。”明 宋濂《重刊<贞观政要>序》:“文宗 践位,始喜读而篤行之。太和 初,政灿然可观,虽未能如 贞观 之治,亦可谓能法其祖武者矣。”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四九回:“乾隆 中叶以来,久不行献俘礼,此次擒获 张格尔,道光帝 思绳祖武
- 3.
蟠薄释义:⒈亦作“蟠礴”。广大无边貌;高大貌。宋 司马光《陪同年吴冲卿登宿州北楼望梁楚之郊访古作是诗》:“蟠薄数千里,焚劫无餘留。”明 张居正《杨襄毅墓志铭》:“其处於世也,巍然如 泰 华 之蟠礴,浩然如沧溟之含纳。”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卷一:“山川蟠薄,鬱积不尽,起伏洪涛巨浸閒。”⒉充满貌。唐 卢照邻《释疾文·悲夫》:“蟠薄烦寃兮,长愤惋。”
- 4.
访古释义:寻访古迹:河套访古。 访古寻幽。
- 5.
详赡释义:⒈充盈饱满。 《梁书·萧确传》:“确 每临阵对敌,意气详赡,带甲据鞍,自朝及夕,驰骤往返,不以为劳。”⒉详细丰富;详细充实。宋 陆游《施司谏注东坡诗序》:“近世有 蜀 人 任渊,尝註 宋子京、黄鲁直、陈无己 三家诗,颇称详赡。”《明史·文苑传三·王慎中》:“壮年废弃,益肆力古文,演迤详赡,卓然成家,与 顺之 齐名。”郭沫若《今昔集·钓鱼城访古》:“《县志》内容甚为详赡。”
- 6.
谢安墩释义:古迹名。晋 谢安 与 王羲之 登临处。在今 南京市 城东隅 蒋山 半山上。唐 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冶城 访古跡,犹有 谢安墩。”自注:“此墩即 晋 太傅 谢安 与右军 王羲之 同登,超然有高世之志,余将营园其上,故作是诗。”宋 王安石 有《谢安墩》诗。
- 7.
陵丘释义:亦作“陵邱”。大丘;大阜。《墨子·节用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堀穴而处焉。”唐 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宋 司马光《陪同年吴冲卿登宿州北楼望梁楚之郊访古作是诗》:“乘高极回望,坦坦无陵邱。”
- 8.
雨色释义:⒈雨中的景色。 南朝 陈 萧铨《巫山高》诗:“猿声不辨处,雨色詎分空。”唐 宋之问《早入清远峡》诗:“雨色摇丹嶂,泉声聒翠微。”宋 吴文英《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词:“笑携雨色晴光,入春明朝市。”⒉天欲下雨的景象。唐 张旭《山行留客》诗:“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 李白《宿巫山下》诗:“雨色风吹去,南行拂 楚王。高丘怀 宋玉,访古一霑裳。”⒊犹落红。落花。宋 毛滂《摊声浣溪沙·吴兴僧舍竹下与王明之饮》词:“雨色流香绕坐中,映堦疏竹一丛丛。”
- 9.
齾齹释义:残缺。清 钱谦益《华山庙碑歌》:“去年登 岱 访古蹟,开元 八分半齾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