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资斧 资斧的意思

资斧

简体资斧
繁体資斧
拼音zī fǔ
注音ㄗ ㄈ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ī,(1) 财物,钱财。【组词】:资源。物资。资财。资金。资费。资料。工资。川资(路费)。(2)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组词】:资本。外资。独资。合资。资方。(3) 供给,帮助。【组词】:资助。资送。资敌。可资借鉴。(4) 智慧能力。【组词】:资质。天资。(5) 出身和经历。【组词】:资格。资历。(6) 姓。

fǔ,(1)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组词】:斧子。斧头。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2) 用斧砍。【例句】:斧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斧藻(雕饰、修饰)。

基本含义

比喻有才能的人能够善用工具,取得更大的成就。

资斧的意思

资斧 [zī fǔ]

1. 利斧。今借作旅费、盘缠。

旅于处,得其资斧。——《易·旅》
资斧断绝。——《聊斋志异·竹青》

[money for the journey;]

资斧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资鈇”。

⒉ 利斧。

《后汉书·杜乔传》:“故陈资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无劝。”
李贤 注引《汉书音义》:“资,利也。”
元 邓文原 《登五岭》诗:“想当混沌初,疏凿驱神姦。幸经资斧贯,犹有苍石顽。”

⒊ 诛戮,征伐。

《晋书·刘弘传》:“﹝ 张弈 ﹞虽贪乱,欲为荼毒,由臣劣弱,不胜其任,令 弈 肆心,以劳资斧,敢引覆餗之刑,甘受专輒之罪。”
《宋书·前废帝纪》:“朕位御三极,风澄万宇,资鈇电断, 正卯 斯戮。”
《梁书·武帝纪上》:“今资斧所加,止 梅虫儿、茹法珍 而已。”

⒋ 货财器用。

《易·旅》:“得其资斧。”
程颐 传:“得货财之资,器用之材。”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王公戚属,相携而至者,蓝缕腻囊,襁负鳞次,竭其资斧,亲自赡恤。”
茅盾 《新疆风土杂忆》:“但既至 镇西 或 迪化,往往资斧已罄,不能再贩土产归来。”

⒌ 指旅费。

《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大人往京,老汉愿少助资斧。”


国语词典

资斧 [zī fǔ]

⒈ 资财与器用。泛指旅费。

《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
《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彭仲翔又运动了几位学生,都是有钱的,大家自备资斧,搭了公司船出口。」

⒉ 费用。

《老残游记·第一八回》:「这一千银票,本府却要借用,却不是我用,暂且存库,因为查贾家这案,不得不先用资斧。」


资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丧斧释义:《易·巽》:“丧其资斧。”高亨 注:“资,货也;斧,铜币之作斧形者。资斧犹言钱币也。”后以“丧斧”谓失去行旅之费。
    • 2.
      处待释义:处置,对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且娘娘或身有喜事者,必须开恩免其服事……如此处待,方为合体。”邹鲁《中国同盟会》:“分别处待官吏:凡军到即降之官吏,保护其身家,愿留营者,量才器使,愿还乡者,厚给资斧,护送归家。”
    • 3.
      斧资释义:即资斧。旅费。
    • 4.
      枯守释义:空守;干等。《清朝野史大观·清人逸事·年羹尧待业师子》:“﹝ 汪氏 ﹞子年二十餘,颇愚鲁,至西陲,投逆旅……枯守月餘,资斧尽竭。”范思绮《桥的尽头》:“他忽发奇想,或许走过她的门口,仅仅看一看她窗口的灯亮,确定她也枯守在屋中。”
    • 5.
      资釜释义:犹资斧。
    • 6.
      资鈇释义:见“资斧”。
    • 7.
      轻赍释义:⒈亦作“轻賫”。⒉携带少量资财。⒊谓携带的资斧逐渐告罄。⒋便于携带。⒌轻赍银。
    • 8.
      选人释义:⒈唐 代称候补、候选的官员。后沿用之。唐 张籍《答刘竞》诗:“刘君 久被时抛掷,老向城中作选人。”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选人之制始於 唐,自中叶以来,藩镇自辟召,谓之版授,时号假版官,言未授王命假摄之耳。”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昔有选人 陈 某,过 沧州,资斧匱竭,无可告贷。”⒉指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朕昔奉朝请,望侍从大臣以为皆天下选人,今多不然;闻学士之言,始知有人矣。”

资斧(zi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资斧是什么意思 资斧读音 怎么读 资斧,拼音是zī fǔ,资斧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资斧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