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派生 派生的意思
pàishēng

派生

简体派生
繁体
拼音pài shēng
注音ㄆㄞˋ ㄕㄥ
结构AB式
词性形容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ài,(1) 水的支流。【例句】:九派(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组词】:派系。派别。派性。党派。(3) 作风,风度。【组词】:正派。气派。派势。派头。(4) 分配,指定。【组词】:派赴。派驻。派遣。委派。(5) 指摘。【组词】:派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派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派胡言”、“好一派北国风光”)。

shēng,(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组词】:诞生。滋生。生长。(2) 造出。【组词】:生产。(3) 活的,有活力的。【组词】: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组词】:众生。丧生。卫生。(5) 生活,维持生活的。【组词】:生计。生意。(6) 整个生活阶段。【组词】:一生。平生。今生。(7) 发出,起动。【组词】: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8) 使燃料燃烧起来。【组词】:生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组词】: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组词】:生饭。生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组词】:生疏。生客。生字。陌生。(12) 不熟练的。【组词】:生手。(13) 未经炼制的。生铁。(14) 硬。【组词】:态度生硬。生吞活剥。(15) 甚,深。【组词】:生怕。生疼。(16) 正在学习的人。【组词】:学生。门生。(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组词】:儒生。医生。(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组词】:小生。老生。武生。(19) 词尾。【组词】:好生休养。(20) 姓。

基本含义

指事物由某一事物演化、发展而来的过程。

派生的意思

派生 [pài shēng]

1. 由某一根本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化出来。

派生词汇。

[derive;]

派生 引证解释

⒈ 本指江河的源头产生出支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

⒉ 引申为从一个主要事物的发展中分化出来。

《人民日报》1981.3.3:“在上述五个问题中,前两个是基本的,后三个是派生的,前两个问题一解决,后三个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新华文摘》1983年第12期:“一件艺术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包含了多少思想,还在于它在被社会欣赏的过程中能激发出、派生出多少思想。”


国语词典

派生 [pài shēng]

⒈ 由一个主要事物中分生出来。


派生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衍生释义:⒈较简单的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较复杂的化合物。 ⒉演变发生。

派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识释义:佛教语。法相宗谓从根本识中派生的七种精神和感觉现象,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亦称七转识。
    • 2.
      余义释义:⒈主旨以外的意义、内容。⒉指字的本义之外的派生义、通假义。
    • 3.
      兼爱非攻释义:“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兼爱便必须非攻,非攻即反对攻战。
    • 4.
      分枝释义:⒈一茎蘖生数枝。晋 王嘉《拾遗记·前汉下》:“昭帝 始元 元年,穿淋池,广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⒉指从一个学科中派生出来的部分。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即使是著名数学家,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一个数学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读懂。”
    • 5.
      原图释义:⒈直接由实测而成的并据以派生其他地图的大比例尺原图。⒉经设计、绘制、校对已最后确定的工程图样,通常为描绘底图的原稿。
    • 6.
      合成词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词(区别于“单纯词”)。合成词可以分为两类。a)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根合成的,如“朋友、庆祝、火车、立正、照相机、人行道”。b)由词根加词缀构成的,如“桌子、瘦子、花儿 、木头、甜头、阿姨”。前一类也叫复合词,后一类也叫派生词。
    • 7.
      垛板释义:一种京剧唱腔,由流水紧缩派生而来,在唱词结构上运用垛句、垛字,常为三、四字不等,擅于加强气氛,表现激愤等情绪。
    • 8.
      太极释义:中国古代哲学名词。指派生万物的本原。《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9.
      孳乳释义:⒈(哺乳动物)繁殖。⒉泛指派生。
    • 10.
      孶乳释义:派生,滋生。
    • 11.
      支骈释义:派生;分支。
    • 12.
      放眼释义:放开眼界(观看):放眼未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放眼望去,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 13.
      本义释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 如“年”的本义是指谷子熟,后来才引申演变为计时的单位。有时也指词的基本(常用)意义。“红”的基本意义是红的颜色,后又派生出成功、受人赏识之意,如“这出戏唱红了”。
    • 14.
      本同末异释义: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15.
      朱熹释义:(1130—1200)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继承了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说“理在先,气在后”,精神派生物质。主张“性即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他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诗集传》等。
    • 16.
      枝举释义:枝条四举。 比喻派生事物纷繁。
    • 17.
      枝外生枝释义:比喻派生、繁衍而出者。同“节外生枝”。
    • 18.
      枝派释义:⒈分支;流派。《晋书·桓温传》:“况辰极既迴,众星斯仰,本源既运,枝派自迁。”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暇豫之末造也。”⒉派生;衍变。唐 白居易《苏州南禅院<白氏文集记>》:“其间根源五常,枝派六义,恢王教而弘佛道者,多则多矣。”宋 无名氏《<小畜外集>序》:“至公特起,力振斯文,根源於六经,枝派於百氏。”⒊指支族,后裔。唐 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与君 陶唐 后,盛族多其人。圣贤冠史籍,枝派罗源津。”《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豆卢革、韦説 尝问之曰:‘汾
    • 19.
      柏拉图释义:(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欧洲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认为“理念”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是第一性的;“可感觉的实物世界”是理念的“摹本”“影子”,是第二性的,现实世界是由“理性世界”派生出来的。提出“回忆说”,认为人的知识是灵魂对过去在“理念世界”中所见东西的回忆。著有《理想国》等。
    • 20.
      根词释义:词汇里最原始、最单纯、最基本的词,是基本词汇的核心。 在根词的基础上派生出许多其他词来。汉语的根词多数是单音节的,如“人”、“山”、“火”等。

