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步道 步道的意思
dào

步道

简体步道
繁体
拼音bù dào
注音ㄅㄨˋ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1) 行走。【组词】:步兵。步行(xíng )。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2)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组词】: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3)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组词】:步伐。步测。寸步难行。(4)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组词】:步骤。初步。(5)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6) 同“埠”,多用于地名。(7) 姓。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指行走的道路或路径。

步道的意思

步道 [bù dào]

1. 只可步行不能通车的小路。马路旁的人行道。

步道 引证解释

⒈ 只可步行不能通车的小路。

《说文·彳部》:“径,步道也。”
段玉裁 注:“此云步道,谓人及牛马可步行而不容车也。”
晋 无名氏 《安东平》诗:“凄凄烈烈,北风为雪。船道不通,步道断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涪水》:“邓艾 自 阴平 景谷 步道悬兵束马,入 蜀 逕 江油 广汉 者也。”

⒉ 马路旁的人行道。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四:“街旁步道上的行人就像潮水一样从前面簇拥来了。”


国语词典

步道 [bù dào]

⒈ 马路两旁的人行道。

⒉ 小径,仅供行人行走的小道。

《陈书·卷三五·留异传》:「异本谓官军自钱塘江而上,安都乃由会稽、诸暨步道袭之。」
《乐府诗集·卷四九·清商曲辞六·无名氏·安东平五首之一》:「船道不通,步道断绝。」


步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步道释义:指人行道:加宽步道。
    • 2.
      游步释义:⒈漫游。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惟 博陵 崔州平、潁川 徐庶 元直 与 亮 友善,谓为信然”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沉翳哉!”清 东轩主人《述异记·怪洋三则》:“因见天宇晴爽,有七十餘人,相拉游步上山。”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其他若史上著名之地,或名人故居,祠宇,坟墓等,亦当令地方议定,施以爱护,或加修饰,为国人观瞻游步之所。”⒉涉猎。《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正始 九年举秀才”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游步道术,开神无穷,可谓士英。”⒊
    • 3.
      滨海区释义:临近海滨的区域;亦指滨海的建成区(如建有房屋和散步道的区域)
    • 4.
      贯金石释义:谓金石虽坚,亦可穿透。 形容精诚之力伟大无穷。典出 汉 刘向《新序·杂事四》:“昔者 楚 熊渠子 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却復射之,矢摧无迹,熊渠子 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唐 裴子野《南齐安乐寺律师智称法师碑》:“诚感人天,信贯金石,直心般若,高步道场。”明 卓发之《上叶曾城师书》:“因思天下精诚之极,可以贯金石,孚豚鱼;不平之鸣,可以呼父母,诉上帝。”清 魏源《书<明史稿>二》:“淳古(夏宗淳)十五从戎,十七授命,孝烈贯金石,视匪党如粪壤,岂有堪挂其齿之理?”亦

步道(bu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步道是什么意思 步道读音 怎么读 步道,拼音是bù dào,步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步道造句子