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抬 [káng tái]
1. 谓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
扛抬 引证解释
⒈ 谓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
引《元典章·刑部十九·禁宰杀》:“凡有倒死水黄牛隻,不以远近须令牛主扛抬赴官相视过,方许开剥。”
《水浒传》第十八回:“随即把 白胜 头脸包了,带他老婆,扛抬贜物,都连夜赶回 济州 城里来。”
《儒林外史》第三回:“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
扛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扛抬释义:谓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元典章·刑部十九·禁宰杀》:“凡有倒死水黄牛隻,不以远近须令牛主扛抬赴官相视过,方许开剥。”《水浒传》第十八回:“随即把 白胜 头脸包了,带他老婆,扛抬贜物,都连夜赶回 济州 城里来。”《儒林外史》第三回:“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
- 2.
扛擡释义:谓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 《元典章·刑部十九·禁宰杀》:“凡有倒死水黄牛隻,不以远近须令牛主扛抬赴官相视过,方许开剥。”《水浒传》第十八回:“随即把 白胜 头脸包了,带他老婆,扛抬贜物,都连夜赶回 济州 城里来。”《儒林外史》第三回:“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
- 3.
扶舁释义:护持扛抬。
- 4.
抬舁释义:扛抬。
- 5.
担舁释义:扛抬。
- 6.
擡舁释义:扛抬。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公主出降》:“用檐床数百,铺设房卧,并紫衫卷脚幞头,天武官抬舁。”
- 7.
梯轿释义:山区的一种交通工具。 于二长竹竿之间,绷以竹片或绳索,略成梯状,前后两人扛抬而行,作用如轿,故称“梯轿”。也称滑竿。
- 8.
棚杠释义:旧时为丧家承办搭棚,扛抬灵柩、冥器等事宜者。
- 9.
练舁释义:谓以白布担架扛抬。
- 10.
襻舆释义:又称肩舆。 古代一种由人扛抬的代步工具。用于老人乘坐或朝廷优礼老病大臣。因其以皮为襻而扛之,故称。《南史·萧范传》:“会理 懦而无谋,所乘襻舆施版屋,冠以牛皮。”《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襻舆者,舆掆施襻,人以肩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