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块 [fāng kuài]
1. 四方形的物体。
方块 引证解释
⒈ 四方形的物体。
引茅盾 《色盲》六:“林白霜 慢慢地将这信笺折迭成小方块,拈在手指上轻轻地颤着,似乎估量它的轻重;然后藐然一笑,随手撩在字纸簏中。”
国语词典
方块 [fāng kuài]
⒈ 正方形或正方体的通称。
例如:「方块酥」、「魔术方块」。
⒉ 报纸副刊每日刊出的短文,因全文排成方块形,故称为「方块」。
方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篆体释义: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
- 2.
井田制释义: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奴隶主为计算自己封地的大小和监督奴隶劳动,把土地划分成许多方块,因像“井”字形,所以叫做井田制。
- 3.
合文释义:又称合书,指把二字或以上的汉词浓缩成一个汉字书写单位(一个方块字字符)的文字形式,涉及构字部件的置换、重用,有时甚至会减省部分,而读音则仍保留原本的多音节读法不变。
- 4.
富贵衣释义:传统戏中扮演贫士、乞丐一类人物的衣饰。俗称海青,又名道袍。全身黑色,破褶,上缀很多杂色小三尖块、方块和圆块,表示破蔽不堪。剧中人穿着此衣,预示后必贵显,故称富贵衣。如《鸿鸾禧》中的 莫稽、《打侄上坟》中的 陈大官 等所服均是。
- 5.
扑克释义:一种纸牌,共52张,分黑桃、红桃、方块、梅花四种花色,每种有A,K,Q,J,10,9,8,7,6,5,4,3,2各一张,现在一般都另增大王、小王各一张,玩法很多。[英Poker]
- 6.
打格子释义:将不拘颜色地划成方块;尤指在种植前将(土地)规划成棋格状或许多方块。
- 7.
方字释义:指供幼儿识字用的书于方块纸上的字。
- 8.
歪七竖八释义:杂乱不整的样子。 茅盾《上海·我的二房东》:“沿马路的电灯柱上,里门口,都有些红纸小方块;烂疮膏药似的,歪七竖八贴着。”
- 9.
歪七竪八释义:杂乱不整的样子。茅盾《上海·我的二房东》:“沿马路的电灯柱上,里门口,都有些红纸小方块;烂疮膏药似的,歪七竖八贴着。”
- 10.
水精盐释义:亦作“水晶盐”。 一种晶莹明澈如水晶的盐。唐 李白《题东溪公幽居》诗:“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秖有水精盐。”《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 魏主 ﹞赐 浩 御縹醪十觚,水精盐一两。”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一:“环庆 之墟有盐池,产盐皆方块,如骰子,色莹然明彻,盖即所谓水晶盐也。”
- 11.
爰金释义:也称印子金、金鈑或金饼。古金币名。流通于 战国 时的 楚国。是一种扁平钤印的黄金小方块。钤印有“郢爰”、“陈爰”等字样。在 安徽、河南、山东、江苏 等省都有出土,以“郢爰”最多。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黄金货币。
- 12.
票儿银释义:明 代曾经通用的一种成色较低的方块银绽。
- 13.
羊肉串释义:用洋葱、蕃茄或其它蔬莱与腌泡过的方块肉(如羔羊肉),尤其是放在串肉扦上者。
- 14.
肉丁释义:切成小四方块形状的肉。
- 15.
色子释义:一种游戏用具或赌具,用骨头、木头等制成的立体小方块,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 有的地区叫骰子(tóu·zi)。
- 16.
萨其马释义:一种糕点,把油炸的短面条用糖等黏合起来,切成方块儿。[满]
- 17.
赤方释义:⒈指南方。⒉红方块。
- 18.
面片释义:是西北地区群众最喜爱也最普及的一种面食,做法简单易行,可以不用工具,一般是先将面调揉好,或切成短条,或者先团成饼状,待下锅时再切成短条,锅里煮好相应的蔬菜、肉等后,两手将短条面压开,拉长,一手拿面条,一手揪为方块下到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