派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识释义:佛教语。法相宗谓从根本识中派生的七种精神和感觉现象,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亦称七转识。
    • 2.
      余义释义:⒈主旨以外的意义、内容。⒉指字的本义之外的派生义、通假义。
    • 3.
      兼爱非攻释义:“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兼爱便必须非攻,非攻即反对攻战。
    • 4.
      分枝释义:⒈一茎蘖生数枝。晋 王嘉《拾遗记·前汉下》:“昭帝 始元 元年,穿淋池,广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⒉指从一个学科中派生出来的部分。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即使是著名数学家,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一个数学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读懂。”
    • 5.
      原图释义:⒈直接由实测而成的并据以派生其他地图的大比例尺原图。⒉经设计、绘制、校对已最后确定的工程图样,通常为描绘底图的原稿。
    • 6.
      合成词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词(区别于“单纯词”)。合成词可以分为两类。a)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根合成的,如“朋友、庆祝、火车、立正、照相机、人行道”。b)由词根加词缀构成的,如“桌子、瘦子、花儿 、木头、甜头、阿姨”。前一类也叫复合词,后一类也叫派生词。
    • 7.
      垛板释义:一种京剧唱腔,由流水紧缩派生而来,在唱词结构上运用垛句、垛字,常为三、四字不等,擅于加强气氛,表现激愤等情绪。
    • 8.
      太极释义:中国古代哲学名词。指派生万物的本原。《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9.
      孳乳释义:⒈(哺乳动物)繁殖。⒉泛指派生。
    • 10.
      孶乳释义:派生,滋生。
    • 11.
      支骈释义:派生;分支。
    • 12.
      放眼释义:放开眼界(观看):放眼未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放眼望去,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 13.
      本义释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 如“年”的本义是指谷子熟,后来才引申演变为计时的单位。有时也指词的基本(常用)意义。“红”的基本意义是红的颜色,后又派生出成功、受人赏识之意,如“这出戏唱红了”。
    • 14.
      本同末异释义: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15.
      朱熹释义:(1130—1200)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继承了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说“理在先,气在后”,精神派生物质。主张“性即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他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诗集传》等。
    • 16.
      枝举释义:枝条四举。 比喻派生事物纷繁。
    • 17.
      枝外生枝释义:比喻派生、繁衍而出者。同“节外生枝”。
    • 18.
      枝派释义:⒈分支;流派。《晋书·桓温传》:“况辰极既迴,众星斯仰,本源既运,枝派自迁。”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暇豫之末造也。”⒉派生;衍变。唐 白居易《苏州南禅院<白氏文集记>》:“其间根源五常,枝派六义,恢王教而弘佛道者,多则多矣。”宋 无名氏《<小畜外集>序》:“至公特起,力振斯文,根源於六经,枝派於百氏。”⒊指支族,后裔。唐 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与君 陶唐 后,盛族多其人。圣贤冠史籍,枝派罗源津。”《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豆卢革、韦説 尝问之曰:‘汾
    • 19.
      柏拉图释义:(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欧洲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认为“理念”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是第一性的;“可感觉的实物世界”是理念的“摹本”“影子”,是第二性的,现实世界是由“理性世界”派生出来的。提出“回忆说”,认为人的知识是灵魂对过去在“理念世界”中所见东西的回忆。著有《理想国》等。
    • 20.
      根词释义:词汇里最原始、最单纯、最基本的词,是基本词汇的核心。 在根词的基础上派生出许多其他词来。汉语的根词多数是单音节的,如“人”、“山”、“火”等。

派生造句

1.新时代开始了,举国上下,虎啸风生,龙腾云起,一派生机。

2.撒哈拉沙漠并不像人想象的那样是不毛之地,沙漠中的绿洲一派生机盎然。

3.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提着百花篮,伴着春风,带着春雨,悄悄地来到了人间,顿时,大地万物复苏,乌语花香,呈现出一派生气。

4.春天来了,燕子飞回来了,花儿笑起来了,小河动起来了,鱼群游起来了…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色。

5.春天来了,燕子飞回来了,花儿笑起来了,小河动起来了,鱼群游起来了。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色。

6.树,是大地的孩子,根须盘踞为母亲守护一方水土;树,是大山的孩子,枝叶婆娑为母亲遮挡一片阳光;树,是太阳的孩子,蓬勃旺盛为母亲奉献一派生机。

7.早晨冲破了黑暗的夜色来到了大地,大地则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迎接它的到来。

8.三月的郊区,草长莺飞,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9.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0.改革后的农村,民康物阜,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2.繁花似锦的四月,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3.春天,大地展示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4.春天到了,田野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派生是什么意思 派生读音 怎么读 派生,拼音是pài shēng,派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派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